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夢想著,有的人現實著。如果隻是做夢,這過分的個人文藝生活,太不現實;一味的現實著卻也太悲哀,連夢想都沒有,和案板上的鹹魚有什麼不同。韓國學者金蘭都先生把“夢想”比作是“外婆囤了一輩子的保暖衣”,喜愛卻一輩子沒能實現。每一件都藏起來等到時候穿,一過就是一輩子,卻從未實現。
叁咖啡和所有戀人有一個約定,來年七夕再見時,取走去年拍下的合影,店主免費招待。他們希望有一個奇跡:再見時,不是像陌生人一樣聊起了各自的際遇,而是老情人——老情人的默契,吃一頓有默契的晚餐。或者再見對他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不喜歡講金童玉女的故事,但是生活中讓人記住的往往是那些麵容姣好的故事。他是學校裏鼻梁最好看的男孩子,女生們總是願意偷偷把打好的水倒掉,重新排在他後麵,那個側臉耽誤了很多女孩子大學四年的青春。比起這種無果的單相思,文藝部的女學姐看起來就幸運了許多,能歌善舞的學姐和英俊帥氣的主持人學弟一時間成了學校的愛情傳奇。
大學的感情總是不喜歡思考未來的,但是逃避的問題終究會有一天迎麵而來。學姐是雲南人,畢業回了老家考了公務員,男孩的家鄉在北方。一南一北的差距,分手似乎成了故事本該有的結局。
畢業3年,男孩一直不停地更換著工作,很多朋友不理解,憑他的個人條件,在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不是難事。三年時間,不短了,既然不能在一起,就各自相親,娶妻生子,未嚐不是一生。
可突然有一天,男孩子在博客發了一張照片,是飛往雲南的機票,博客的文字是“你說若再相逢”。之後,便在學姐的博客上看到了他們機場的合影,合影上,兩個人笑得像個孩子。
男孩的哥們兒說,每個人愛人的方式都不一樣,他想了3年,覺得還是不能跟她分開。一件事,想了3年,還能怎麼辦呢?
牆上一張照片是那個最好看的側臉,高高的鼻梁,讓我一眼認出了他。照片下麵白色的部分有一行小字——你說若再相逢。2010.5.23。
我漸漸明白了叁咖啡持續穩定成功的原因:文藝之外,在於更感性的創造,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我身邊有不少文藝著的咖啡店老板們,一部分人隻在意表意的文藝創造,或過於追求自我的感覺卻忽略了現實的生存問題,而許鵬卻對每一個環節深思熟慮,不衝動,想辦法。文藝場所的背後一定有周密的計劃,而不僅僅是美好的想象。
“夢想成真”不僅僅是祝福語,也可以成為現實生活真實的狀態。當我們憧憬未來的時候不忘未雨綢繆,當我們在現實中收獲不忘為何出發。
範瑋琪的歌裏唱道:“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因為幸福沒有捷徑,隻有經營。”唱的是愛情,可每一個店主又何嚐不是愛著自己的小店呢!或許是同樣的道理,好好經營你的夢想、你的店吧!
7/7 參差咖啡的藝術
其實我們很多人也許是有咖啡情結,卻不一定真正懂得喝怎樣的咖啡。
好不容易出生,
好不容易長大,
好不容易畢業,
好不容易獨立,
生活本就如此不易。
那就麻煩做自己。
不隨便地蹉跎
說起饑餓營銷,首屈一指的就要屬蘋果手機和小米手機了,限量銷售使得商品供不應求。人們甚至可以通宵熬夜、廢寢忘食地搶一款完全沒有折扣的商品。而縱然這樣,還會有很多人根本搶不到。發布會——新聞報道——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黃牛漲價,這饑餓營銷的背後就是人們對事物本身的渴望。
“隨便”是現在90後、00後口中已經不太多出現的詞彙。“不隨便”意味著什麼呢?專屬和決策。我可以付出多走幾個路口的時間,隻為了“不隨便”地要自己喜歡的那個水果攤的新鮮菠蘿;同理,我也可以攢幾個月的生活費,隻為了“不隨便”地要去自己計劃許久的一個城市裏的一個咖啡店。
從了解“參差咖啡”到和王森結識,都“緣”於一本書。
一個周末的下午,閑來無事去書店逛,一本《就想開間小小咖啡店》的書吸引了我。當時的第一想法是:這又是一本死板的開店輔導書,還敢取這麼意味深長的名字。試讀時卻發現:裏麵寫的是作者自己開店的真實故事,文字真實樸實。不知不覺就翻讀了三分之一,於是買下回家又仔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