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避禍(1 / 2)

兩漢盛世,道教初興,佛教東來,隻因兩教所標要旨,間有相同,是故相有利用,然佛教傳自西夷,輸入中土,信奉者日多,遂兩教漸生衝突,曆經漢、魏、晉、南北朝,二者興衰交替。

隋朝一統南北,唐祚代興,道家創教真人老子姓李,與唐室相合,太宗予道教特殊禮遇,明詔道教居於佛教之上,定下道先佛後之席次,唐朝曆經二百七十四年,道教便壓佛教二百七十四年。

然天地之道,去盈補缺,盛及必衰,大唐盛世,終有盡時,天佑四年,唐哀帝讓位於朱溫,改國號梁,唐朝滅,五代十國興起。政權割據,諸國征戰不休,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褐衣不完,此間猶以南漢為盛,漢帝生性殘暴,視人命如草芥,欲要一統天下,征稅抓丁,正是“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漢中宗乾和六年,楚國內亂,漢帝征兵伐楚,百姓聞之皆避,這一日傍晚時分,桂州城外數十裏,一處山道上,十來名年輕漢子趁著天黑正往山上疾行。這十來人皆是空衣敝履,骨瘦嶙峋,隻因生於農家,自幼勞作田地間,身體倒也壯實,此番上山不為其他,隻為躲避軍中鐵騎搜捕,不願去那戰場上白白丟了性命。

這時天色已黑,但聽得風響蟲鳴,四周詭異無比,若不是十數人結伴,任誰膽子在大,也不敢此時上山,山野農民,大都篤信神佛鬼怪,而這深山之中又多傳奇,食人猛獸,野鬼山峭比比皆是,是以眾人都不言語,隻顧低頭行路。

又往前行數裏,前方出現一處陡坡,頭前一人頓時止步,因天色太黑,僅憑半輪彎月照路,後麵之人不及反應,撞到前人身上,隻聽一人叫道:“哎喲。。。梁武,怎麼回事,為什麼停下來了?”

梁武是領頭人的名字,是一名中年漢子,在村中威望最高,這次上山躲避的計劃便是他提出的。

問話的人叫張成,比梁武要矮上一輩,這人力大膽大,隻是做事卻有些鹵莽,又好與人攀比,這十多人裏便有七八人是吃過他的虧。

聽張成問話,梁武回道:“前麵就是分水坡了,在往前就是十萬大山,我看今天晚上我們就呆在這裏吧,等白天在趕路。”

所謂十萬大山並非山名,此處位於桂州西南方向,因山脈連綿,峰巒重疊,點不清,數不盡,故稱十萬大山。山內與山外以這處陡坡為分處,山外與普通山脈無異,山內便十分複雜,叢深林茂,溝壑亂布,人在裏麵行走,稍有不慎就會迷路。

隻是山中野獸極多,餓極之時,便會忍不住結隊進山獵物,攀過這處山坡,在往前行裏許,就有一間木屋,是平時進山打獵時用來休息的居所。本來今天晚上的目的就是要到達那間木屋,隻是現在看來似乎時間是不夠了。

張成聽了梁武的解釋,頗有不屑,道:“這裏無處休息,難不成今天晚上大家在這裏坐一晚上嗎?我看還是直接進山的好,又不是第一次來,一裏來長的路,我閉上眼睛也能走過去。”

梁武搖頭道:“不行,一旦進山,隨時可能迷路,在者說,我們現在毫無準備,碰上野獸的話,也是個大難題。”

張成笑道:“我看你是年紀大了,膽子反而小了吧?”

李繼鋒喝道:“張成,你這什麼態度?你怎麼這樣跟梁二叔說話?”梁武在家排行老二,從小對李繼鋒就很照顧,張成雖然有些本事,怎麼說梁武也算是長輩,所以他對張成的態度有些看不慣。

黑夜中張成雖然看不見是誰,卻也能聽出李繼鋒的聲音,取笑道:“李繼鋒,什麼時候又輪到你說話了,我說你怎麼也跑上山來了?就你這身脆骨頭,你躲什麼啊?就是送到那官兵麵前,人家也未必要你吧?哈哈哈。。。。”

他此話說出,頓時惹來一陣哄笑,李繼鋒體質差倒是不假,隻是也沒有到張成說的這麼差難堪,頓時便有些生氣:“張成,你別欺負人,你倒是厲害啊,你厲害你怎麼還跑山上躲呢?”

“你。。。。”張成給李繼鋒堵的說不出話來,他順著聲音過去,一下便抓住李繼鋒的肩膀,怒道:“這裏有你說話的地嗎?信不信我現在就打殘你?”

李繼鋒正要回答,卻聽趙胤冷笑道:“你可以試試。”

俗話說的好,一物降一物,周成最怕的人便是趙胤,論力氣,趙胤比他大,論人品,趙胤也比他好,論心狠,他周成仗著幾分本事欺負鄉鄰,可是趙胤卻敢將惹怒他的人打死,這點周成是體會過的,他曾經就因為惹了趙胤,給他差點活活打死。趙胤與李繼鋒關係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