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辭趣的定義(1 / 1)

辭趣,是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一書中作為“亞辭格”的修辭現象首先提出來的一個修辭術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辭趣部分所談的內容主要有:用詞的音調以協調平仄,用字形的變化增加表現力,用方言詞表現地方色彩,用古語詞表現時代風味,等等。

陳氏之後,吳士文在《修辭格論析》一書中也提及辭趣,他把辭趣嚴格地限製在“純形式的東西”即“形趣”“音趣”這兩個範圍內,而把“意義的東西”即“意趣”排除在外。

吳氏之後,譚永祥在《漢語修辭美學》一書中質疑了吳氏否認意趣的觀點,並大體沿著陳望道的路徑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辭趣體係,使辭趣在修辭學體係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那麼,什麼是辭趣呢?

在《修辭學發凡》的基礎上,可以對辭趣下如下定義(譚永祥,1992):

辭趣是富有表現力的亞辭格的言語現象,及有助於提高表達效果的詞語的音調或字形圖符、書寫款式所體現出來的情趣。

這個定義,概括了辭趣的三個內容:意趣、音趣、形趣。

1.“富有表現力的亞辭格的言語現象”是就意趣而言的:第一,它屬於一種言語現象;第二,非辭格;第三,富有表現力。三者缺一不可。

2.“有助於提高表達效果的詞語的音調”是就音趣而言的:第一,它屬於詞語的音調;第二,有助於提高表達效果。二者缺一不可。

3.“字形圖符、書寫款式所體現出來的情趣”是就形趣而言的:第一,它屬於字形圖符、書寫款式;第二,能體現出某種情趣。二者缺一不可。

辭趣的定義,正是綜合、概括上述三個方麵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