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有心病才會引發身病——不良心態與疾病的關係(4)(1 / 2)

2、保持情緒良好。一些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證明,那些情緒良好樂觀的人往往不會做噩夢,或者很少做噩夢。也有專家建議在入睡之前想象生活中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也能夠避免噩夢現象的發生。其實,不管什麼時候,良好的情緒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3、變被動為主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做噩夢的人都有這麼一個特點,即在夢中他們都是受害者,很少是統治者或者施害者。所以,心理學家就提出這麼一個建議:經常做噩夢的人能夠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應付自己需要麵對的困難和挫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變或者影響噩夢的內容。

如果能夠注意以上幾點,擺脫被噩夢糾纏的日子也就會越來越近了,而且,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個你想了很久的美夢。

悲觀心態易導致自殺

海子臥軌,永遠告別了離大海不遠的地方,告別了花開的春天;海明威把獵槍伸進嘴裏,扣動扳機,想要維護“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擊敗”的男子漢“尊嚴”;張國榮縱身一躍,使“哥哥”成為了舞台上一幕永不改變的風景;三毛自縊,她選擇了到另外一個世界流浪;阮玲玉用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想要這個世界還她一個公平;翁美玲,在事業最鼎盛的時候,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亡,留給了人們一個永遠的“蓉兒”……海子、海明威、張國榮、三毛、阮玲玉,翁美玲等,至今好像仍活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留給了世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據統計,中國平均自殺率為23/10萬,也就是說,每年將有28.7萬人因自殺死亡。另外,中國自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6%,占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其中,農村自殺率比城市自殺率高3倍,而女性自殺率則比男性自殺率高25%。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經常會發生一些因自殺而死亡的事件,比如家庭不和,工作壓力過大,學業不盡如人意,人際關係緊張等都可能導致自殺。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這麼一個事實,即自殺者大都沒有健康平和的心態,不能夠應付生活中的種種挫折和磨難,對生活、對人生充滿了悲觀,甚至認為天空都是流淚的顏色,生命中根本沒有一點兒亮麗的色彩,活著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他們選擇了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這些自殺的人群中,我們發現,尤其當科學越是發達、社會形態越是複雜、人際關係越是冷漠的時代,自殺之人更多。這是因為社會日益進步,科學發展迅速,但是人的心態卻不能夠與之一起慢慢變得成熟,所以越來越多的自殺事件讓我們屢見不鮮。一個人輕易選擇死亡,實在是非常可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悲觀心態,來避免自殺現象的發生呢?

首先,一定要認識到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認識到在我們短短的人生曆程中沒有什麼比生命更為重要。因此要好好地珍惜和嗬護,千萬不可草草了結,不可因為衝動而失去理智。

其次,當情緒低落時,甚至有抑鬱的傾向時,一定要注意努力去為自己營造和諧良好的生活環境,培養自己積極開朗的情緒,盡量避免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傷害。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學會自我調節,運用有效的心理防禦機製,避免自尊心受到過大傷害,同時注意提高自己應對環境的能力。

最後,給自己的生活製訂目標。很多人之所以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因為空虛無聊,空虛無聊進而導致悲觀情緒的發生,使他們感覺生命了無生趣。所以,給自己的生活製訂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事情。同時要學會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包容社會、包容他人的過失和不足,避免產生悲觀的心態。

太愛幹淨易導致潔癬

所謂潔癖一般就是指一個人太愛幹淨,太愛清潔,而這種幹淨和清潔達到了非常過分的程度,實屬一種心理疾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潔癖症患者大都具有不良的心態,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健康的心態導致了潔癖症的發生。

如很多人自幼受到“愛清潔,講衛生”的教育,如果家長和老師一直過分強調,往往導致他們心態失常,認為周圍的一切都不幹淨,進而給自己界定了許多清規戒律,久而久之,就導致了潔癖的形成。還有的人是因為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認為不幹淨便會導致某些不治之症的發生。其實這種心態本身就是錯誤的。

如果兩個人一同來到有病菌的場所,其中一個是浩癖症患者,特別喜歡幹淨,而另一個則心態正常,凡事有度。那麼誰會感染病毒呢?答案是潔癖症患者。因為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自身的免疫力能夠與外界的病菌進行搏鬥;而潔癖症患者的正常菌群失調了,免疫力反而比較低。所以,在心理谘詢門診發現,有很多潔癖症患者往往會患有口腔潰瘍、腹瀉、感冒、咽炎等生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