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顧與解讀(1 / 1)

傳播源於語言溝通,溝通通過感覺器官完成,溝通的內容是信息,也是媒介感覺到的內容。從鳥語到人言,指代賦予信號以意義而得到信息。媒介與傳播的共同點在於都是基於信息的,區別在於媒介關注點是人與事物的關係,傳播關注點則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溝通也叫交流,傳播有三種基本形式:交流、廣播、互動。不同媒介上實現傳播的媒介場景不同:自然媒介的現場、機械媒介的渠道、網絡媒介的連接,媒介場景構成傳播場景。

網絡媒介因為弱連接而具有豐富的傳播形式,傳播具有時空的共享性,空間上能夠與多人實現同時傳播,時間上能夠與多人多度傳播。傳播突破了時空結構限製,通過聯係無限延展。傳播不再是單向的信息灌輸,當信息隻是描述世界的時候,傳播也隻是人與人在講故事,互動不隻是讓傳播具有閉環,互動讓傳播不再隻是講故事,傳播變成了人與人的行為方式,信息傳播演變成行為互動,互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媒介行為經曆了認知、傳播、互動三個層次:“媒介與信息”中研究人的感覺,人是主體,人之外的其他事物(包括其他人)是被認知的客體,信息傳輸是主體單向攝取的;傳播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主體,信息是主動傳輸的,此時,傳播可能是單向的,但信息含義的理解是基於雙方的;互動不僅僅建立在平等主體的基礎上,還是從單純的信息解讀擴展到行為,行為的方式也是雙向平等的。互動不僅僅是感覺與創作的雙向閉環,也是主體之間的信息閉環。

弱聯係互動形成了新的組織形式:弱組織,弱組織不再具有固定邊界。固定邊界和不確定邊界,差別不隻在於邊界,固定邊界的組織是先有組織再有傳播,弱組織則是先有傳播,傳播驅動組織形成。

多度傳播可以總結出三個基本模型:擴張模型、處理模型、指代模型,它們能夠完成信息覆蓋、信息加工、信息轉換的典型功能。複雜傳播都可以分解成三種基本模型。

六度傳播模型將全球人類連在一起,但重要是二度傳播:好友傳播、背書傳播,二度傳播的驅動力來自信用,也叫信用傳播。傳播範圍更廣泛的多度傳播來自內容驅動,多度傳播讓傳播變得不確定,破窗效應與蝴蝶效應表明傳播的可放大性與不確定性。

網絡傳播是可以記錄的傳播,能夠建立精確預測與統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