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開的石頭(1 / 3)

剛上大學那會,特別懷念曾經那段看似平常、如今視為“崢嶸歲月的”的高中生活。但卻同樣堅信著:大學四年,將來同樣有一幫朋友讓我惦念與珍惜,有段生活讓我回味與銘記!一什麼是夢想?

從小,大人們就會教導我們,做人應該有理想。哪怕那時候自己不知道理想是什麼東西,也要捏著自己的小拳頭替自己想一個很大很大的“理想”。隻不過一般都是當科學家或者發明家之類比較大眾化的想法而已(當然不是針對職業,是因為很多人小時候貌似都替自己這樣想)。

那王小藝的理想的是什麼,如果非要給個答案的話,也許,就是當年麵對小梅梅,心裏想的那句,“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為你的SOULMATE”。很多人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者嗤之以鼻。但理想有時候不就是這樣嗎?對於青春的我們,理想,有時候僅僅隻是理想而已。

比方拿自己來說,就是一個例子。

在漸漸成長的過程中,親友很少會問到你的理想的是什麼,但是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你長大了想幹什麼?”我曾經也這樣迷茫過,我的理想是什麼?後來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真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開始的第一個理想就是當老師。不過除了老媽支持之外,很少人讚同我的這個理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老師?當老師能有什麼前途!”而在職場打拚多年的娜姐對我說的話更直接,‘以後就要當醫生或者律師,不僅吃香,而且還有很多灰色收入’!

不過我當老師,也並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源於一次當老師的經曆。

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記得高中的那年暑假,我和好友劉波兩個人在他家裏辦了一個補習班(我們並不同鄉)。招收小學和初中的學生。我們把劉波表哥的家的一間舊廠房給打掃裝飾了一下,算是個臨時的“學校”。由於條件有限,不可能裝空調,我們從集市上買了風扇,燈泡以及一些電線。自己在學校裏裝。自己寫的宣傳廣告,在書店打印,在相鄰幾個村子裏發單、宣傳。“招生辦”的門口還掛著我手書的草字“此處招生”。那時候我們還自嘲說,真有點“自主創業”的意思。

說來有趣,招生那天,開始有人去,看到報名表上一個人也沒有,搖搖頭就走了,如此走了幾個。急的劉波直跺腳,還沒招收時我們就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做準備了。萬一招不到學生怎麼呢?我們可是預支自己下學期的生活費來辦“學校”啊!然後我就想起了老俞當年在新東方成立之前,和夫人開“夫妻店”經曆。那時候他們開始也是這中情況,不過後來動了動腦子,認真的在報名表上添了幾個人名、、、、收效還不錯。

所以就讓劉波填了他侄子、以及小家夥的一幹狐朋狗友(因為小家夥特別淘)。後來陸續有家長來,一看,”喲,這不是誰誰誰嘛,報的這麼早啊,老師,給我們也寫上吧!”就這樣在汲取了成功人士的經驗後取得了小型戰果——收了三十多個學生。

看來沒事讀點書還是有用的,再次證明:知識就是力量!

而接下來的經曆更是讓我感慨頗多。

三十多個學生、真不好糊弄。還要哄著學!蒼天,一個易拉罐能讓他們在那玩兩小時;為了一個對號打的太小,偷用我的紅筆;作業上麵寫著“黑色代表書上的藍色”…哈哈,他們的表現讓我覺得又可氣、又好笑、又可愛!

由於招收的學生的比較雜,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都有。所以我們就單個的教。每天四個小時。幾乎中間不歇息。因為給學生課間休息的時候,還在給某個孩子講解呢!所以幾天下來,嗓子真就啞了。而自己確實還沒付出多少。感覺想成為一個好的老師,真的需要付出和犧牲很多。於是對老師這一職業多了幾份崇敬。當然我說的是好的老師。同時我還明白一個道理。那就老師為什麼喜歡愛題問題的學生。而且相對於不愛表達的中等學生,老師會更在意、或者說是更喜歡調皮搗蛋的差生。

答案就是:存在感。你的問題在某些方麵是對老師的肯定和需要。因而老師就有了存在感、以及存在的價值感。(當然是從自身體會得出的小觀點)

我們“學校”就在一條省道旁邊,過往的車輛特別多。所以每天放學,還要照看孩子們過馬路。同時他們會打招呼說:“老師再見!”不知為何,我一度特別享受那一刻。我的秉性一貫隨和,不似波波可以在孩子們麵前裝的特別嚴厲。

有時讓自習一會的時候,孩子們會特別亂。這時候我說一句話基本威力是很小的。最後還不得不搬出波波來嚇唬他們。所以相對我的老同學來說,我則更顯得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那時候我們對學生隻是戲謔之言的說,劉波就是校長,我呢,是副校長、兼學校主任,班主任以及數學、化學、物理三科任課老師。所以孩子們也敢大膽跟我開玩笑,對我的稱呼有很多,像什麼許校長、許主任、老班。而且波波一貫喊我傑哥或者阿傑。孩子有時候也會說:“傑哥給給講講這道題唄、、、、”劉波的想法總是很多,搞過兩次辯論賽還,一次作文賽。辯論賽不值得小記,最後成了孩子瞎鬧了。但作文賽確實值得一提。他給孩子出的題目是《寫給我的老師》,也就是我們,或者寫一個,或者兩個都寫。寫什麼都行。意見或者是感想。

結果讓劉波同學大跌眼鏡。

孩子們不是寫單寫給我的,就是一塊寫給我們兩個的。但是,但是,沒有一篇是單獨寫給他的。這件趣事至今還被我們拿來相互調侃著呢。

補習班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出題,給大家測試,成績好的有小獎勵。書店裏賣的獎狀五毛錢一張、我們買了三十張(當我知道從小努力學習得到、家裏貼的有幾十張獎勵竟然這麼廉價的時候,真有種血噴的感覺!)。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會領到一張作為獎勵。當然還附贈一些小孩子都比較喜歡吃零食。

後來輔導班結束了。到了教師節那天,意外的收到了兩條短信,當時眼睛都濕潤了,忍住了才沒有淚奔。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華哥曾經(一個讓我即感且佩的老師)在教師節那天給我們上課時突然感慨短信太多、有點煩,卻掩飾不住一臉幸福的表情!

在我收到的短信裏,有個孩子還問,“老師,您下一年還來嗎?還想再聽您的課!”這個學生我至今還記得,是一個叫劉雪敏的小姑娘。那時候她剛上初二。是個特別活潑、可愛的的孩子。在我們教的這些孩子裏,很多人幾乎連縣城都沒去過。所以,有時候我給他們講一些我經曆過或者在書中讀到的有趣的事給他們聽。加上我還算有幾分幽默感。所以深得孩子們的喜歡。這個叫劉雪敏的小姑娘就“公開表示”過說,“許老師,我太崇拜你了”。補習班結束回家那天晚上,也是她打電話過來,問問敬愛的“許老師”安全到家了嗎!!每次想起這些,自己就樂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