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退休出納
媳婦:注冊會計師
“橋段重現”
還在談戀愛的那陣子,邱敏的媽媽就提醒女兒說:“將來你結了婚以後,就算是住在婆家,也千萬不要把家裏的財政大權交出去。當年,我嫁給你爸,就是吃了這個虧,你看,這麼些年,我們家的收入支出從來就是被你爺爺奶奶拽得緊緊的,我連半點兒主意也打不著,平時用個錢還得向他們請示彙報,別提多鬧心了。”聽了媽媽的話,邱敏心裏暗暗好笑,誰不知道她奶奶是資本家出身,從小到大就奴役人慣了,媽媽嫁到這樣的人家,當然得被婆婆把財政權盯得牢牢的。從小時候起,邱敏就親眼目睹媽媽在奶奶統治下的小媳婦生活,所以,她從小就立誌將來堅決不被婆婆統治,不被婆婆主宰。
可是說來也好笑,邱敏一連談了三個男朋友,都沒有談出結果來,不是對方怵她學曆太高,雙方有差距,就是她嫌對方在戀愛期間太小氣,不肯接著往下處。一直到了三十好幾的年紀,才算勉強結束了第四場戀愛長跑,嫁給了比她還小兩歲的馬奕偉。原來邱敏談的幾個男朋友都不和爸媽住一起,偏偏這個馬奕偉已經快三十的人了,卻還沒有資本買房買車,結婚之前就給邱敏打了預防針,說將來結婚了得和他爸媽一起住。人算不如天算,邱敏挑來挑去,還是挑了一個不比她媽媽嫁得強的婆家,馬奕偉是家裏的獨子,爸爸是醫生,媽媽是出納,都已經退休在家了,家裏房子倒挺大,三房兩廳,就是沒有閑錢給兒子結婚再添新房。俗話說“女大愁嫁”,邱敏雖說在外資企業裏做會計,收入還算不錯,可她畢竟念到了碩士文憑才出來工作,手頭的積蓄並不多,買房子顯然現在還提不上議程,隻好硬著頭皮下嫁馬家,走了和她媽媽一樣的老路。
結婚之前,邱敏的媽媽就對她再三交代,並且還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給她製訂了十分詳細的作戰方針,企圖對付婆婆想要獨攬財政大權的舉動。結果,嫁過門的第二天,邱敏就領教了做出納的婆婆的厲害。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餐,婆婆和邱敏一塊兒收拾碗筷的時候,就用十分不經意的口氣說:“小敏啊,你嫁到我們家來,就算是我們家的媳婦了,從今往後,就和我們是一家人。我脾氣直,一家人也不說兩家話,昨天晚上我和你爸爸也商量了一下,你看,現在小偉的收入不算太高,他年紀又輕,花錢總有大手大腳的毛病,你呢,雖說收入挺不錯的,可畢竟也在事業的起步階段,說起來,你們倆都需要資本的積累。媽這個人別的本事也沒有,不過在單位裏做了幾十年出納,管賬還是挺在行的,依我看,你和小偉就把收入交到媽手上,媽幫你們先管著,省得小偉這孩子不聽話,在外麵亂花錢,也讓你不省心。”邱敏手裏收拾著桌子,臉上的表情淡淡的,心裏明白這是婆婆想把自己的收入歸入婆家名下了,原來媽媽之前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想著早就商量好的對策,邱敏便帶著笑,客客氣氣地說:“媽考慮得這麼周到,都是為了我們好。不過,媽,您忘了,我也是做會計的,管賬的事也算是我的專業呢!奕偉雖然花錢有點兒大手大腳,但我在他身邊會時刻提醒他的,再說,他是我老公,隻要不把錢花到別的女人身上,還不是給他自己買高興了?我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原以為這番客客氣氣的話會堵住婆婆的嘴,沒想到婆婆卻搖頭說:“話可不能這麼說啊,我知道你對小偉好,可你們到底是年輕人,也得有自己的理財計劃。小敏你是做會計的,我知道,不過你畢竟才工作了幾年,不像媽有幾十年的理財經驗了,這錢啊,得擱對了地方才能有它的升值空間。再說,你已經嫁到我們家,我們當然就得把你當自己人,俗話說‘錢財不分家’嘛,對不對?”邱敏見婆婆句句離不開管賬、理財,心裏早就明白了婆婆的用意,但臉上還是笑眯眯的,輕描淡寫地說:“說到理財,我倒是剛剛上網看過不少理財方案,找個機會和媽探討探討吧!至於誰來管賬,回頭我再和奕偉商量商量吧。”婆婆聽了,有些不高興,臉上的神色明顯就開始晴轉多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