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娘一行人裏有不少原來院子裏的姐妹和雜役們,隊伍還不小。他們離開集雲鎮七天,一路朝東,沿途遊山玩水,愜意悠閑。途中,不少姐妹和雜役們要麼已經到家,要麼找到了新的投靠之所,隊伍人數逐漸減少。
最開始我跟得還緊,但他們裝束普通、說話普通、行事普通,所過之處也是普普通通。對他們這種普普通通我是實在提不起興趣。再加上追蹤他們的江湖人士眾多,總得想想怎麼才能避免照麵時的突發情況。所以既然不會跟丟,我就落遠了些,落後他們約一天的路程。
醉春樓著火當天,院子裏的老少姐妹大小雜役就同十娘一同住在鎮裏的客棧。雖然客棧容不下那麼多人,但他們是拚鋪搭床板睡地板也要擠進去。原因很清楚,跟著十娘有安全感。第二天一大早客棧裏是吵吵嚷嚷,醉春樓的舊夥計們要出發了。小藍和小紅也鑽進一輛馬車,看架勢全都要走。
這醉春樓的隊伍是浩浩蕩蕩,鎮裏眾多江湖人士也是毫不含糊。望風的、踩點的、跟蹤的、接應的、探報的和埋伏的,分工明確一應俱全,牢牢地看死這這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隊伍從鎮東門出,走了幾裏,繞向鎮北,到了鎮北又繞向鎮西,最後繞向鎮南,黃昏時分從鎮南門回到鎮裏,原來是在結伴把家在鎮附近的姐妹夥計們安全送回去。
真是單純的人。這種小把戲豈能擋住已經進入窮凶極惡狀態的江湖人士。該遭罪的人還是會遭罪,不怕遭不出花樣來。
我沒打算亦步亦趨,所以十娘他們出發時我就遠遠地看著,等他們出鎮了在鎮裏繼續晃悠。之前光顧著當茶樓夥計了,還沒好好逛過集雲鎮。雖說這鎮子不大,但或多或少總會有點獨特的風土人情。至於十娘那邊,有幾乎全江湖人士看著,能跑哪裏去。所以等傍晚十娘一行又進城的時候,不禁又開始讚歎自己有先見之明。
第三天一早,又來一次吵吵嚷嚷,這次十娘是真走。
《明鏡止水》的消息讓江湖掀起軒然大波。有名的各門各派,無名的小幫小團體,自詡白裏透紅的正道,自誇黑得透亮的歪道全都在這裏出現。麵對麵時間久了,無論有沒有《明鏡止水》都會發生點事,說不定還是大事。結果臨到高潮前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人的兩個毫無來頭的丫頭把這即將爆發的高潮消弭於無形。雖然大家都為倆丫頭不輸於當今任何高手的武功驚歎不已,但也難免不感到灰心喪氣。畢竟從她們手裏去拿《明鏡止水》,登天看來還簡單點,所以這奪秘籍的心消停了點。然後又知道這倆丫頭背後還有一個高深的主人,好奇頓時成了主流。拿不到秘籍看一下高人,以後也能有足夠的談資。
丫環的功夫已經如此,主人的武功豈不已經超絕人世?屆時仰止的時候脖子會不會仰得斷掉?
誰知道這主人根本不屑於用武功示人,居然把人人垂涎,隻要能捧手裏似乎就已經稱霸於江湖的秘籍人見人送。頓時一股暗流,其勢遠甚於之前那直白可見的危機,立刻以萬鈞之勢攪動了整個江湖。雖然這暗流還不會馬上爆發,但時間越久,彙入的力道更多。爆發之時的景象,已經無人能想象。而做到這一步的十娘,僅僅是輕描淡寫的來了一次秘籍大派送,自己卻連根頭發都沒給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