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火竹山
多少傷懷沉澱於心間,等待那時間去慢慢消散。
文元老人的的喪禮並沒有多麼隆重,隻有廖葛武院的一位老人與崔岩,嶽紫山,王騰雲,王騰飛幾人參加,作為李府的人,古燈,古闌他們自然也是要參加的。
落葬之地在火竹山上,是文元老人遺信中要求的,他要看著火竹山將來的宗門慢慢強盛壯大,他說生時等不到那個時候,死後做個守山人也好。
遺信中,文元老人說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言語隱晦,一定要崔岩做那一宗的宗主,沒有理由。
第二件事,是讓徐寒今後一切行事都要從簡低調,不要在人前隨意施展武技術法,盡量避免與人爭鬥,不希望徐寒每每行事引人注目,鬧得炎蒼人盡皆知,最好在外人眼裏,徐寒是一個隻靠李孝狂威名而生活的紈絝之人。
說來也奇怪,文元老人生前總是為有徐寒這麼一個徒弟驕傲自得,炫耀傳言,可死後卻在遺信中極力反對徐寒擁有名望,徐寒是疑惑的,疑惑文元老人叮囑這話到底有什麼其它意思。
但李孝狂心中卻是明白,自己的老父親是在保護徐寒,徐寒背後的東西牽扯太大,一不小心被有心人利用泄露,就算有十條命,自己也保護不了這位‘李家未來的希望’
李家已經不可能有子嗣了,將來的一切都是要傳給徐寒的,文元老人不希望徐寒還沒有成長起來,便夭折於‘搖籃’中,李孝狂自然也是明白的。
遺信中的第三件事隻是略微一提,就是落葬之地,文元老人雖是寥寥幾筆,對自己死後的事不太在意,可李孝狂不會馬虎半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自己的老父親說要在火竹山安眠,那就一定得在火竹山安眠。
…
下葬之日,火竹山。
火竹遍布,滿山火紅,因此得名‘火竹山’,火竹山隻比蒼山少一些連綿山頭,整個山渾然一體,坐落巍巍,山上有一汪地支形成的小湖,闊口處自上而下,水流順著溪槽一直流至山下,常年累計,溪槽變成了河道,每當大雨過後,湖水暴漲,自山上洶湧而下,也是一幢壯麗美景,人謂之‘火龍洪浪’,整個山被這一條斜直河道分為東西兩半,簡稱東山與西山,而文元老人下葬之地,便在東山頂峰一處寬闊之地。
木棺入土,泥漳填埋,墓碑上寫著,‘李文元之墓’幾個古字,下麵是‘子,李孝狂,徒,徐寒’幾個小字,黑紅碑身,正前方三尺之地,跪著李孝狂與徐寒二人,之後是星婉與古家三人。
死一般的沉寂,沒有人多說一言,隻有那一滴滴眼中流出的淚水,澆灌在了紅泥之下,誰也不知道,明年此地能不能被這些淚水滋潤出火竹來。
徐寒在想:‘人死不能複生,即便是自己那神秘的師父,雲玄真人,那般高的道行法力,都逃脫不了歸沉消無,那人活著有何意義?’
誰又能知道,人生在世,活著為了什麼?
但總該是不想死去,要不然,求長生幹什麼,總該是有目的,有追求的,那自己應該幹什麼……
徐寒眼神一瞬間堅定異常,幾年前周老先生墳前,誰也不知道自己寫下的那幾個字,此刻又浮在腦海,
‘必滅……尋仙宗!’
……
哀傷過後,不能消沉,李孝狂隻呆了一月便又領軍出發,阻擋各處的尋仙宗禍亂去了,徐府自然就是徐寒這個小家主在當家,因為崔岩要在徐府學習引靈術,嶽紫山,王騰雲,李孝狂,崔岩四人商議,決定讓王騰雲先去火極城駐守一段時間,畢竟王騰雲快要破鏡了,火極城由他去駐守更合適一些,而山嶽城則由嶽紫山領軍駐守,李孝狂帶軍巡回於炎蒼各地,幫助那些苦難的地方,當然尋仙宗所霸占的地方,他是不能去的,身為破鏡強者,更應該保存自身實力,等待日後最終之戰。
令徐寒驚喜的是,這位崔岩崔城主,隻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便習會了‘玄元道靈訣’,引靈術習成,靈氣周天循環,體內靈力竅穴充斥火靈之氣,比徐寒體內的金靈氣要渾厚很多,這算是厚積薄發,五十餘年的沉澱,一朝升華,直逼凝脈期。
在這期間,山嶽主城與火極主城發生了大事情,那就是出現了兩座學院,分別叫做‘火極靈院’與‘山嶽靈院’,明明是習武的地方,卻偏偏取這樣的院名,更怪異之處是這兩座學院不僅同時開學授武,而且招收的學生都是各地天賦上佳,入得中武境的青年男女,不論貧富隻談能力,門檻之高絕無僅有,有些人更是透漏,這兩座學院,是火極城主府,山嶽城主府,集合兩地所有能人創建,之中不乏上武境的強者入院為師授武,而崔城主與李將軍竟然是兩院的院主。
流言一時間傳遍炎蒼各地,兩座學院集合炎蒼當世的兩位破鏡強者,成為炎蒼武者的聖地,僅僅兩個月的時間,無數青年男女爭破頭皮都想擠入兩地學院,而尋仙宗在各地禍害百姓的事情也更加多了,聽說尋仙宗之人各各都能施放妖術,各地百姓惶恐不安,每日擠入火極與山嶽之地的人數不勝數,凡炎蒼武者,皆積極參軍,想要殺滅那些畜生不如的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