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北美洲建築奇跡(5)(1 / 3)

古根海姆博物館最初隻是位於紐約市的一座重要的現代藝術美術館。1937年,古根海姆家族成立“古根海姆基金會”。兩年後,他們將一所位於曼哈頓五十四東街的汽車展示場改建為“無標題藝術品”的展示中心。以博物館的奠基人所羅門·R·古根海姆的名字來命名,稱為所羅門古根海姆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1959年,古根海姆基金會將博物館遷入坐落於紐約第五大道的總部。

走近奇跡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館業引入和運用“文化產業”概念,並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館。他們的運作方式被世人稱為“古根海姆模式”。

博物館的奠基人所羅門·R·古根海姆出身於一個富裕的瑞士裔大家庭,隨後,這個家族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而藝術是他們迄今為止最名利雙收的投資。

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建築呈白色,外觀十分簡潔,是一座螺旋形混凝土結構的建築,與傳統博物館的建築風格迥然不同。這座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以至於近幾十年來博物館中的任何展品都無法與之媲美。

建築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內部的曲線和斜坡則通到6層。螺旋的中部形成一個敞開的空間,從玻璃圓層頂采光。美術館分成兩個部分,麵積大一些的部分是陳列廳,一共6層;麵積小的則是行政辦公部分,有4層。

陳列大廳是一個倒立的螺旋形空間,高約30米,大廳頂部是一個花瓣形的玻璃頂,四周是盤旋而上的層層挑台,地麵以3%的坡度緩慢上升。參觀時觀眾先乘電梯到最上層,然後順坡而下,參觀路線共長430米。美術館的陳列品就沿著坡道的牆壁懸掛著,觀眾可以邊走邊欣賞,這顯然比那種常規的一間套一間的展覽室要有趣和輕鬆得多。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保存了所羅門擁有的一些現代藝術收藏品。許多展品打破了傳統的展覽慣例,由金屬杆懸掛著,看起來好像浮在空中。

經過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古根海姆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群。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西方現代美術博物館之一,該館的收藏基本上是印象派以後各名家的作品,尤其是抽象藝術品的收藏更是位列世界各博物館之首。

⊙奇跡探秘:

2.賴特為什麼將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設計成螺旋形空間?

賴特將空間視為一種強大的發展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推開牆體,穿過樓板,甚至可以揭開屋頂。所以賴特不再滿足於用矩形包容這種力量,而是轉而摸索用新的形體去給這種力量賦予形狀。而海貝的殼體給他這樣一種啟示,運動的空間必須有動態的外殼--一種無窮連續的可塑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賴特一直都在探求一種結構,就是以一條三向度的螺旋形而不是圓形來包容一個空間,使人們真正體驗空間中的運動。他認為,人們在沿著螺旋形坡道走動時,周圍的空間才是連續的、漸變的。

博物館這一經典的設計,雖然在最初遭到許多藝術家對現代藝術的誤解,但它依然為博物館贏得了榮譽--1986年,該館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25年獎。

相關鏈接

【現代建築藝術】

從19世紀中葉起,隨著新的建築材料、新的結構技術、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設備的出現,已經有不少建築師在作品中實現了技術和藝術上的突破。

而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城市的膨脹和擴大、社會生活的多層麵變化等多種因素都要求建築業發生徹底的變革。這種變革,首先是兩方麵的突破:一是建築類型的突破,大量的民用和公共建築的出現,如車站、碼頭、百貨公司、辦公大樓、圖書館、事務所等等;二是形式上的突破,在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湧現的情況下,必然會產生出新的建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