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走,去咖啡館和幸福私奔(2)(1 / 3)

因為正好要做咖啡專題,我便試著聯係這家聽起來很有性格的咖啡館,過程很順利,很快就聯係上了。這次交談讓我明白了這家咖啡館真實的過往,隻聊到一半,我的心就已經被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背後的故事揉碎……店裏老板娘叫CC,昆明人,不過離開家鄉已經很多年了,一直在上海工作,直到遇見了英國插畫家Jason,收獲愛情,也從此便讀懂了生活。她發現了平凡的美好,能和心愛的人去一個地方開一家小店,是多麼幸福的事。

兩個人都特別愛書,用CC的話說,“可以沒有錢吃飯,但不能沒有錢買書”,所以家裏也藏了幾千冊英文的原版書,開一家有很多書的咖啡館成了他們的夢想。本打算在上海開一家咖啡外文書吧,邊工作,邊開店,但上海的工作節奏始終很快,就像是上緊了發條的機器,CC不得不按部就班地去考慮下一步的工作,明天完成什麼。而沒能開店,也完全沒有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狀態。

如今來到大理之後,麵朝洱海,春暖花開。CC也會懷念在上海的日子,因為年輕的時候在繁華都市裏的憧憬和激情也是很珍貴的。CC開玩笑說他們來到大理,就變成了真正的神雕俠侶,隱居在蒼山邊,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返璞歸真,或許這就是生活本來應有的樣子吧。

“開一家店自負盈虧,有壓力嗎?”我終於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有人說,夢想是天上的,現實是地下的,那麼來到大理後的平凡日子,就一定和想象中一樣美好嗎?

CC非常坦誠,答案有些殘酷:這個書店開了快四年了,直到最近幾個月收支才開始持平。之前CC和老公都需要在外邊接別的活兒來填補虧損,一般是兼職做翻譯,老公會畫插畫,也會幫一些出版社畫書的封麵或者是書的插畫。其實CC和老公都很不喜歡做翻譯,覺得很枯燥,但一想到得到的工錢能拿來補貼書店的開支,為了讓這個咖啡書店運營下去,還是忍著做一些。

之所以如此艱難地堅持著,還是因為兩個人共同的願望——開一家咖啡書吧,讓更多的人去讀書。他們鼓勵更多的人來借書,而不一定是買,店裏有很多在國內不一定能買到的經典外文書。

CC對每一本書都有感情:“如果一本書放在自己家的書架上落了很多塵埃,我們覺得對書也是一種不尊重;如果翻閱它的人多了,這本書就終得其所,書也會比較開心。”聽完CC的話,什麼?書也會比較開心?書有生命嗎?當然有,每個人的心愛之物都是有生命的,就像書在CC和Jason的眼裏,就是他們的寵物,愛著,養著,並分享給更多人,這份愛多麼純粹。

不僅如此,在他們店裏,咖啡也是作為鼓勵閱讀的手段。店裏有一項活動,你買任何一本新書,都可以免費喝一杯咖啡,通過這個方式去鼓勵大家多閱讀。

盡管目前的境況還有些艱難,但CC很知足。開店一開始會虧損,自己有心理準備,不過賺到了生活。他們剛來到大理的時候,人生地不熟,開了書店之後,每個月舉辦一次書友會,讓他們和世界各地來到大理的朋友認識,一起聊聊最近讀過的書,聊聊不同文化間的事物看法,有一種坐在店裏環遊世界的感覺,這樣的收獲無法用金錢衡量。

在旅遊區,總會以財富來作為自己開店成功或者生存價值的衡量標準,但從長遠看,作為整個人生來說,財富的定義就不僅僅是錢了,有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曆和過程。CC讚同我的說法,每個人生不同的階段,內心需求不一樣,做的事情也不一樣。

CC認為既然決定來大理是為了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地過小日子,那麼就應該遵從理想去生活。為了孩子,墨龍咖啡館的營業時間是朝九晚五。附近店裏的老板也常跟CC說,下午五點鍾以後是最佳營業時間。大家白天去景點玩兒,晚上回來休息,想要進來坐著喝杯咖啡吃個點心你卻不開門,這個時候才是賺錢的時候。但是CC卻覺得錢是賺不完的,生意再好其實不關自己的事,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來了,就得回家做飯,所以五點鍾關了門之後的時間就是留給家人的。

CC就這樣堅持著自己的平凡日子,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想“不平凡”的人,就像瘋狂選秀的選秀達人、網絡紅人們,也有很多標榜自己“愛平凡”卻並不甘心的人。我的好朋友作家十二形容,有一些所謂文藝青年,其實是要得太多又沒能力得到,隻好逃到文藝裏。

坦誠來說,年輕時,誰不願意證明自己?我小時候愛畫畫,常常站在大人麵前說,長大了我要當畫家,一幅畫賣幾百萬;後來我愛上唱歌,取得了些成績後,我說我要當明星,賺了出場費給你們買跑車;再後來我說我要做名主持,風風光光的。多年後,現實告訴我,那都是夢想,倒過來想,我的夢想是什麼?就是過上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