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我的價值觀:客戶員工股東第三(2)(2 / 3)

隻有根據文化,你才能去完善你的製度。製度是什麼?製度越少越好,製度越多,文化越淡薄。中國不缺製度,很多倒下去的國有企業,規章製度多到承擔責任製定的部門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沒有很好的企業文化,製度再多,得不到執行,最後還是空的。我們很多企業包括國企都是要按製度辦事,要製度辦事還要你幹嗎啊?弄頭豬在那邊坐著也行啊。我們公司有件事,一個員工懷孕了,然後可以去辦公室領用那個防輻射的衣服,她去領的時候就被問道:“有懷孕證明嗎?”她回來的時候就很鬱悶,這件事情被我知道了,我就問那個發放衣服的人為什麼要有懷孕證明,她回答,“製度上寫了呀!”我說,“我就不相信女孩沒懷孕喜歡穿著那件衣服到處走!”當很多莫名其妙的製度被製定得太多了以後,你就不會去思考。

一說起製度、體製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文化是怎麼建立的?文化絕不是強大的口號,文化不是出刊物、出雜誌、做DVD,文化是行為的考核,文化是一場場考核出來的。阿裏巴巴的文化很簡單,所有的員工進來都要學到六條價值觀,第一條是“客戶第一”,是誰給我們錢?不是股東買股票給我們錢,是客戶買我們東西給我們錢。是誰在創造價值?是員工,第三個才是股東給我們的信任。所以我們的宗旨永遠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我們公司的第二條是“團隊合作”,我們都是平凡人,我是反對精英的,如果你認為你是精英,那麼請你離開,我相信是平凡的人一起做一件非凡的事,團隊合作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還有一條是“擁抱變化”,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各種各樣的變化,我們有些員工說我一年換了六個老板,項目換了七八個,我說這是你的榮幸,誰有這種經曆可以一年換六個老板呢。

第四條是“誠信”,我覺得誠信是最關鍵的,做企業要誠信。還有一條是“激情”和“敬業”,敬業是什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最討厭這種員工,天天待在公司裏天天罵公司不好,那你幹嗎還待在這裏呢?娶了個老婆天天說老婆不好,趕緊離婚!沒出息的人天天怪別人,有時候你抱怨多了大家都覺得煩。企業的文化就是企業的宗教一樣的概念,文化是一定要考核的,不考核就都是虛的,文化是使命,是價值觀。一家企業、一個組織一定要有使命。我們阿裏巴巴招聘員工的時候,我喜歡那些有夢想的人。什麼是夢想?夢想不是為社會主義奮鬥終生,夢想就是我要買車我要買房我要娶老婆生兒子,我覺得這樣的夢想最實在。這就是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人。有些人說你這種夢想怎麼那麼低俗,我想說,所有好的東西都是低俗的,嗬嗬,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組織是要有使命的,迪士尼的使命就是讓世界快樂起來,他們招的員工都是開開心心的樂觀主義者。怎麼往前走,就是使命驅動,阿裏巴巴的使命很簡單: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做的一切的事情,很重要的一點都是圍繞幫助中小企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客戶要的不是服務,是體驗,體驗是什麼?體驗就是感受。每個企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使命,根據這個使命你才有未來行動的準則和方向。然後就是價值觀,我們公司的人都知道,50%的業績考核是價值觀考核,每個季度考核,考得你暈頭轉向,一定得考核,你的獎金、工資、待遇全和這個掛鉤,價值觀是考核出來的,它會變成一種本能。企業如宗教,企業的價值觀如同宗教信條,信則進(加入企業),進則必須信,不信則換(換工作)。躋身企業,你就必須以積極的心態去適應企業文化,轉變自己的價值觀。公司不欠任何人,任何人也不欠公司。今天的企業家比10年前更加能承擔責任,能力更強,我自己覺得我比10年前努力多了,我邊上的人比10年前能幹多了,你不能老是看不好的。我們的文化培養要求積極樂觀地麵對未來。如果企業是個旅程,那使命就是目的地,價值觀是紅綠燈、斑馬線。我為什麼喜歡小公司,在小公司我看到的是理想、是夢想、是希望,在大企業看到的是KPI、competition、bonus、market,你說還會開心嗎?不會開心,純粹為KPI而幹,誰都沒勁。做戰略做的應該是“戰”,而不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