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上世界(1)(1 / 3)

一 誰從海上來

提起海盜你會想到什麼?骷髏旗?海盜船?朗姆酒?美國大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海盜形象。可真正的海盜是什麼樣的呢?真的如電影中那般凶殘,那般神奇?翻開曆史的書頁,海盜的曆史是淹沒無聞的。我們可以看到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看不到海盜的蹤影。可是曆史不會埋沒那些曾經創造曆史的人。一部海盜史是一部人類走出隔離,征服自然的曆史。讓這些曾經在七大洋上橫行無忌的人走上曆史的前台,看看世界如何成為今天的模樣。流傳至今最早提到航海和海盜現象的資料來自東地中海地區。小亞細亞沿岸多海灣,地中海東部多島嶼,這為海盜提供了理想的自然隱蔽所。海盜們喜歡選用離海上通道較近、隱蔽較好、石多水淺的地區作基地。早期的海上民族是以愛琴海的克裏特島為中心,居住在小亞細亞南岸及敘利亞沿岸的居民。他們是擁有優良航海技術的海洋民族。從公元前1200年前後開始,便在東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凶猛的海盜行為。但是他們的海盜行為並不是襲擊航行中的船隻,而是組成船隊,大舉入侵陸地,加以掠奪。當然有的學者認為海上民族在東地中海沿岸地區進行的海盜行為是民族大遷移的一種形式。對於這種說法,學者們尚無統一的定論。埃及新王國留有跟海上民族對抗的記錄,他們在公元前1230年、1149年、1192年受到海上民族的大舉入侵,根據他們留下的記錄顯示,這些海盜身材魁梧,手持圓形盾牌並戴著有鳥類羽毛裝飾的頭盔。每當受到攻擊,埃及軍隊總是奮力抵抗,雙方損失都很慘重。當埃及人勝利時,埃及兵會切下海盜們的手或者陰莖獻給國王。在英文中Pirate(海盜)這個詞大概是在公元前140年被古羅馬史學家波利比阿第一次使用。希臘的史學家布魯達克在公元100年左右給海盜行為下了最早的定義。他形容海盜為那些非法攻擊船隻以及沿海城市的人。曆史留下來的最早記錄是關於地中海的海盜,讓我們接下來看看地中海最著名的海盜——腓尼基人。

二 天生的海盜——腓尼基人

跟海上民族幾乎在同一時期出現(比海民稍微晚一點開始活躍)的是很有勢力的腓尼基人。腓尼基是古代地中海東岸地區一係列小城邦的總稱,位於黎凡特海岸中部的狹長地帶。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爾,長約320公裏。“腓尼基”在希臘語中是“紫紅色”的意思。相傳當時埃及人、巴比倫人、赫梯和希臘的貴族與僧侶都喜歡穿紫紅色的袍子。可是令大家很鬱悶的是,袍子上的顏色很容易褪去。他們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一些人會生產一種絳紫色的染料,所以總是穿著鮮亮的紫紅色衣服,似乎他們的衣服永遠不褪色。這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因此大家把這些地中海東岸的居民叫做“紫紅色的人”,即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所占有的這片土地不適宜農耕,卻非常適合從事海上貿易。腓尼基人是很厲害的貿易家同時也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利用北極星發展夜間航海的技術。歌德在《浮士德》裏寫道:“誰也不會問:‘這是誰的財富?哪裏來的?以什麼代價?’戰爭、貿易和海盜——同一事物的三種形式。”歌德的這段話可以最好的說明為什麼腓尼基人會成為海盜。戰爭、貿易和海盜在古代從來都是融為一體的。現今的社會有國家間的貿易協定保證了海上交易的安全,而古代這種貿易協定是不存在的。在從事商業活動時,腓尼基人也進行海盜活動。據史學家研究,他們有最好的投石戰船,他們的弩炮戰船攻擊速度比其它一般的戰船快,這為海盜活動創造了條件。腓尼基人經常采用的戰術是速戰速決,他們到了一個地方靠岸後,立刻尋找目標,一部分人進行貿易,另一部分人則在貿易的幌子下進行劫掠。一旦得手就迅速離岸而去。

那麼腓尼基人到底都獲得了些什麼東西呢?從《聖經·舊約》的《以西結書》中我們可以推出當時腓尼基人獲得的財富。從各地運來銀、錫、鐵、鉛等;從亞美尼亞獲得軍馬、騾馬;從阿拉伯及印度洋群島運來象牙;從以色列獲得蜂蜜、小麥、蠟和香油;從也門運來金子、寶石等;從伊拉克和波斯地區運來地毯、高級服飾和各種布料等等;從安納托利亞地區獲得肉桂。從腓尼基人獲得的財富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他們經商的範圍是如此廣闊。作為商人,他們相當成功。但是在流傳下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各種著作中,對腓尼基人都頗有微詞:“他們苛刻、狡詐,用一艘船的油從西班牙人手裏換取不計其數的白銀,以致差點壓沉了他們的船隻;他們對居住在非洲內陸的黑人橫政暴斂,毫無惻隱之心,推崇那些最能榨取民脂民膏、待民如虎的總督;他們不恥於做強盜,公開攔截在海上航行的船隻,搶劫船上的財物,搞得人心惶惶;他們還販賣奴隸,甚至耍詭計誘騙自由人為奴隸,比如將靠岸者的船推入茫茫大海中,使其失去交通工具而被迫為奴……”古代的腓尼基人憑借著這些手段獲得了巨額財富。公元前12世紀初,腓尼基達到極盛時期。在古代作家們的筆下,腓尼基最大的城市推羅是個極其富裕的城邦,那裏“街上堆銀如土,堆金如沙”。但是有了財富就會讓周圍的人眼紅。腓尼基人的貿易越是發展,往來的船隻也就裝載著越多的財富,海上的劫掠活動自然也就猖獗。腓尼基人對這些劫掠者相當容忍,付給他們高額的贖金或賠款。這樣一來,腓尼基人也在間接的促進地中海上海盜活動的發展。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參加敘利亞各國反對亞述王的同盟,均以失敗告終。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腓尼基各城邦先後被新巴比倫王國征服,後又成為波斯帝國的第五行省。公元前332年,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亞曆山大大帝東征,遇到腓尼基人的頑強抵抗,但最終臣服於亞曆山大。據《荷馬史詩》記載,大概在公元前11世紀時,腓尼基古國發生了一次內亂。老國王死後,他的子女開始爭奪王位。公主失敗後,帶領大批腓尼基人逃到北非的突尼斯,開始了對迦太基人的統治。迦太基人繼承了腓尼基人的傳統,既是地中海的航海強國,又是大肆劫掠的海盜。直到公元前147年,經過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才被羅馬人最終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