又過了半個月,生活物資消耗殆盡。
經過數日的靜養,雖然韓茗菲和婁束玉的傷勢依舊不輕,想要完全康複還需要不短的時間,不過施展一些簡單的法術不再困難。三人商量了一下,準備離開石室,尋找一些藥草幫助更快的恢複。
出山洞時天色已黑,一輪飽滿的明月恬然的躺在夜空中,山中靜謐安然,晚風柔然飄情。
三人登上申元山頂往遠方望去,隻見正南方的某處天空綻放著朵朵姹紫嫣紅的煙花,凝神探去,還隱約能聽見人們的嬉鬧聲。
楚心河掐指一算,這才發現今天剛好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當即提議入城觀景。
韓茗菲微笑附議,婁束玉雖然不明白什麼是元宵節,但也樂意一起湊湊熱鬧。三人便各施法術,往那煙火紛飛處行去。
一路上,楚心河向婁束玉細細講述了元宵節的典故。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過後的第一個月圓夜。
元宵節的來曆眾說紛紜,一般說來都是與宗教有關。一說元宵節源自佛教。東漢明帝期間,佛教正月十五僧人有觀佛舍利、點燈禮佛的做法。明帝篤信佛教,並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點花燈、過元宵的習俗。另一說元宵節源自道教。道教有“三元說”①,正月十五屬上元,隸屬天官,主喜樂,是天官賜福的日子。
每逢元宵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懸掛五色燈彩,華燈焰火照徹全城,鼓樂遊戲,喧鬧達旦。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舞龍燈,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人人麵帶笑容,整座城市都洋溢在喜慶的氛圍當中。
有詩為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三人靠近時,這才發現這座城池城門緊閉,城牆頗高,頗具規模。
尋了一個僻靜處,三人悄然躍進城去。甫一進城,隻見城裏花燈錦簇,宛若白晝。孩子們在街上歡鬧嬉戲,年輕人三五成群高聲談笑,長者端坐茶桌談笑宴然。
韓茗菲一眼就瞅見販賣冰糖葫蘆的小販,拉著婁束玉鑽進人群中,和一幫孩子們搶著買冰糖葫蘆,歡喜的表情和旁邊的孩子並無二致。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奪,二人各自拿著五根冰糖葫蘆,得意的凱旋。楚心河見狀不禁啞然失笑。
元宵節自然少不了賞花燈。楚心河拉住一位路人,向他打聽燈市所在。
在攀談中,三人得知這裏名喚秦遠城,是萳楚國定新郡第二大城池,城裏最大的燈市在仁懷河畔,自永生道觀始,花燈種類齊全,綿延數裏,更有各式精妙花燈彩船。
那人正是往那燈市方向去,他聽聞楚心河三人對此頗感興趣,便熱心的帶領三人前往。
靠近永生道觀時,三人遠遠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懸掛高空,有的好似凶猛的老虎,紅彤彤的雙眸似要擇人而噬;有的好似倨傲的山鷹,淡黃色的眼睛輕蔑的俯視眾生……每一盞無不惟妙惟肖,製作非常精美。
花燈數以千百計,蔚為壯觀,然而與興奮的人群相比,卻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原本還算寬廣的大道,此刻已被觀燈的人群堵塞的水泄不通,每行進一步都實屬不易。三人均高興的欣賞著花燈,沒有留意彼此的方位,沒過多久就失散在人海中。
賞玩幾盞花燈之後,楚心河一回頭,發現已經不見了韓茗菲和婁束玉的身影。他稍微探出神識,馬上就發現了韓茗菲的方位。
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間隙,隻見韓茗菲麵帶笑意的正站在一個盤子形狀的花燈旁,盤子中間堆滿了各式各樣顏色鮮豔的蜜餞花燈。楚心河笑了笑,回過頭往下一個花燈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