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屯留兵變,樊於期夜說成嶠(1 / 2)

轉瞬之間,呂不韋入秦已經近20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裏,有個問題一直像根刺一樣紮在他的心底,那就是嬴政的弟弟長安君成嶠。成嶠和嬴政同是趙姬所生,但是成嶠生父卻是莊襄王異人無疑。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嬴政是先王子孫,但是呂不韋自己卻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最擔心有一天嬴政的身份被人揭破,屆時縱使身為帝王也沒辦法掩住悠悠眾口。尤其是在安國君去世之時,自己與趙姬之事已經為人所知,雖然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不知道是什麼人向安國君告的密,自然也不知道此人身在何處,但是他總覺得這是一個潛在的危機。若有一日有人將此消息說破,那麼勢必會有一大批人要擁立異人次子成嶠與嬴政對抗。所以他很想找個機會悄悄除掉成嶠。但是除掉成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說自己在異人死前曾答允他要保護成嶠,就算是趙姬這一關他也過不去。

成嶠可是趙姬的親生兒子,她怎麼可能眼看著有人害死自己的兒子呢?如果一定要那樣做,那麼勢必要與趙姬反目成仇,所以這麼多年來,呂不韋一直沒有任何動作,直到成嶠17歲那年,事情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

秦王政七年(前240),大將軍蒙驁領兵伐趙,與趙將龐煖交戰,旗鼓相當,久攻不下。呂不韋乃派遣長安君成嶠領兵接應,軍隊暫時駐紮在屯留。成嶠出身帝王之家,雖然也曾學習兵法之術,但是終究沒有實戰經驗,於是便召來將領一同商議破敵之計,這些將領之中,就有樊於期。11年前,樊於期奉命調查呂不韋的底細,結果發現趙姬乃是呂不韋姬妾之事,於是稟告安國君,奈何安國君突然暴斃,雖然當時樊於期也曾懷疑安國君之死另有蹊蹺,但是他人微言輕,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自保。轉眼十餘年過去,樊於期隨長安君成嶠一同攻打趙國,麾下兵強馬壯,於是樊於期便又動了將呂不韋父子趕下朝堂的心思。在成嶠的組織之下,諸位將領各抒己見,提出伐趙策略以供成嶠參考,唯獨樊於期一言不發。待商討完畢,諸將退去,營帳之中隻留下樊於期與成嶠二人。成嶠見樊於期滯留未離,便問其緣故。

樊於期登時跪倒在地,將11年前之事悉數告知成嶠,然後說道:“呂不韋獻妾盜國,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王位,我實在看不過去,現如今,隻有公子您才是唯一的嬴氏子孫,王位理應由您來繼承。再說,就算您不曾動過繼承王位的心思,那呂不韋也斷然不會放過您的。現如今呂不韋令公子您帶兵伐趙,看上去好像是想讓你多立下功勞,為您考慮,實際上是個一石二鳥之計。”

成嶠聽聞母後原乃呂不韋姬妾本已震驚異常,奈何此刻又聽聞樊於期說自己出兵伐趙是呂不韋的安排,頓時慌了手腳,乃道:“將軍請速速道來。”

樊於期於是繼續說道:“呂不韋令您帶兵出征,一方麵是因為他覺得公子您在宮中太過礙眼。據微臣所知,那呂不韋自從先王遺世之後便時常出入宮闈,與太後私通。秦宮已然成了他們夫妻父子的天下了。另一方麵,呂不韋遣您出兵,表麵上是為了讓您積累更多的戰功,殊不知,伐趙並非易事,若將軍帶兵為趙軍所敗,那麼呂不韋便會以此治君之罪,屆時輕者削去您的嬴氏籍貫,重者甚至可能會殺掉您!這樣一來先王血脈也就蕩然無存了。整個秦國也就成了呂氏的天下。所以,公子您現在必須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