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錢的貪婪,使無數英雄豪傑背負罵名。
陶淵明不為半鬥米折腰,令人敬佩,鐵骨傲氣令人驚歎。讀書人的清高由此可窺一斑。陶淵明放下功名利祿、放下高官厚祿,尋得一份清靜、灑脫。而如今,為評職稱,假學曆、學位滿天飛,實數讀書人的悲哀。千方百計、費盡周折,四處送禮、巴解討好,一副媚態。無限的貪欲慢慢葬送讀書人的清心寡欲和甘於清貧。學會放下急功近利的念頭,靜心做學問、潛心研學術,自然會碩果累累。
拿起、承擔、擁有或許付出許多,但往往學會放下、放棄,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膽識。學會放下,就能拿起更多。學會放下,是一種戰勝貪欲的法寶,是挑戰自我的利器。放下,簡單的動作,卻蘊含著無數大無畏的氣息。
人活天地間,赤裸裸地來、兩手空空地走,唯有放下,才能解脫世俗所累、才能擺脫紅塵所纏,擁有一份愜意、寧靜和快樂。
誠信有多高,財富就有多厚
“一個人有兩樣東西誰也拿不走,一個是知識,一個是信譽。”誠信不但是人性的基礎,而且是創造財富的基石。
我們在提倡誠信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積累財富。享受誠信所帶來的財富,就是享受舒適的日光浴,就是享受漁舟唱晚、二泉映月的閑情逸致,就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好。沒有誠信的個人,必是孤家寡人;沒有誠信的家庭,必無親朋好友;沒有誠信的社會,就會貪婪、欺詐橫行;不講誠信的行為,就是摧毀財富的魔鬼。因此,誠信雖不是財富,但它可帶來更多的財富,擁有它便擁有了財富。
"一個人有兩樣東西誰也拿不走,一個是知識,一個是信譽。我隻要求你做一個正直的公民。不論你將來是貧或富,也不論你將來職位高低,隻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兒子。"這是著名企業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誌的父親小時候教誨他的話語。此後,無論做什麼事情,柳傳誌都以誠信為先,以真誠為首,這一思想一直到後來他任聯想集團總裁的時候都未曾改變。
聯想的成功,誠信是它的因素之一,它取信於銀行,取信於員工,更取信於投資者,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柳傳誌這位當家人,柳傳誌的父親"正直做人"的教誨也許就是聯想的精神支柱。
1997年,香港聯想因為庫存積壓造成1.9億元港元的虧損,這在當時是個相當大的數字。在這危急的時候,聯想的領導層竟然選擇了首先告之銀行虧損的消息,然後再申請貸款。一般人認為,先借錢再通知銀行虧損狀況或者幹脆不通知銀行會比較容易借到錢。但是聯想集團寧願付出天價也不願失去銀行的信任。此舉果然贏得銀行的信任,並再次貸到了款。如果不是聯想長期守信用,這件事根本就做不成。
聯想集團靠誠信贏得了很高的社會信譽,也贏得了巨大的財富。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誠信不但是人性的基礎,而且是創造財富的基石。做人要講誠信,經商要講誠信。但真正的誠信是不能掛在嘴上的,要放在心裏,要用心去做。所以,誠信是有價的,也是無價的。
強調別人誠信,自己也得誠信。社會道德需要人們用誠信來維護;誠信的社會沒有坑蒙拐騙,人們普遍得到安全和受益。靠誠信創造的財富誰也拿不走,物質沒有了,精神還在,而精神又可以創造財富。聯想不僅僅是一個例子,不僅僅是一種感動,它更讓更多的人思考。
早在南朝範曄的《後漢書》中就有這句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語道出了待人以誠在社會交往中的作用。一個誠實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他不會當麵說別人的好話,背後卻陷害人。他不會違心地騙取他人的好感,換來對方對自己的信任,而達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誠實的人是光明磊落的,他的心靈毫不遮掩地向朋友、同事等開放,他忠實於自己,也忠實於別人。
????然而,"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人的心是很難捉摸的,有些人為人虛偽,但他表麵上卻做得謙恭的樣子。虛偽與誠實,如同水與火,兩者是不相容的。一個誠實的人,一個渴望真誠的人,必須拋棄虛偽。
????在意大利的羅馬城,有一座有名的雕像,是一位老人張著大口,好像在呼喊什麼。這座雕像非常有名,傳說一個人如果把手伸進老人的嘴裏,但能知道這個人是誠實的還是虛偽的,對於誠實的人,他的手安然無恙,如果是個騙子,他的手就會被雕像咬掉。傳說雖是這樣,但是千百年來,從未聽說過這座雕像曾咬掉過誰的手。這座雕像的存在,以及關於他的傳說隻不過說明了人世間的真誠是難以考驗的,而也正由於它的難以考驗,不真誠才永遠不能絕跡,人們對真誠的向往同樣也永遠不消失。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一個人如果不夠誠實,往往在為人兩麵三刀,在社會上成為圖利棄友的市儈小人,這樣的人是沒有朋友的,有朋友也隻是利用朋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把朋友當作工具。這種關係不會維持長久。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是見利而為,勢利眼的最後下場都是不太好的。人難免有勢利眼,但應該保護更多的是誠實,這樣會抵消一些由於勢利所帶來的惡果。可有的人完全勢利化了,他喜歡往熱鬧處尋找自己的利益,但他所追隨的人一失意,他立刻轉身而去。這樣的人容易被人看出他的心理動機,所以多被誠實的人所不屑,被誠信社會所不取,故而他的人緣環境是不會很好的,表麵上的風光也是暫時的,經不得風吹雨打的。而誠實的人,卻是被人們廣泛推崇的,他即使有時會吃點虧,但對整個人生來說,卻是問心無愧,這樣的人,不去努力結交朋友,也會有人願意與其相處的。和他打交道沒有顧慮,沒有戒備,猶如走在幹幹淨淨的溪水邊,多麼愜意快樂啊。
以義謀利,正當賺錢良心才會安
以正當手段獲利,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以仁義求財富,致富後施仁義,才能立業、立身,奠定成就財富人生的深厚根基。
謀財求富要義中取利。仁中取利、義內求財,才能成功致富,這可以說是一種規律,應成為謀求財富者遵守的共同準則。
要想致富就必須獲利,以正當手段獲利這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義利兼顧、誠招天下客、義納八方財、謀財求富講道德、講誠信是財富人生的最高境界。
加拿大有位叫林思齊的華人,他是當地近20年來華人中頗有名氣的佼佼者。林思齊博士原來定居溫哥華。1988年7月27日他接到加拿大聯邦政府的通知,他被馬爾羅尼總理任命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總督,任期為5年。1988年9月9日,林先生在該省的省會維多利亞市的總督府內宣誓就職,成為加拿大立國以來首位華人總督。
林思齊祖籍廣東省揭陽市,1924年出生於香港。他的祖父林紹勳是牧師,父親林子豐是香港教育家和金融家,也是香港培正中學、浸會學院和嘉華銀行的創辦人。
林思齊先後在香港和廣州市的培正學校讀完了小學和中學,1947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1948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坦普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取得了學位後,他又到紐約大學研究經濟學,1950年返回香港,從事教育、工商、金融事業,曾任嘉華銀行總經理。
林思齊在香港生活到1967年,當時他已44歲。他想利用50萬加元現款及同等價值的嘉華銀行股票,收購一家瀕臨倒閉的信托公司。但遭到家族成員的反對,他隻好自行創業,並移居加拿大。當時他隻有4萬加元的資產,帶著妻子和3個女兒來到陌生之地溫哥華,準備創一番事業。豈知天涯處處都有不盡人意的事情,他到達溫哥華後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家5口人很快就把帶來的錢花去一大半。有常識和有誌氣的林思齊不因身處逆境而氣餒,他在找工作的同時,進入了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夜校攻讀房地產估值課程。作為一位年近半百的人,在生活重壓之下還堅持讀夜校,可見他的決心和毅力確實過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思齊掌握了一定的房地產業務知識後,在溫哥華找到了一份經紀工作。他就任後,盡管極為努力工作,但工資微薄,家庭生活仍較為艱難。然而,機會總會降臨到有毅力的人的頭上。林思齊在香港嘉華銀行工作時,與香港不少客戶有接觸。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人出現一股移民加拿大熱潮,其中有位老朋友找到林思齊請他幫助在加拿大買地產。這位老朋友出自對林思齊的信任和了解,希望與他合作經營房地產買賣。他們的合作方式是各出資一半,林思齊的資金由那位朋友先借給他。這樣,林思齊獲得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於1973年創立加拿大國際房地產公司。
林思齊運用自己在美國讀書及在加拿大夜校時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在香港從事金融業務的經驗,利用合作者的資金,不斷地把握時機,吸納地皮,然後與人合作,建成物業。在短短10年多時間,林思齊春風得意,如魚得水,在房地產經營中名利雙收。他擁有的20多處物業價值達5億多美元。
林思齊創業的成功,驗證了當今工商界的兩句名言,這就是“0PE”和“OPM”。“OPE”全稱是0ther people’s exeprience,意思為別人的經驗。“OPM”全稱是0ther people’s money,意思為別人的金錢。
這兩句話的中心意思是說,當今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注意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和善於利用別人的金錢,在借助外來的力量的同時,使自己的力量發揮得更充分,更有成效。雖然名稱聽起來,是種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帶有不義的色彩,但是OPE和OPM都是正當競爭的手段,是明智利用外界元素為自己賺錢的方法,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當機立斷地實行自己的計劃以外,還要把自己的行為控製在商業法規與良心的範圍內,以誠信為標準與人交往,才能有利己利人的結果。
從1981年起,加拿大房地產業步入發展高峰期。林思齊的地產多在溫哥華豪華住宅區west End,他迅速出售其中的大部分,把贏得的資金擴展到加拿大其他省市,甚至延伸到國外。那時,林思齊的財產估計已超過10億美元。
隨著名聲的鵲起,實力的增強,加上他知識淵博,林思齊於1987年榮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名譽博士學位,一年後又成為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代表。
林思齊在經濟事業成功後,一直熱心慈善公益活動。從1983年起.他每年捐贈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給各項慈善事業。他積極為加拿大華人服務,捐獻大量錢財給有困難的華人並大力興辦圖書館。因此,1987年7月他又獲得加拿大三級勳章,被譽為“傑出的華人慈善家”。
以仁義求財富、致富後施仁義,隻有這樣才能立業、立身,奠定成就財富人生的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