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六年(1890)前,錢塘、仁和兩縣的士子,隻能到杭州東城講舍就讀,路途較遠,交通不便,學子們便有點煩。當時,塘棲士紳欲以官屬馮家弄且適園舊址創辦棲溪講舍,仁和知事河南中州人氏高積勳不僅“準裏人之請”,且率先“捐俸以助之”。
光緒十六年,棲溪講舍創辦。至此,作為公塾麵世的棲溪講舍,開始招收本土子弟入塾讀書,於是,士類獎掖,風雅倡導,學風蔚然。塘棲古鎮讀書之風古已有之,尤其是明代已是人才輩出。碑記中提到的一些人物,都是政治、文學方麵的翹楚,如丁西軒,即丁養浩,曾任雲南布政使,著有《效唐集》、《西軒集稿》;邵康僖,即邵銳,曾任廣東、山東布政使,著有《端峰存稿》等;沈讓亭,即沈楠,曾任監察禦使,其在南昌主持季試,選拔了湯顯祖、萬國欽,後來兩人都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名儒。胡元靜,曾任禦史中丞,著述頗多,碑記中提到的“卓氏傳經堂”,更是四代倡導明經,藏書數萬,著作等身,聲名隆播。
棲溪講舍的創辦,應該視作塘棲現代教育之先河,其曆史價值與現實意義都無可估量。
棲溪講舍碑記
全椒薛慰農觀察守杭州日,提倡風雅,宏獎士類,嚐於會城之東,改沈庵為東城講舍,俾杭州及仁和、錢塘二縣,輪月課士。而仁和縣轄塘棲士子亦與課焉;然離城五十裏,至者恒少。餘下車之明年,塘棲人士請以鎮東入官之馮庵改棲溪講舍,並畫規條,籌經費,呈請於餘。餘以地方善舉,而董其事者,皆正士也,許其請,並為之詳大憲立案出示,以垂久遠。經費不敷,餘得複捐俸以助之。詣其地,率士子行釋奠禮。定月之初八官課,二十三日師課以為率。餘維塘棲當前明時,若邵康僖、鍾誌惠以及丁方伯西軒,沈禦史讓亭、胡中丞元靜,皆以政事文學鳴於時。入國初,而徐勿箴之理學、沈端恪之經濟,蔚為一代傳人。其三世明經聲溢宇內者,複有卓氏之傳經堂,流風餘韻,至今不衰。讀書者較勝他鎮,特科甲之盛,微不若古耳!然則講舍之設,胡可己也?夫士為四民之首,培士風,端民俗,守令之責也。有此講舍,英才輩出,互相濯磨,數十年後,安見無政事文學明經樂道其人哉,科甲雲乎哉?而棲溪講舍之設,洵足與東城講舍同垂不朽矣。其由馮庵改講舍之顛末,及屋廬地畝例得,由監院事者誌之石,以告後來者,是為記。
光緒十六年二月
知仁和縣中州高積勳並書
塘棲鎮第二初級中學創辦至今近三十年,棲溪講舍之崇文之風得以發揚光大,數十年來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眾多合格人才,素質與知識並舉,聲譽播於遠近,為區內甲等初級中學。2006年,校長褚榮華籌劃經費、推敲形製,不數月“棲溪講舍碑”護亭築就。棲溪講舍麵世已一個多世紀,其間古鎮人間迭換,風雲變幻,然文教之事未衰。褚榮華,塘棲人氏,其掌執學校多年,為人良善,敬業執著,筆者感其行,欣然撰就築亭記。現築亭記已鐫刻於青石,並嵌於亭側粉牆之中。築亭記引之後,以為光大古鎮文教盛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