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亦稱西嶽。相傳此山最早的出處來自於一本名為《尚書·禹貢》篇的古籍。且其最早的名稱也不叫華山,而叫“惇物山”。
至於“西嶽”之稱的由來,則據說是因為周平王遷都洛陽,而華山則在京城西麵的緣故。
華山四季分明。春季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風送爽,冬季清冷幹燥。隻是山高陡峭,若是入山的話,則明顯要比平地裏寒冷的多。
譬如眼下年近臘月,山頂更是氣寒徹骨。山中之人若是體格稍差,即便禦寒衣物備得再多,多半也會抵擋不住。
而此刻雖值朝陽初升之時,但山上仍極寒冷。而朝陽峰峰頂平台處,卻已有一少年,正五心朝天,盤膝而坐……
這少年人約莫16、7歲之間,皮膚極是白皙,有股濃濃的書卷氣;然而五官輪廓卻又硬朗而深刻。
若是尋常人生得這般相貌,總不免讓人覺得不協調。但偏生生在這少年身上,卻恰到好處的衝淡了幾分原有的文弱,又平添了幾分英武朝氣。
更奇的是,在這大冷天的山頂早晨,他竟隻穿一件單薄寒衣,且頭頂還若蒸籠般散出騰騰熱氣。似是練功正值關鍵處的模樣!
隻見他雙目微閉,麵色沉穩。偶爾的,臉上還閃過一抹紫氣。
約莫過了一頓飯的功夫,那山間原本將散未散的雲霧,忽然緩緩向他身邊靠攏。隨後漸漸被他吸入……半響,又慢慢呼出。
這般一呼一吸,竟於吐納之間形成一道循環,而周圍的雲氣則越聚越多。最後,更團團結成一個“雲蛹”!
至於此刻的朝陽,則已完全升出雲海。那金色的晨光鋪滿山間、朝霞燒穿雲層……
霎時,一聲清嘯忽起!
那清嘯初若蜻蜓點過靜水;片刻後,又若平地閃過滾滾驚雷。最後,更以一種勇往直前的氣魄,穿透萬丈的阻隔、打破山間的靜默,若衝霄的白鶴,越深越高、越高越亮!
直到整整過去盞茶功夫,這才緩緩歸於寂廖。
而此時,雲霧方始逸散,朝陽也緩緩定格。那平台處的少年身影,終於再度顯出身來。
隻見他,緩緩睜開雙眼……
那是一對若寶石般閃亮生輝,純淨清澈的眼眸。而在這對眼眸的點綴下,他那原本尚顯青澀的麵容,竟在朝氣中淡淡的透出一絲憂鬱。而這一絲憂鬱在配合他白皙的膚色和深刻的五官後,又著實煥發出一股難言的魅力。
這是一個讓人一見難忘的少年郎。
“弟子從雲,參見師尊!”他似乎早已知道背後那處樹林中有人,便在收功後起身向那裏敬拜。
“清池,你果然沒有讓為師失望。好!好!好!”林中那人顯然興致極高,口中一邊大讚著,一邊又帶著爽朗的笑聲向著平台處走來。
隻見從容走來的男子,麵容約莫四十間許。在這般寒冷的早晨,竟也僅著一襲青色儒衫。顯然內功已臻化境,可以不畏寒暑。
再觀其相貌。但見麵如冠玉,一臉正氣,頦下的五柳長須隨著身形微微搖曳,伴著他從林中走出的姿態,竟有著宛如仙人出世般的瀟灑。
此人,正是當今武林有數的高手,五嶽劍派之西嶽華山的掌門首座,君子劍——嶽不群!
此刻,嶽不群帶著欣慰且複雜的心情,看著眼前雖然年輕,卻已透出一股沉穩氣質的愛徒……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宛若端詳一件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