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李宗吾原名世全,入學後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二十五歲時思想發生重大轉變,認為與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他早年加入同盟會,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曆任中學校長、省議員、省教育廳副廳長及督學等職。他為人正直,聰穎機智,治學嚴謹,幾十年間目睹人間冷暖,看透宦海浮沉,世態炎涼,憤而寫出了《厚黑學》一書,並冠以獨尊之筆名,旨在取“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之意。從此便以“厚黑教主”自號,開創了“厚黑學派”的一家之言,李宗吾也因此被譽為“影響中國二十世紀的十大奇才怪傑”之一。
自從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問世以來,由於其影響巨大,但絕大部分版本的“厚黑學”在內容上都是大同小異,以“厚黑經”為主,而對於李宗吾先生是如何創立“厚黑學”,又如何運用這一原理去分析中國曆史、哲學以及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都付諸闕如。而此次出版的《厚黑學》一書是在《厚黑學》底稿的基礎上進行整理的,並查閱了大量的學術著作和三四十年代的報刊,重新發掘出大量的曆史資料,書中收錄了李宗吾先生有關“厚黑學”的全部經典著述,正可以彌補之前各種版本所存在的不足,使人們不但可以了解“厚黑學”的精髓,還可以看到李宗吾先生運用他所創立的學說對社會、政治問題所進行的鞭辟入裏的論述,其生花妙筆,往往出人意料、驚世駭俗、振聾發聵,令人拍案叫絕。
在《厚黑學》中,李宗吾對於中國專製製度下虛偽的封建倫理和聖賢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專製統治者身上的仁義道德撕了個幹幹淨淨,不但這樣,他還把批判的利劍直接指向“堯舜禹湯”等“聖賢”,聲稱聖人乃是厚黑的最高境界,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進入“無聲無臭,無形無色”之境界。無論是從批判的力度還是深度,都足可與魯迅揭穿禮教吃人本質的《狂人日記》相媲美。《厚黑學》發表於民國初年,比新文化運動還要早。而且在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時候,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已經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李宗吾,敢於以一人之力,挑戰一幹衛道士,其精神是可敬可佩的。
盡管李宗吾對專製文化痛批不已,但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卻恰到好處地停留在了封建專製統治者將諸子百家學說的歪曲粉飾和利用上麵,他本人對儒、道、法諸家都極為推崇,但是卻絕不迷信,這種精神在他所生活的民國初年是難能可貴的。他的批判,並不是針對“聖賢”本人,而是針對專製統治者對“聖賢”原意的扭曲、包裝、粉飾的做法進行批判,也就是以“曆代帝國專製君主之護符”麵目出現的“聖賢”。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自提出以來一直都受到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廣泛關注,希望此次全本《厚黑學》的出版可以使讀者更加深入全麵地理解這一在海內外影響深遠的著作。本書旨在客觀地介紹厚黑學,讓廣大讀者真正了解這部著作的全貌,對於作者的一些並不恰當得觀點要用批判的眼光加以看待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