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大堡礁
奇跡概覽
大堡礁位於南半球,縱貫澳大利亞東海岸,全長2011千米,最寬處161千米,由大約2900多個大小不一的島礁組成,總麵積達20.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
這裏生存著上百餘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而且形狀不一、顏色多樣,散落在蔚藍的海洋上,被稱之為地球上最美的“裝飾品”。除了珊瑚礁之外,這裏魚類就有1500種,軟體動物達4000餘種,聚集的鳥類200多種,還是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的棲息地,又被稱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國”,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
為了保護這一世界奇觀,1975年,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大堡礁海洋公園法》,提出了建立、控製、保護和發展海洋公園的具體措施。1981年,大堡礁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尋幽探秘:
1. 大堡礁以美麗的珊瑚礁著稱於世,那麼,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在這個海域成型?
要想形成珊瑚礁,必須有珊瑚蟲生活的環境。珊瑚蟲隻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的水域,而且水質必須潔淨、透明度高。而澳大利亞東北岸外大陸架海域正具備珊瑚蟲繁衍生殖的條件。
珊瑚蟲是直徑隻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以浮遊生物為食,群體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質骨骼。老一代珊瑚蟲死後留下遺骸,新一代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育繁衍,並向高處和兩旁發展。如此年複一年,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連同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殘骸膠結一起,堆積成一個個珊瑚礁體。珊瑚礁的建造過程十分緩慢,在最好的條件下,礁體每年不過增厚3-4厘米。由此說明,大堡礁的珊瑚礁已經經曆了成百上千年的時間。
奇境珍藏
【珊瑚景觀】
在大堡礁有350多種珊瑚。它們之間無論形狀、大小、顏色都極不相同。有些珊瑚非常微小,有的珊瑚寬度能達到2米。這裏的珊瑚千姿百態,有扇形、半球形、蘑菇形、鹿角形、樹木和花朵狀的,顏色有淡粉紅、深玫瑰紅、鮮黃、藍色、綠色等,異常鮮豔。珊瑚棲息的水域顏色從白、青到藍靛都有。不同顏色的水域映襯出絢麗多彩珊瑚,景觀美麗無比。
【珊瑚礁】
在大堡礁群中,色彩斑斕的珊瑚礁有紅色的、粉色的、綠色的、紫色的、黃色的,其形狀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鹿角、有的像靈芝、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荷葉……形成了奇特壯觀的天然藝術圖畫。
珊瑚礁不斷生長,新珊瑚礁露出水麵,很快就蓋上一層白沙,上麵長起植物。這些最先在珊瑚礁上生長的植物,繁殖速度十分驚人。它們結出的耐鹽果實可以在水上漂浮數月,漂到適合的地方,發芽生根。
鳥類也為珊瑚礁上植物的生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們把植物的種子散布在礁上,其糞便則使礁石上的土壤肥沃。這裏分布有400餘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海洋生物】
大堡礁海域生活著大約1500種熱帶海洋魚類,它們五彩繽紛的軀體透過清澈的海水清晰可見。每年7-9月,瀕臨滅絕的座頭鯨會在珊瑚島南部出現。它們的體長在15米左右,大的座頭鯨體重在40噸以上。這種巨鯨雖然體格很大,但卻是一種溫和的海洋哺乳動物。除此以外,這裏還能看到大量的儒艮,又叫海牛,它們是唯一以植物為生的海洋哺乳類動物。
在大堡礁海域還生活著4000多種棘皮動物和軟體動物,如:海參、海星、海葵、海蜇、海膽、水母等。同時,珊瑚島也是無數海鳥的棲息地,這裏聚集的鳥類有240多種。
【燈塔】
由於大堡礁地勢險惡,因此這個區域建有大量的航標燈塔。有些燈塔已成為著名的曆史遺址,而有的經過加固和修建至今仍發揮著作用。這些航標燈塔在發揮導航作用的同時,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
典故傳說
【世界最理想的工作】
澳大利亞昆士蘭旅遊局在2009年發布了一則招聘通告,是麵向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高薪聘請一名大堡礁漢密爾頓島的看護員,看護員將從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期間在漢密爾頓島工作,享受半年15萬澳元(約合10.4萬美元)的高薪。
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大堡礁各個島嶼,每周通過更新博客和網上相冊、上傳視頻、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向外界報告自己的探奇曆程。除此之外還需要喂海龜、觀鯨魚,並擔任兼職郵差,還有機會乘坐水上飛機從高空俯瞰大堡礁美景。另外,還有帆船航行、獨木舟、浮潛、潛水、遠足等多項活動等著看護員完成。
如此好的美差,要求應聘者喜歡探索和冒險,熱愛大自然,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英語聽寫能力,擅長遊泳和潛水,並具有一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招聘啟事一經發出,全球共有近35000人應征這份工作,昆士蘭旅遊局的網站因登陸人數過多而數次癱瘓。
知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