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艾俐生了個男孩,公公婆婆樂得合不攏嘴,就聚在病房裏商量起將來怎麼幫著照看孩子了,可是躺在病床上的艾俐卻拒絕了公公婆婆的好意,堅持要自己來帶孩子。婆婆楊桂英有點兒不高興,楚傑及時在一邊解釋說:“媽,我和小俐在結婚前就商量好了,結婚以後堅決不麻煩雙方的父母,所有能夠自己承擔的責任都由我們倆自己來承擔。這樣,一來減輕了兩邊老人的負擔,不用讓您一大把年紀了還要為我們事事操心;二來也鍛煉了我們自己的自立能力,現在有了孩子,也能為孩子做個榜樣。孩子的撫養問題,我和小俐早就商量過了,小俐有半年的產假,應該會休到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才會去上班,這期間孩子就主要由她來負責照顧,我負責從旁協助。等到孩子五個月的時候,我們就請一個阿姨,先讓小俐在家裏和她熟悉一個月的時間,等到她對家裏的情況都得心應手了,我們就把孩子交給阿姨帶,讓小俐安心去上班。”楊桂英見兒子說得頭頭是道,也不好提出反對意見,但心裏還是有點兒不放心,正皺著眉擔心孩子交給外人不放心,艾俐已經接過楚傑的話頭補充說:“媽,您放心,我和楚傑這麼做,絕不是不放心把孩子交給您照顧,這不是您和爸爸年紀都大了,爸的腰不好,您這兩年又有點兒高血壓,帶孩子是個重體力活兒,我怕您二位身體吃不消。剛才楚傑說的我還得補充一點:甭管孩子是我來照顧還是保姆阿姨來照顧,您和爸爸隨時都可以來我們家看他,陪他玩,逗他說話,隻是家務活兒就不用您來做了,孩子的吃喝拉撒也交給我和楚傑吧。”
艾俐的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又處處透著對公公婆婆的關心和體貼,最後還特別提醒說歡迎公公婆婆隨時來家裏看孩子。既然兒子媳婦已經把未來的事情考慮得如此周到,楊桂英自然就不好再說什麼,公公在一邊也讚許地點點頭,支持艾俐的決定。
現在,孩子已經快兩歲了,家裏請了一個阿姨,平時艾俐和楚傑都去上班時,就由阿姨來照顧孩子,偶爾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會來家裏坐坐,逗孩子玩一會兒,再幫著收拾收拾屋子再走。一到周末,孩子就成了艾俐和楚傑的“專屬品”,他們一定會利用這短短的假期享受一番溫馨的三人世界。由於孩子的成長基本上都是靠小夫妻兩個親力親為的,雙方老人都沒插手,也就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隔代教育紛爭,也杜絕了艾俐和婆婆之間產生不同的育兒觀,反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給艾俐和婆婆製造了很多融洽相處的機會,倒是使婆媳關係更加親密。
有一次姐妹倆聊天,姐姐艾伶十分羨慕妹妹婚後的幸福生活,並疑惑說:“是不是因為你生了男孩,所以在婆家的待遇就和我當年完全不一樣了?”艾俐微微一笑,搖頭說道:“我隻是沒有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而且讓自己做到在任何問題上都不給他們增添麻煩,凡事都靠自己解決,在撫養孩子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艾伶疑惑不解,又問起妹妹為什麼沒有讓婆婆幫她照顧孩子,艾俐說:“孩子很容易給婆媳關係造成矛盾,可是,如果自己全權負責照顧孩子,把婆婆隔離在外就不一樣了,沒有了觀點的衝突,自然就沒有了矛盾。而且,我和楚傑自己帶孩子反而可以增進我們兩人之間的感情,有了孩子作為紐帶,他每天下班都趕著往家裏跑,連朋友叫他出去他也不肯去了。其實,說來說去隻有一個道理:幸福是靠自己創造的。至於婆婆,你把方便和清閑留給了她,她當然不會來找你的麻煩和不是了,你不覺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