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
大自然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人不自覺地放鬆、愉悅。親愛自然,是孩子們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在課堂呆了一天的孩子,回到家,或者是在休息日由父母帶著做一些戶外活動,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但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父母工作忙、社會壓力大、太過擔心焦慮等原因,很多家庭都很少進行戶外活動。即使有機會帶著孩子外出,也隻是完成任務似的和孩子到某個公園,將每個遊樂設施讓孩子玩一遍就算結束了。其實,戶外活動是一種很好的促進父母與孩子情感的方式,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
1.經常帶孩子在戶外活動可以讓孩子親近自然
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自然景物為伴,有益於陶冶性情,增進健康。
經常帶孩子在戶外活動,讓孩子在陽光中沐浴,在藍天下奔跑,和孩子一起觀看自然風光,一起欣賞花兒綻放,看青山綠樹,聽鳥叫蟲鳴。讓孩子更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讓孩子忘記煩惱,快樂成長。
2.經常帶孩子在戶外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經常進行戶外活動,讓孩子享受“空氣大餐”,不但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增強呼吸係統抗病的能力。戶外陽光充足,經常讓孩子享受“日光浴”也有頗多益處——陽光中的紅外線可以讓人感到溫暖,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紫外線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還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
經常參加戶外動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為大腦提供高質量的營養,使頭腦更靈活,從而更加促進智力的發展。
經常在室外活動,有利於孩子的骨骼發展。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往往身體結實,抵抗力強,不容易感冒,也很少患其他疾病。
3.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索的本性
好玩好動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製約大大減少,會更加放得開。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成為活動的主導者,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強烈的好奇心驅動著孩子不斷地探索和思考,他們的小腦袋裏裝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的探索本性,給他們認真細致觀察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發現自己想要的答案。
4.經常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戶外活動往往是需要與其他孩子一起開展的,即使是簡單的遊戲活動,也有不少規則。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個先後次序問題;一起搭積木、踢球就有合作問題。可以說,戶外活動為孩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積累為人處世規範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會從遊戲中積累經驗並遷移到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去。
經常帶孩子在戶外活動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更好地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呢?
首先,要為孩子創造戶外活動的機會和條件。
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戶外活動機會與條件並培養其活動興趣與能力,不應該總是把孩子的活動範圍局限在小小的房間裏。
要充分利用院子裏及家附近可供孩子玩耍的場地。家長可以在周末早晨或是傍晚,帶著孩子到附近公園感受大自然的氣息;也可以在休假的時候,帶孩子外出郊遊;可以帶孩子在小區裏散散步,到廣場上放放風箏;又或者在小區空地上打打羽毛球等。其實外出活動不一定非要有寬大的空間,帶孩子走出家門,走到陽光下,就能給孩子帶來快樂。
其次,戶外活動內容要豐富。
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家長要注意豐富活動的內容,不能總是千篇一律,這樣孩子才不會厭倦,這樣才能讓孩子學到不同的技巧,得到不一樣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