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未卜先知,預測出他人的意圖,並以此為行動指南,這是人際交往中頂尖級的交際藝術。如果你能領會這一交際藝術的要領,那麼駕馭他人將變得再容易不過。
人們都很想未卜先知,因為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未卜先知,就能很好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人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從而駕馭別人。那麼人是否真的能做到未卜先知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兩個人的相處中,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去預測別人的意圖。
軍事學上運用最廣的一條戰略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而這裏的“知彼”,很多人常常單純地理解為了解對方,大都是去熟悉對方已經存在的信息,而很少想到“知彼”還包括預測並牢記他人的意圖。
曆史小說《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塑造成一個未卜先知的神人。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七擒孟獲,儼然是一位呼風喚雨的預測學大師。那麼諸葛亮真的是未卜先知的神人嗎?不是的,諸葛亮隻是比普通人更能通過對細節的觀察,預測到他人的意圖罷了。
記得每次讀到“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歎息:“諸葛亮啊諸葛亮,你怎麼就能那麼神通廣大,怎麼每次都知道定能活捉孟獲呢,難道你真有那通天的本事?”現在想來,諸葛亮隻是比別人更了解孟獲,更了解他的心思,更能準確地預測怎樣的勝利才算是真正的勝利吧。正如馬謖所說:“蠻人反複無常,必須令其心服才行。”怕是早在第一次擒獲孟獲的時候,諸葛亮就料到了這一點!
預測並牢記他人的意圖,在軍事上是一個取得勝利的法寶。同樣,在社會上,在人際交往中,它也是我們更好地和人相處的良策。
有人曾說過:“如果你總能比你的上司超前想到一些事情,並預測他接下來要幹什麼,那麼你將會是一個深得老板歡心的員工;如果你總能預測商場的風雲變幻,預測對手的意圖,那麼在商場上你將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你總能在人際交往中預測到朋友的所思、所需,那麼你將會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善解人意的朋友。”
每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尤其是朋友的理解。電視劇中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吵架,一方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你知道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嗎?你根本不關心我!”其實不是不關心,隻是我們讀不懂對方內心的真正需求。
不僅是對於戀人、朋友這些熟悉的人,我們要想在社會中生存,要想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一定要記住駕馭他人的策略——預測並牢記他人的意圖。
試想與一個陌生人相處時,如果你總能從對方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中讀出對方的意圖,並按照對方的想法去行事,從而滿足對方的需求,那麼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感動於你的用心,感受到你的關心的。那麼要與這個陌生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還會困難嗎?
我有個朋友今年已經28歲了,她曾經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已經相過10次親了,如果下一個男人能從我的眼睛裏看到我的心思,我這個本打算一輩子單身的女人會毫不猶豫地嫁給他。”
和一個人交往容易,但是要真正讀懂一個人,能從他的言行中預測他內心的真實意圖,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就好像熱愛自己的事業、幫老板做事容易,但是要想預測老板的意圖卻並不容易。
哈佛商學院院長多納姆曾說:“商界許多看似聰明能幹的年輕人,因為對於許多問題不能從整個公司的曆年經營和老板的立場出發去解決,總是從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小部分營業角度去解決問題,才造成了他們的停滯不前。他們根本沒想到那個坐在老板位置上的人是怎麼想的。他到底想怎樣做?他怎麼看待這個人?如果我是老板,我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呢?”
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駕馭他人的人,那麼請記住:學會預測並牢記他人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