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減速發展的不確定性(4)(1 / 3)

政府體製轉型

地方分權式競爭模式曾是我國經濟趕超階段取得成功的重要製度安排,目前卻成為影響經濟增長活力的結構性掣肘。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地方分權式競爭模式所衍生的競爭性投資——GDP體製,是產能過剩問題、區域封鎖問題等的根源,甚至有學者將其總結為地方晉升錦標賽模式。(周黎安,2007)當前在我國出現結構性經濟減速的情況下,這樣的政府體製已不適用。政府應重新思考過往的政績考核方式,加快轉變目標和職能,減少行政審批權限,平衡短期與長期利益,減少對城市建設以及經濟增長的幹預甚至主導,從“增長型”目標轉向“服務型”目標,從對物的投資轉變為對人以及市場環境的投資,引導各地製造業從勞動、資本密集型向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真正履行起公共財政的職能。

供給機製改革

供給機製的改革對應的是過往中國所采取的以貨幣創造和金融擴張來擴張總需求的經濟體製。供給機製的改革可從幾個方麵入手:第一,應積極推進財稅政策改革,將政府稅收結構由目前以間接稅(流轉稅)為主調整為間接稅與直接稅共同發展,增加居民直接納稅比例,並與社會保障體係的支出直接關聯,使相關財政支出透明化;第二,應打破行政壟斷,增加有效供給,避免因壟斷和市場禁入所引起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而部門行業供給短缺的現象,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供給基礎設施與第三產業(如金融、醫療等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第三,提升政策性金融以及福利保障供給水平,鼓勵金融創新以及發展新型政策性金融體係,支持包括保障住房在內的公共產品供給以及相應的金融支持;第四,尊重市場競爭機製,通過經濟減速進行企業的“清潔”,淘汰落後產業和“僵屍企業”,形成新的創新浪潮。

金融體製改革

金融體製改革,本質上是通過改革貨幣與金融體係,提升其資源配置的作用。金融體製改革可以從三個方麵入手:第一,中央政府應該承擔資本和調整期限錯配調整的任務,穩定金融框架,而不能把責任直接全部推向微觀來解決;第二,製度安排上建立存款保險製度,定義風險,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與風險管理能力,硬化金融機構的預算軟約束,從而減少套利空間,避免信用與貨幣在金融體係中空轉、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第三,需要提升直接融資的比例,讓資本市場有效地配置資源,推動企業融資方式和金融機構服務方式的創新。

[5]非標資產一般反映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或者“應收款項類投資”科目下,反映為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委托貸款”以及“信托貸款”。

[6]白重恩2013年7月在中國新供給經濟學小組雙周學術論壇上的發言。

構築和鞏固經濟增長的新基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政策引導和經濟基本麵支持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7%~8%的增長區間。外部環境仍不穩定,增加出口困難較大;受房地產市場波動、資金來源製約影響,投資存在下行壓力;未來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應預留財政貨幣政策相機抉擇、調整的空間,視就業等方麵形勢,適度下調經濟增長底線;圍繞新型城鎮化、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完善財產責任約束機製,積極構築和鞏固經濟增長的新基礎。

我國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與支持因素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率持續回落,但2013年回落態勢明顯趨緩。

發展環境變化和刺激性政策退出是經濟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003~2007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長9.6%,2012年增長7.7%。為什麼經濟增長率出現逐級下降,我認為主要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和城市承載力的瓶頸製約。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了發達國家經濟,也使國際貿易水平明顯降低。世界貨物貿易出口額2003~2007年年均增長16.6%,2008~2012年年均增長3.2%;與之對應,我國出口增長率由29.2%降低到9.4%,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明顯減弱。從國內看,城鎮體係發展粗放,不協調、不均衡。人口、產業等經濟要素重點向一、二線大城市集中,這些城市對此缺少預見和必要的準備,承載能力嚴重不足。突出表現之一,就是越來越明顯地抑製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近年來一、二線大城市堵車現象越來越嚴重,表明其承載能力已難以支持汽車進入家庭活動的快速發展。限製購車的城市不斷增加,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勢頭受到抑製。2002~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年均增長24%,2011~2012年,降低到3.4%。房地產方麵主要表現為供地瓶頸製約。由於買房需求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房地產業發展也集中於此,隨著其快速發展,這些城市的房屋建設用地供給越來越不足。2003~2012年,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麵積總體呈下降趨勢。土地約束直接抑製住房供給增長,為了穩房價,政策重點集中於管理買房需求,最終必然使房地產市場需求水平下降。2002~2010年,城鎮商品住宅銷售麵積年均增長18.7%,2010~2012年,年均增長僅為2.7%。2012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銷售形勢明顯好轉,但總體是恢複性的。在一、二線城市供地製約和穩定房價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快速擴大的時期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