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外出旅行並“營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始終有個最棒的領導。如果一幫孩子群龍無首,那是絕不可以獨自外出“營的。在決定要出門“營時,童子軍小隊隊員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堅決要求童子軍教練陪著小隊隊員們一同行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樣降低了事故概率,因為有些事故發生後,你們的“營活動會中途停止,組織上會開車將你們送回所在的鄉鎮或城市。如果童子軍教練也成了集體中的一員,那麼所有男孩在出現恰當時機時就可以下河遊泳(當然,當時的條件應適合於進行此類鍛煉),而童子軍教練則可以一直守在岸上,或者坐在小船裏,以防發生溺水等事故。在“營過程中,多一個大人的幫助就能減少許多意外傷害,這方麵的例子還遠遠不止這些。因此,童子軍隊員們應當強烈要求所在隊的童子軍教練陪著去“營。童子軍教練和小隊長應當隨時在場,以便解決許多在“營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這樣的話,倘若大家觀點出現分歧或者意見不同,就不會出現爭吵現象,而內訌必定會毀掉這次旅行。
童子軍“營安排
在一次童子軍“營中,應當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作息安排。差不多是下麵這個樣子:
上午6:30起床,洗漱。
7:00吃早飯
8:00曬曬被褥;如有可能,還要清理“營地麵
9:00玩童子軍遊戲並鍛煉動手能力
11:00遊泳
12:00吃午飯
中午1:00領導講話
2:00玩水上遊戲等
傍晚6:00吃晚飯
7:30圍著篝火召開晚間會議
事務順序
1.宣布開會
2.對著花名冊點名
3.回顧前一次會議內容
4.傳達有關童子軍報告
5.完成之後遺留的其他事項
6.針對活動組織提意見
7.好人好事
8.宣布新加入的童子軍
9.布置新事項
10.童子軍成員提問
11.社交活動、唱歌、跳舞、講故事
12.會議結束(如果大家願意,可舉行
禱告儀式),晚上8:45熄燈
供水
我們先引用著名生物學家查爾斯E.A.溫斯洛博士下麵的這段話:人和動物的汙染始終是水的危險之源。有時候我們發現水無法飲用,是因為它流經地麵或者因為它通過鉛管流出,而從來不會由於一般性的植物分解原因而使水質變得危險。如果現在有一條清澈明亮的小溪,但溪麵上的某處已經被汙染;又有一個池塘,水麵上落滿了枯葉和泥灰,但是你察看池塘四周,卻沒有發現任何受到汙染的痕跡,那麼讓你在二者中間選擇一個水源的話,你就應當選擇池塘。即使在森林裏,也不容易找到顯然受過保護的潔淨地表水,而溪流則是特別危險的供水水源。我們至今也沒有摒棄“流水自然純”的思想觀念。如果這種思想沒有錯,那麼真正能自然純淨的水是死水,因為水在停滯不動的時候,水中的病菌才最有可能自我消亡。如果你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一次相當細致的勘測,那麼除了池塘或小溪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即從井裏或噴泉中流出的地下水,盡管這種水同樣不那麼安全。如果井底的土壤是很好的沙質,又沒有什麼裂縫或溝槽,那麼即使是受過汙染的水也都得到了較好的淨化,可以安全飲用。從另一方麵講,在黏土或岩石較多的地區,汙染物或許可以在地下延伸很長一段距離。哪怕井底受到了很好的保護,還不要忘了留意水麵有沒有汙染。我認為,傷寒病有許多病例都是由於水麵汙染而不是水質本身不好而導致的。當然,通過保護水井不與地麵的溝壑連通,或者注意不讓洗過的水排到井裏(將汙水的入口與井水完全切斷),可以消除水受到汙染的危險。如果通過以上方法都無法得到可以飲用的放心水,那麼就必須采取淨化措施了……將水煮沸肯定能殺死水中的所有病菌。
印第安人通過另一種方式淨化流自池塘或沼澤的水。他們在離池塘幾英尺的地方挖一個1英尺見方、大約比水平麵低6英寸的洞。洞裏裝滿水之後,他們會迅速將其中的水舀幹,然後重複這一過程達3次。第三次將洞裏的水舀幹淨之後,洞裏裝滿的就是經過“過濾”的水了。你不妨也試試。
衛生
“營時,由於缺少現代化設施,因此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衛生。“營中的衛生不僅包括個人的清潔和護理,還包括供水以及通過掩埋和燒毀的方式妥善處理一切廢棄物。如果不注意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會給整個營隊造成嚴重疾病,甚至導致許多人死亡。有很多例子說明,軍隊中在野外宿營因病致死的人數,比在戰場上陣亡的人數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