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為湖北漢鎮票商捐助晉賑銀兩,各捐生懇恩給予獎敘,以昭激勸,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查晉省於光緒三年被旱成災,賑款不敷,擬請推廣捐輸以資接濟。經臣奏奉諭旨,準照天津賑捐章程請獎,頒發空白執照。當經在於省城設立總局,並委員分赴各屬暨各省設局,會同各地方官認真勸辦,所捐銀兩節經彙解來晉,業經臣奏明在案。

茲準直隸督臣李鴻章谘據籌辦晉、豫賑捐局詳準湖北漢黃德道谘稱,該道奉文勸諭晉賑捐輸,當即督同漢陽縣諭飭漢鎮各幫票商,共捐銀二千二百兩,業經彙解晉省查收備賑。現據該票商等造具獎冊,呈請由晉給獎等因。經臣飭據捐輸局司道,查照天津賑捐章程及籌餉事例,凡屬實職、虛銜,例銀統減四成,其加級請封減四成,外遞減二成,按冊逐加複核。所捐銀兩與所請各項獎敘,均屬相符等情,詳請具奏前來。合無仰懇天恩,敕部按名核獎,給發執照,俾得早沐鴻施,以示鼓勵。

除將獎冊分谘部監查核外,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戶部核議具奏。”欽此。

勸辦晉賑捐款人員仍請遵旨保獎疏六月二十四日

奏為各省籌備捐款,協助晉賑,所有出力人員懇請仍遵前次諭旨,準予保獎,以酬前勞而昭大信,恭折會陳,仰祈聖鑒事。

竊維山西連年奇荒,待賑饑民多至數百萬人,屢蒙朝廷撥銀撥米,賞賚優加。無如災民過多,用費過巨,微特帑項難以遍給,即竭本省紳富之力傾囊而予,終同杯水車薪。迭經中外臣工奏請開設賑捐,臣等屢次奏明專派各省司道大員督率經理。兩載以來,晉省賑務所費銀兩,大抵以鄰省捐輸協濟為大宗。各該省委員等好義急公,不遺餘力,饑黎賴以全活,大局因而粗安,實非尋常勞可比。上年秋間,臣等會疏具奏,請將各省協助晉省出力人員,仿照海運河工章程分別獎敘,他省不得援以為例,欽奉諭旨允準在案。

茲準吏部谘開,於禦史黃元善、戈靖等條陳案內,請以本年三月初二日奉旨之日為始,各省督撫概不準將勸捐局員請獎,如有率行保奏者亦即奏請撤銷等因。在部臣慎重名器,嚴定章程,杜後來僥幸之門,用意極為深遠,原未嚐指晉省此次賑捐而言。惟晉省辦理賑務,舍銀、米兩項別無長物,籌米則以轉運為最艱,籌銀則以捐輸為最巨。是勸捐一節,在尋常原非異等之勞,而在辦賑則為至切之務。假令事前許以保獎,事後即予以駁斥,該員等既有向隅之歎,臣等尤難逃食言之譏。值茲時局艱難,用人方亟,凡所以酬勞於既往,即所以勸善於將來。機括甚微,觀瞻極眾。臣等往返函商,意見相同。合無仰懇天恩,俯念晉賑借資眾力,在事各員應請仍遵前次特旨,準照海運河工章程擇尤保獎,並請飭部照章核準,其非勸助賑捐出力人員,概不得援以為例,庶以昭大信於天下,而於部臣嚴杜冒濫之意仍不相妨。

所有各省籌備捐款協助晉賑出力人員,懇請仍遵前次諭旨準予保獎,以酬前勞而昭大信各緣由,謹合詞具陳,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此次勸辦晉省賑捐人員,仍著準照海運河工章程擇尤保獎,此外不得援以為例。該部知道。”欽此。

頒發部庫撥款謝恩疏六月二十四日

奏為仰荷聖慈頒發部款並撥鄰省的餉,謹率闔省官紳叩謝天恩,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臣接準部谘,光緒五年六月初十日奉上諭:“戶部奏遵議曾國荃請展緩停捐一折。著照部議,於部庫撥銀二十萬兩,即由該撫迅速派員赴京領回,以資應用。仍恐不敷接濟,著再撥山東省地丁銀三萬兩,安徽、江西兩省厘金銀各三萬兩,湖北厘金、鹽厘銀各二萬兩,湖南省厘金銀二萬兩,四川省鹽厘津貼銀三萬兩,浙江、廣東、福建、江蘇四省欠解山西餉項各提銀三萬兩,共銀三十萬兩,即著各該省督撫迅籌解濟,不準稍有遲緩。統計部庫及各省共撥銀五十萬兩,曾國荃陸續領到後,即將撫恤善後諸大端,督飭各屬認真籌辦,務須實惠及民,毋得稍有糜費。”欽此。仰見我皇太後、皇上拯恤災黎有加無已,恩頒巨款,靡計不周。凡屬臣民,同深感激。

竊以晉省迭罹奇荒,本年又形亢旱。仰賴聖躬虔禱,默挽天心,因而渥澤頻沾,普蘇霓望,億兆鹹欣。夫歲稔九重,益軫夫民依。慮賑撫之乖方,屢叨訓迪,恐追逋之失業,概予蠲除。茲者重沐皇仁,頻施大惠。念微臣別無良策,蓋萬不得已而始籌及展捐,謂小民甫有生機,尤刻不能忘而欲力圖撫恤。特俞部議,準給帑金。仍恐所用浩繁,不敷接濟,再撥各省有著之款,以為災區善後之需。極高厚之隆施,實古今所罕覯。此皆我皇太後、皇上恩均覆幬,德溥生成。時廑一夫不獲之辜,曲恕屢次無厭之請。讀此日綸言惻怛,直沁四海之心脾,況頻年黼座焦勞,嚐節兩宮之廚膳。總以愛民為本,從無惜費之時。似茲逾格鴻慈,豈僅一方鼇戴。臣撫躬增幸,藉手有資。惟當力竭駑庸,倍加黽勉。散財發粟,疊蒙大賚於周家,鑿井耕田,定樂康衢於堯代。

所有微臣感悚下忱,謹率闔省官紳士民叩謝天恩。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晉省在京官商捐賑疏七月初六日

奏為山西在京官商捐助賑銀,各捐生懇恩給予獎敘,以昭激勸,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查晉省於光緒三年被旱成災,賑款不敷,擬請勸捐接濟。經臣奏奉諭旨,準照天津賑捐章程給予獎敘。當經在於省城設立總局,並委員分赴各屬暨各省勸辦。嗣經內閣學士祁世長等率同山西在京官商,陸續捐集銀兩彙解來晉,複經臣先後奏報各在案。茲準祁世長等,將前項捐生前安徽候補道惲光業等,共捐銀七千七百兩,俊秀王肇域等三百六十八名,共捐銀二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零,造具獎冊,谘請獎敘前來。當飭捐輸局司道查照天津賑捐章程及籌餉事例,凡捐虛銜、實職,照例銀統減四成,升銜加級請封減四成,外遞減二成。按名逐加複核,所捐銀兩與所請各項獎敘均屬相符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複核無異,合無仰懇天恩,俯準敕部按名核獎,給發執照,以示鼓勵。除將獎冊分送部監查核外,理合恭折具陳,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戶部核議具奏。”欽此。

再,晉省光緒三年被旱成災,賑款不敷,勸捐接濟,經內閣學士祁世長等率同山西在京官商,先後捐京市平銀三萬七千五百一十八兩零,業經臣先後奏明在案。

茲又經祁世長等勸諭兵部員外郎渠源湞捐銀二千五百兩,書名樂施堂,由票號彙解前來,業已兌收清楚,撥入賑款項下動用。除所捐銀兩業經按照天津賑捐章程彙案獎敘外,所有祁世長等續勸山西在京官員捐助賑銀數目,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戶部知道。”欽此。

再,晉省各屬應征土鹽稅銀,因向歸地丁完納,是以曆辦災案均係隨同錢糧懇恩一律分別蠲緩。惟查光緒三年成災之各廳州縣,應完光緒四年上忙錢糧,欽奉恩旨普行蠲免,並無將土鹽稅銀一律蠲免字樣。若令照常征收,不特民力未逮,且與曆辦成案未符,倘令一概免征,又無蠲免明文。伏思晉省頻年災祲,既荷皇太後、皇上迭次截漕撥帑、蠲免錢糧,加意撫恤,俾孑遺災黎鹹登衽席。而此項土鹽稅銀為數無多,合無仰懇天恩,俯準將欽奉恩旨蠲免光緒四年上忙錢糧,及因被災暨未種荒地,奏懇蠲免下忙錢糧之各廳州縣應完光緒四年土鹽稅銀,並長治縣光緒三、四兩年及曆年民欠學藉田租穀,概予一律蠲免,以廣皇仁而蘇民困。

是否有當,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另有旨。”欽此。

請獎力顧晉賑各員片七月初六日

再,晉省賑糧由河南道口挽輸入境,所過地方多係災區,全仗豫省文武員弁隨時保護,方免搶劫偷漏之虞。經臣谘明河南撫臣飭屬一體照料在案。

兩載以來,該員弁等均能協力同心,不分畛域,或派兵押送,或代募車騾,俾賑糧得以安穩入境。臣未敢沒其勞績,理合循照直隸、山東力顧晉賑各員,繕具清單,奏懇恩施,準予獎敘。謹附片陳明,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該部議奏。單並發。”欽此。

轉運晉賑局員請獎疏七月初六日

奏為轉運晉省賑糧事竣,謹將二十處分局在事尤為出力員弁繕具清單,籲懇天恩給予獎敘,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

竊維晉省頻年災旱,粟貴如金,州縣之倉儲既經告罄,閭閻之囤積亦已全空,全憑外來賑糧源源接濟,而道路遙遠,挽輸極難。溯自光緒三年奉撥江廣漕米十一萬石、江蘇漕米八萬石,光緒三、四、五等年奉撥東漕米豆近三十萬石。此外招商局平糶之米,奉天、天津采買捐助之米及閩、淮兩處捐米約共二十萬石,通計前後賑糧為數近七十萬石,均由天津、德州兩處起運,而接運入晉,約分三路。其自直隸入晉者,則以獲鹿局為總彙,而接運者六處,曰什貼局,曰太原省局,曰平遙局,曰靈石局,曰霍州局,曰平陽局,分達於太、汾、平、定、霍、隰等屬,是為北一路。其自山東入境者,則以管〔館〕陶局為總彙,而接運者三處,曰蘇漕局,曰東陽局,曰良馬局,分達於潞、遼、沁等屬,是為中一路。其自河南入境者,則以道口局為總彙,而接運者八處,曰楊樹灣局,曰清化局,曰周村局,曰翼城局,曰孟縣局,曰鐵謝局,曰會興局,曰茅津局,分達於澤、蒲、平、陽、絳、解等屬,是為南一路。統計總局、分局凡二十處,而各州縣自設領糧放賑之局不與焉。當其接運到境,既須經曆太行之險,迨入境後,連值地方大祲,苦無車腳可雇,停糧待運,在在堪虞。是以臣每當計無所出,不得不用獎勵之詞,時相勸勉,冀以感其心而作其氣。幸該員等均能仰體朝廷德意,兩載以來,竭慮殫精,爭先恐後,或隔省招徠車腳,或親身趲運賑糧,到則隨卸隨收,發則隨領隨放,雖值炎天赤熱,風雪嚴寒,從未稍涉遷延,俾此巨萬賑糧悉數運撥災區,全活饑黎不可勝計。洵屬不辭勞瘁,異常奮勉。所有在事尤為出力各員弁,據捐輸局司道詳請奏獎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