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唐盛世(1 / 1)

湘村紀事

第四十三章唐盛世

他是英雄還是梟雄,由大家來裁定。

《衡陽晚報》對唐盛世這個人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尤其是他那句名言“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這樣不講科學發展觀、胡斷決策的省、地級領導多了,零陵哪有不死的道理?試想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敢想敢做,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還是可取的。

唐盛世,零陵市的老幹部,曾當過祁東縣歸陽區區長、祁東縣委書記、衡陽、零陵地區黨政主要領導職務。在他當政期間,總的來說此人還是可圈可點的。1928年農曆六月初六,唐盛世出生於湖南省祁陽縣祁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現今為文富市鎮神虎橋村。大唐盛世,名字很響亮!2008年7月8日是他八十歲的生日,有個口才和文采相當好的鄧湘源先生應邀在唐盛世同誌80周歲生日慶典會上發表即興演講,在下就把其演講辭摘抄下來。

尊敬的各位嘉賓、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個好日子,公曆2008年7月8日,民間有“七八七八,越吃越發”之傳說;又是農曆六月初六,老百姓流傳“六六大順,一順百順”之佳話;還是距北京奧運會整整一個月,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即將實現,更是我們的老前輩、曾擔任衡陽、零陵地區黨政主要領導職務的唐盛世同誌80周歲生日。真是四喜臨門、好運連連。讓我們血脈相連、心手相牽、舉杯相邀、共話明天、歡歡喜喜地把心中的激情點燃。

很高興、很榮幸地接受唐老書記的安排和全體來賓的委托,要我在這裏做個發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同大家一樣,激情澎湃,感慨萬千,浮想聯翩,難忘與唐老書記相處共事的崢嶸歲月,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難忘唐老書記帶領我們走過的奮鬥曆程、萬水千山。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1950年至1952年,是唐盛世同誌帶領我們祁東縣歸陽區人民搞土?改、鬥地主、分田地、把身翻、減租減息退押,廢除保甲製度,建立鄉、鎮、區人民政權。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地主製度從此壽終正寢,翻身農民的山歌、秧歌唱得多響,扭得多歡!

我們自然不會忘記,麵對三年自然災害,時任祁東縣委書記的唐盛世同誌,率領祁東人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共渡時艱。一座座水庫拔地而起,一片片梯田直逼雲端,一條條公路四通八達,一方方青山瓜果掛滿。那時候,祁東縣石山造林名揚全國,山塘養魚震撼中南,水利建設可圈可點,多種經營捷報頻傳。作為全國群英會代表、全國最年輕的縣委書記,唐盛世同誌先後4次受到了一代偉人、人民領袖毛澤東同誌的親切接見。

我們肯定不會忘記,“文?化大?革命”期間,唐盛世同誌身陷囹圄,受盡磨難,仍然頂著巨大的壓力和打擊,與喪心病狂的“造?反?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關心和指揮祁(陽)羊(角塘)公路、大江水庫、金洞電站等重點工程建設,保護了一大批黨的基層幹部。

我們絕對不會忘記,改革開放30年來,唐盛世同誌“敢為天下先,創新求發展”,帶領衡陽零陵人民實行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持久性的改革,招商引資,調整產業結構,外引內聯、借船出海、借雞下蛋……發展之路又好又快,小康大道越走越寬!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在祁東、在常寧、在祁陽、在零陵、在衡陽,在唐盛世同誌工作過、生活過、戰鬥過的每一個地方,隻要一提起“唐盛世”3個字,人們就會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讚,關於他的故事總是說不盡、道不完,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群眾的無比熱愛,對革命事業的執著追求,已深深地刻進了老百姓的心坎。他那光輝、美好的形象,值得我們永遠景仰和學習。

我們學習唐盛世同誌,就要學習他那“投身革命即為家,服務人民氣自華。願灑平生滿腔血,染紅黨旗一根紗”的堅定信念,學習他那“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樂於吃苦,敢於吃虧,積極創造,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學習他那“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的進取精神,學習他那“不怕有個性,就怕沒黨?性;不怕有缺點,就怕沒特點,不怕有脾氣,就怕沒誌氣;不怕沒膽量,就怕沒氣量;不怕沒學曆,就怕沒能力”的用人原則,就要學習他那“一不打牌,二不亂來,三不貪色,四不貪財”的人生守則和“不喝酒、不抽煙,素麵朝天,魅力無邊”的生活作風,紮紮實實做好黨和人民的工作,勤勤懇懇地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青山依舊在,為霞尚滿天,在熱烈慶祝唐盛世同誌八十大壽的大喜日子裏,我提議,請大家舉起杯來,共同祝願唐老書記及其家人增歲增喜、添福添壽、幸福美滿,永遠年輕,幹杯!

謝謝大家!

(本文係鄧湘源先生在唐盛世同誌80周歲生日慶典會上的即興演講辭)

(第四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