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1996年的除夕了。午後的天空灰蒙蒙的,村子毫無生機的夾在兩道山梁之間,這個地方叫茅草溝。村子原本叫茅山村,數十年前,村裏有德望的長者,將其更名為富貴村,寓意村裏戶戶人家興旺發達,富貴安康。“張老表,明兒估計會下雪吧?”一個身披褪了色軍大衣的中年男人,一邊吸著自製煙袋,一邊望望著灰蒙蒙的天空。一個大概60歲左右的男人,也抬頭看看天空,說道:“是啊,廣播上是這麼說的。好多年都沒有遇到過過年下雪了,如果明天下雪了,那就更有年味兒啦!富堂,你們家過年的東西準備咋樣了?”
“張老表,你別笑話我了,我們家的情況,你還不了解?豬肉還是你家給的,白麵也是半個月前在鎮上白記賒了十斤,其他的東西都是自家地裏長的。”
富堂尷尬地笑了笑,嘴角有一點顫動,“今年你家喜娃回來嗎?”
“快回來了,半個月前給我寫信說臘月二十九趕回來,這不我在門口等半天了,也還沒瞅見他。”邊說邊搓了搓有些凍紅的雙手,眼睛死死地盯著入村的土路,不時發出清脆的咳嗽聲。
“你說,你家喜娃難得回來一趟,是不是會給你們兩老帶點啥稀罕玩意兒?”
“唉,誰知道呢!喜娃出去大半年了,很少寫信,一直說工作忙,也不知道上的啥班,把自己忙成這樣,回來不知道瘦成啥樣兒呢!他媽很心疼他,所以早早就把肉燉好了,放在爐邊溫著呢!錢多錢少不重要,隻要平平安安就好了!”
“是啊,平平安安就好了!”富堂附和著。
以上對話的兩個人,年長的叫張德貴,是富貴村的老村長;另一個叫李富堂,是村裏的貧困戶;兩家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
李富堂喊了聲“進去啦!”,便弓著腰背著手步履蹣跚地走進屋去了,長年的體力勞動,讓他過早的衰老,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張德貴依然站在院子裏,像一尊雕像似地望著進村的土路。
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村口的土路上有很多人走過,李富田家的小媳婦兒帶著新買的棉襖進城回來了,孫海亮夫妻倆挑了兩筐土雞進城了,還有很多結伴進城買菜的,但是遲遲沒能盼到喜娃歸來的身影。
“老頭子啊,快進來吧!大過年的著涼了咋辦啊?快進來!”這時一個頭發有些斑白,穿著藏青呢子衣的老太太出現在大門口。
“老太婆,你平時舍不得穿這件衣服,今兒咋自己悄悄地換上了?唉,還是娃兒的麵子大啊!”
“瞎說啥呢?”老太太用手輕輕戳了一下張德福的腰,露出一副嬌羞的麵孔,仿佛回到了40年前他兩初次見麵的時刻。
“快看!”
張富貴吃驚地用手指向進村的地方,老太太順著他指向的地方望過去。
村口出現了一輛紅色的出租車,在這個年代,出租車不是一般老百姓的代步工具,張富貴也就在縣城見過有錢人坐過出租車,像富貴村這地兒,趕上大半年有一輛拖拉機進村都是稀奇事兒了。每次拖拉機進村,村裏的老老少少都會圍著拖拉機看看。更別說像出租車這種高檔貨了,很多人都和張富貴一樣隻是在城裏見過而已。
這下村裏沸騰了,村民們紛紛站在院子裏觀望著村口的出租車,嘰嘰喳喳地議論著,猜測是哪個有錢人來了村子,眼睛裏充滿了羨慕和嫉妒。
出租車在村民們焦急地等待中,越來越近了……
張富貴眉頭緊縮,一言不發。此時的他,還是在擔心喜娃什麼時候回家,他多麼希望車裏的人就是自己的喜娃,那該有多好啊!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喜娃剛出門打工不足一年,哪有那麼多的錢,打出租車這得多貴啊!如果喜娃運氣好,遇到回村的牛車,坐牛車回來,那還是極有可能的。真希望喜娃早點回來,就算沒賺到錢也沒啥,隻要人健健康康回來,老兩口就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