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孤軍不奮戰,群眾來救難(1 / 2)

婆婆:退休工人

媳婦:房地產銷售

“橋段重現”

陳芊芊還沒嫁給陸家豪的時候,就已經聽說未來婆婆相當不好伺候了。那時候,陳芊芊和陸家豪的嫂子陶曼處得很是火熱,沒少聽陶曼說起她那個牙尖嘴利的惡婆婆,就連陶曼3歲的女兒說起她奶奶來都扮著鬼臉直吐舌頭,可見婆婆顧敏的這個人有多難相處了。

可是陳芊芊並不心虛,她不僅不心虛,還在答應了陸家豪的求婚之後放出豪言:我一定在半年之內搞定你那個難伺候的媽媽,讓她從此不在家裏搬弄是非。

陸家豪對於老婆的這番豪言壯誌懷著十二分的擔憂,想當年陶曼嫁到他們家的時候,也是很想和婆婆搞好關係的,可是現在陶曼和大哥已經結婚五年了,別說和顧敏的相處不怎麼樣,就是嫂子和大哥這夫妻倆都差一點兒為了顧敏的臭脾氣鬧離婚。陶曼嫁到他們家來的時候,也是因為不知水深水淺,一開始沒把顧敏哄好,結婚第二天早上因為起床晚了沒做早飯,就被顧敏罵了個狗血淋頭。然而,罵歸罵,隻要婆媳兩個一塊兒出門,顧敏就馬上換了一副臉色,處處表現得對陶曼格外照顧格外關心的模樣,把陶曼氣得一肚子委屈沒處說。兩個人相處了不到兩個月,陶曼對婆婆這種“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虛偽忍受不了了,主動提出要和婆婆分開過日子,沒起到顧敏剛一聽說兒媳婦有這個念頭,就在家裏哭天搶地鬧了個夠,嚇得大哥忙勸陶曼斷了這個想法。結果,陶曼就委屈地在陸家待了兩年多,前前後後沒少和婆婆鬧矛盾,直到三年前小侄女出世了,陶曼這才找到借口和大哥搬了出去自立門戶,從此斷了和婆婆的來往。

想想那幾年大嫂提起婆婆來就是一臉的恨意,陸家豪心裏有點沒底,覺得陳芊芊的這個願望雖然是美好的,但現實卻很有可能是殘酷的。

果然,陳芊芊嫁到陸家沒幾天,婆婆顧敏就開始和她過不去了,先是頤氣使指地指揮著她做這個做那個,接著又挑三揀四地數落起她的不是,和大嫂陶曼不同的是,陳芊芊一點兒也不生氣,婆婆說什麼她也不頂嘴,任憑顧敏一個人天天嘀咕個不停。陸家豪看著老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溫順模樣,心裏也暗暗犯起了疑惑,陳芊芊平常和他在一塊兒是挺有個性的一個女孩,在生活裏也從不肯吃半點兒虧,怎麼一嫁到自己家裏來就變成一個聽話的媳婦了呢?陸家豪一邊暗地裏疑惑著,一邊又帶著七分感動以為陳芊芊這是給自己麵子才不和自己的老媽計較,對陳芊芊就愈發的嗬護備至起來,陳芊芊倒也照單全收,心裏暗暗好笑,把一肚子的計劃偷偷藏在肚子裏,就等著按部就班地一一執行。

在嫁給陸家豪的這半年時間裏,陳芊芊一邊對婆婆嚴格遵循著“絕不頂撞”的原則,一邊運用自己的社交手腕,積極地和親戚朋友、街坊鄰居做起了朋友。隻要一有機會,陸芊芊就向這些和她混得很熟的朋友透露一番關於顧敏的種種作為,當然,這也得講究方式方法,陸芊芊向來就不是祥林嫂的個性,說起婆婆的是非也都是見機行事,遇到了恰當的話題才會順水推舟地表露一二,並沒有讓大家生厭。而每次家裏來了客人,陸芊芊則表現出一副比婆婆顧敏還要積極百倍的態度,忙前忙後地為大家提供周到的服務,對婆婆更是表現得百依百順特別聽話,惹得大家都紛紛說顧敏找了個聽話懂事的好媳婦。就算有時候顧敏來了脾氣衝著陸芊芊發火,在眾人麵前不給她台階下,她也一點兒不生氣,還向眾人賠著笑解釋說:“我媽就這急脾氣,沒事,一會兒等她氣順了就好了。”

半年之後,陳芊芊突然提出要和老公搬出去住,婆婆顧敏再一次故技重演在家裏哭得驚天動地,說兒子媳婦不孝順翅膀硬了就要飛,現在連爹媽也不要了。陸家豪看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老媽一籌莫展,陳芊芊卻胸有成竹地細數起婆婆這半年以來對自己的種種為難之處以及自己的忍無可忍,最後,還總結說:“媽,現在年輕人多半都不願意和老人住一塊兒,大家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各有各的生活主張,真要硬擠在一個屋簷下,難免天天都會鬧得不開心。您看,大哥和大嫂當初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顧敏聽陳芊芊提起陶曼,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氣哼哼地說:“別提他們!提起來我就生氣!我養了這兩個兒子,都是娶了媳婦忘了娘,沒一個讓我省心的,現在都要跟著媳婦跑,留我和老伴兩個人在家裏做孤老??我怎麼就這麼命苦啊!”說著,繼續呼天搶地地扮可憐。

陳芊芊卻一點兒都不怵,她慢條斯理地看了老太太一眼,不緊不忙地說:“媽,您先別難過。依我看,這事也不是什麼大事,您平時不都喜歡找鄰居評個是非對錯嗎?要是我這個決定真讓您覺得不痛快,您就找大家來評評理吧!隻要有人說是我的錯,我立馬打消這個念頭,並且給您端茶倒水賠不是。”撂下這話之後,陳芊芊旁若無人地回到自己房間裏了,把顧敏一個人留在客廳裏跺著腳氣得夠戧。

沒兩天,顧敏真的把兒媳婦要鼓動兒子搬走的事情給街坊鄰居說了,沒想到街坊鄰居聽了她的控訴,紛紛勸她:“想開點兒,兒孫自有兒孫福,真不在一塊兒住了也不是什麼壞事。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和老人摻和在一塊兒生活,確實也不太合適。”顧敏沒想到自己的主張竟然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繼而把希望又寄托在親戚朋友身上。誰知道,顧敏一連找了好幾個親戚朋友,大家也都勸她:“沒必要和兒子媳婦生氣,住不住在一塊兒有什麼關係?隻要小兩口肯孝順你,節假日裏互相走動走動也是一樣的嘛。再說芊芊這孩子挺聽話的,她要搬出去住也是不想麻煩你吧?”顧敏沒想到親戚朋友不僅不支持自己,反倒還幫著陳芊芊說起好話來,心裏就更憋屈了,可是麵子上又不好發作,隻好悶悶地回家。結果,回到家,剛和老伴發了兩句牢騷,抱怨大家都不說公道話,紛紛站在陳芊芊那邊不幫自己,老伴就好言好語地勸她:“別計較這點兒小事了,孩子們要獨立,那是因為他們都長大了,也該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了,你總把他們綁在自己身邊,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再說,咱們倆現在年紀也大了,過過清靜的二人世界不也挺好嗎!”顧敏一見老伴也在婉轉地幫著陳芊芊說話,自己明顯處於寡不敵眾的弱勢狀態,隻好把一肚子抱怨吞進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