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前情(1 / 2)

嶽夫人看了看令狐衝,轉頭對丈夫說:“這個小孩子好懂事啊。“嶽不群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令狐衝,微微一笑:“好了,不要跪在地上了,你餓得太久,身體還沒有恢複過來。來,起來說話。”

令狐衝看著嶽不群對自己關切的說話,不由得一陣感激,眼淚不自覺得流了下來。“哎,你這孩子,好好的,怎麼哭了。”

嶽不群一看麵前的小孩子忽然流下了眼淚,連忙安慰。“好了,不哭了,我師妹剛誇完你好懂事,怎麼又跟三歲小孩子似的,還哭鼻子。”

令狐衝聽完,抹了抹眼淚,挺著脖子說:“沒有,我才沒有哭,就是眼淚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往外流。”“你這個孩子,好生倔強,哭了就哭了吧,沒有人會笑你的。”嶽夫人對令狐衝說,說完之後轉頭對嶽不群說:“師兄,這個小孩子好可憐,要是放在這裏不管的話,早晚會餓死的,要不我們把他帶回華山吧,怎麼著也不會餓著他。”嶽不群聽完,微微點頭,說:“也不錯,把他帶回山吧,這麼小的孩子,就在這裏吃苦,也太可憐了。既然看見了,也不能不管。”說完轉頭問令狐衝:“你隨我回華山吧,在山上生活雖然不是很好,但起碼不會餓死。”

令狐衝聽嶽不群說完,又跪了下來,“多謝了收留,我會努力幹活的。”嶽不群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說:“放心吧,不會讓你幹活了,不過可能會更累。”說完便轉向華山方向對嶽夫人說:“夫人,走吧,還有一段路途呢,要在入夜前趕到。”嶽夫人看著發呆的令狐衝,說:“還發什麼呆啊,走吧,要在入夜前回到華山呢。”令狐衝趕忙跟上。

回到華山,把令狐衝安頓好後,嶽氏夫婦回房安歇。“師兄,你在想什麼啊。”

嶽夫人看著嶽不群低頭深思,不由得問了一句。“沒什麼,我看這個小孩子生性堅韌,而且懂得知恩圖報,人品好像還不錯,根骨也挺好,想收他為徒。師妹你看怎麼樣。”嶽夫人低頭想了想,“嗯,從今天見到他到現在,看的表現相當不錯,非常懂事,而且受了那麼多苦,也沒聽他報怨,可見這個孩子心性不錯,收來當徒弟的話,應該不錯。”

第二天一早,嶽不群便將令狐衝找了過來,一進大廳,令狐衝看見嶽不群便彎腰施禮。“多謝先生救命之恩,如果不是先生,我恐怕就熬不過昨天了。”

嶽不群微笑著說:“不用多禮,你那種情況,誰看見了都會施心援手的。”令狐衝說:“我昨天已經在餓得暈了,未請教先生大名,實在不該,請問先生如何稱呼。”

嶽不群看了他一眼:“我姓嶽,名不群,時任華山掌門,你現在站的地方就是我們華山派了。來來,你來這裏,把你的情況都跟我說說,怎麼會餓倒在那小村子裏呢。”

令狐衝聽嶽不群說他是華山掌門時,心下很是吃驚,不由得肅然起敬,要知道當時天下雖然以文抑武,武人地位不高,但在江湖上,一個門派的掌門地位卻也是百姓所仰望的,平時根本接觸不到的存在,而嶽不群堂堂華山掌門,卻對快要餓死的自己施以援手,根本不在乎當時的自己是那麼的髒,把自己抱在了懷裏,令狐衝不由為之感動,而聽他問自己的情況時,心裏就更感激了。

“小子令狐衝,陝西西安附近的清平村人氏,從小父母雙亡,一直跟爺爺一起生活,在去年臘月,爺爺還是熬不過,被凍死了,我把爺爺安葬之後,就一直四處流浪,走到山下村子的時候,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而我又討不著東西吃,眼看就要餓死了,多虧先生救了我,要不然今天恐怕就要死在村子裏了。”說完,眼眶又紅了,眼淚好像又要流下來。

嶽不群看了看令狐衝,同情的說:“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啊,你能熬到現在真是不容易啊,這樣吧,我看你也無處可去了,就先在我華山待著吧,我華山之上總少不了你一口吃的。”

令狐衝聽嶽不群這麼說,心裏又湧上一股感激之情,不由得跪在地上:“多謝先生收留,先生放心,令狐衝雖小,但是也懂得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先生對我有活命之恩,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令狐衝在山上,為奴為仆皆可。”

嶽不群看了看令狐衝,溫和的說:“不用,你就在山上先住著,先養好身體,等你的身體好了,再說別的吧。”說完,便讓人將令狐衝帶回住處。嶽不群看令狐衝出了大廳,轉頭對身後說,“先派人去西安府打清平村看看,打聽一下令狐衝這個人。”背後有人回了一句:“遵命。”而後聽到一陣腳步聲,卻已經有人領命而去了。

令狐衝回了住處,心裏特別感動,暗暗發誓,要回報嶽先生,自此便在華山住下。每天早晨,令狐衝便早早起來,把院子打掃幹淨,便又跑到廚房,幫著劈柴、挑水。

幾天下來,華山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掌門又救回了一個小孩子,而這個小孩相當不錯,每天都相當勤懇。這一天,令狐衝起來打掃完院子,便又要去廚房,忽聽吱呀一聲,嶽不群的房門打開了,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從屋裏搖搖晃晃的出來了,小女孩好像剛睡醒的樣子,看起來迷迷糊糊的,走路一搖一晃的,慢騰騰的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