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楚瓊瑤,一眾人騎著馬,兩個太監小貴子小安子。各駕一輛馬車。
出了皇城。一路向北,天是那麼灰暗。心是那麼涼。
平時活潑可愛的春花秋月。此時也靜寂無聲。憂心忡忡的看著外麵。
她們平時也跟公主一起郊遊,那時候的心情是多麼的自由歡快。像出了籠子裏的小鳥。
現在已經沒有那種感覺,雖然跟著長公主不愁吃穿。可是前途依然那麼渺茫。
兩個人的心中都下了決心。不管怎麼樣,也不能讓長公主殿下受到傷害和任何委屈。
坐著馬車行走在荒野之中,是一種既充滿冒險又帶著幾分孤獨的體驗。
馬車沿著崎嶇不平的道路緩緩前行,車輪在沙石上滾動發出低沉的聲響。
伴隨著馬匹偶爾發出的嘶鳴,構成了一曲憂鬱的交響樂。
小貴子,小安子。和四大高手已經扮成了護衛家丁的模樣。帝師歐陽光明則是一個富貴老夫子的打扮。
隻見帝師歐陽光明,身穿灰色長衫。神態從容,透露著無盡莊重與威嚴。
給人一種博學多才,大義凜然的感覺。
一行人,騎著馬,駕著車。默默無聲的走著。在這個人來人往的大路上。成了一種道異常的風景。
春花秋月倆人同乘一架馬車。拉車的是雙馬。馬上非常結實。因為上麵還有兩個大箱子。
裏麵裝滿了,金銀絲軟。都是一些價值連城之物。最少二百多斤,而且為了保險起見。
長公主楚瓊瑤,還讓大家每個人都在馬上馱著幾斤。怕大家走散了,沒有防身之費用。
可見長公主楚瓊瑤的心,是多麼善良體貼。
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荒野,天空高遠而深邃,雲朵悠閑地遊蕩。
偶爾有幾隻飛鳥掠過天際,留下一串清脆的鳥鳴。遠處,連綿的山脈若隱若現,宛如沉睡的巨獸。
另一輛馬車車廂內,長公主楚瓊瑤,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她好像在靜靜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馬車顛簸的節奏讓人感到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仿佛整個世界都靜止了下來。
然而,荒野之中的旅行並非總是平靜。有時,馬車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風暴,狂風呼嘯。
秋季的沙塵,砸在車窗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此時,她隻能緊閉車窗,等待風暴的地段快點過去。
而在一些背風的平原,陽光灑在荒野上,一切又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
坐著馬車行走在荒野之中,是一次與自然親近的旅程。它讓長公主楚瓊瑤,感受到自由與孤獨。
同時也讓她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期待。
黑山城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聽宮女太監說。那裏到處是黑石頭山,有的地方都隻有野草叢。連樹都不長。
寬大的車廂之內。 十歲的小雲飛緊緊的抱著姐姐嘟嘟小嘴巴睡著了。天真無邪的樣子,非常可愛。
長公主楚瓊瑤,已經換成一身男兒打扮。顯得非常妖豔,好像後世的小鮮肉。
即便如此,也遮掩不了她風華絕代的容顏。 外表沉默穩重,內心風雲狂湧。
一個毫無任何前景的未來,就憑著帝師歐陽光明的卦象。
父王就毫不猶豫的決定。讓自己帶著弟弟小雲飛逃離皇城。
對於歐陽帝師,她是不會懷疑的。而且還十分的尊敬。畢竟他是父王的老師。
辛辛苦苦誠誠懇懇的扶助父王三十四年。為大楚王朝操心傷神。其實是他們楚家愧對了歐陽光明老師。
天機神算一門,擅長推演天機奇門遁甲。是大楚王朝最神秘的門派,歐陽光明是掌門風塵子的師兄。
他的武功已經達到化境。是因為真正的世外高人。 消失江湖三十多年,他卻隱身在朝堂之上。
任何一個過路的人都不會想到。這個騎著馬,腰板挺直的白發老頭會是三十多年前。
聞名天下的神機郎君歐陽俊,那個無所不能算,上知天文地理。武功高強的萬千少女夢想的嫁人對象。
歲月像把殺人的刀啊。改變了我們青春的容顏。 留下的隻是對以前深深的眷念。
留不住的時間回不去的從前。此刻的帝師歐陽光明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大家已經走到三天呐。才大約走了快兩百裏,山野道路蜿蜒。十分難走。由於國力貧困。無人修整。
車輛馬匹都是慢慢前進,但是有的地方也十分平坦。隻有山路才行動不便。
但是比人走快多了。而且公主楚瓊瑤和五皇子小雲飛。從來沒有去到這麼遠的地方。也十分不適應。
這樣的不斷顛簸勞累。讓大家都十分疲憊。真的好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年年戰亂匪患,天災加上逃荒。國庫空虛。離開皇城一百多裏以外的驛站已經荒廢。
大路邊上能看到的村落,人員基本逃離。因為在大路邊上,更容易遭到別人的洗劫。
一路上有不少的逃荒者。他們的眼神是非常的絕望。好像行屍走肉,每走一步,就像花光的所有的力氣。
路上還有許多死者的屍骨,他們都是麵容饑瘦。身上隻剩皮包骨,慘不忍睹。
屍體已經讓野狗活的野獸啃了隻剩下骨頭。臭氣讓人作嘔。
當長公主楚瓊瑤透過車窗,看到這些畫麵。她就知道大楚王朝破敗的真相。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起兵造反。他們也確實是活不下去了。大楚王朝內憂外患,再加上天災人禍。
已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家不成家,國不成國。皇城的那些官老爺們還在盡情的享受。
路有凍死骨,豬門酒肉臭。他們的生活是那麼的優秀。一輩子不用奮鬥,就可以盡情的享受。
別人的生死王朝的腐朽,他們一點都不會擔憂。可悲哀呀,可笑呀。
長公主楚瓊瑤已經習慣了,馬車的顛簸。她的車廂有厚厚的毯子。 在王城的時候,買了很多吃的幹糧。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見了人間的生死。體會到人間的疾苦,了解了民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