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家的歸宿2(3 / 3)

學習本領是我們人的本能,走向社會拚事業是我們成長應該承當的責任,婚姻則是我們生活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也許你覺得沒有時間去談戀愛,沒有錢去營造家庭,然而,如前麵所說,找到一個好的另一半,會讓你的事業事倍功半。

父母年邁了會先你而去,兄弟姐妹也逐漸獨立,兒女長大總會飛翔,能與你攜手到老的隻有你的另一半。馬克思有這麼一句名言:“要想美好地度過一生,就隻有兩個人結合,因為半個球是無法滾動的,所以每個成年人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把婚姻當作你事業的起點吧,找一個能與你一起奮鬥,同甘共苦的人。也許,有一個人,也一直在找你。但願,你不會錯過……

愛情PK房子

沒有房子你會結婚嗎?你最愛的男友買不起房子,你會跟他執手到老嗎?告別了青蔥時代,當我們的愛情遇上房子——

現在大多數的女生都會把房子和婚姻聯係在一起,往往拿能不能買得起房子來衡量男朋友的標準。所有的人都在灌輸一個思想,沒有房子的愛情注定走不踏實,沒有房子的婚姻注定操勞一生。

雖然房子是婚姻中最關鍵的因素,但隻有笨女人才會為了一張麵子活著,而不是為自己活著,她們雖然得到了光鮮的婚房,關起門來,卻常有些愛情的落寞。

很多男女的感情都是在房子問題的拉鋸戰中潰不成軍。所以,新生代們疑惑了,迷茫了。

“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房子和愛情,難道真的隻能二選一嗎?”

其實,但凡二選一、非此即彼的,大多是些笨女人。笨女人,想問題總愛走直線條。比如:“有了房子才能叫做家。”“沒有房子,朋友聚會聊起天來,舌頭都會短半截。”

但是,聰明女人,卻恰恰與她們相反,她們也愛房子,但更愛一個前途明朗的男人,一個隻有房子沒有愛情的婚姻,她們懶得搭理。與笨女人不同,如果她的老公付不起全款房,沒關係,可以先付首付,未來的生活裏,一起用壓力化作督促自己的動力;她們會在房子是租是買的問題上放老公一馬,她的寬容善解,令老公感激涕零,未來的生活中,有了女人的溫柔督促和信任,他會更拚命的去掙錢,同時會更珍重老婆的情誼;同時,她們不會天天去跟周圍人攀比,讓自己不痛快的聚會她們會幹脆不參加。如果與世隔絕是一種快樂,她們寧願離群索居去尋一份心靈的寧靜。聰明女人不是不愛房子,隻是她們不會急功近利地為一套房子而嫁個不心儀的男人!

再回過頭來想想,愛情,終究會不會死在房子上麵?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現代婚姻的首要條件似乎就是要有一所房子,而房子也最能讓人有一種歸屬感。道理是沒錯,但現實是哪能每個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婚姻是以感情為基礎,房子隻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不要因為房子錯失了姻緣。

然而,不管你把愛情太高到什麼地步,現實是結婚先有房;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愛情會輸給房子嗎?好吧,我們來看看當愛情遇上房子時,他們是如何過招的。

去年曾經看到一個消息,說是北京女孩約3成要嫁給有房子的人,而且房子不能是按揭。出於中國人有家一定要有房的傳統觀念,這種想法“現實”了一點也比較正常。不過我們細細想一想,就知道這種想法有多不現實。

按照中國目前的房地產現狀來看,隻有漲,沒有跌,至少持續十年以上。而人們的收入水平一年漲不到房地產的一個零頭。如此算下來,普通白領階層不吃不喝也要近30年才能買房。當然也有一個融資渠道,就是由父母資助。這也是中國特色,美國人以自立為榮,中國的不少人以接過父母給的錢為天經地義的事。可是中國的父母在將子女扶養成人後,難道還要置養老、醫藥費於不顧,為子女終生奉獻嗎?難道中國子女都是長期套在父母脖子上的經濟枷鎖嗎?同時,如果現在的女孩子結婚之後,“不幸”生了兒子,以後兒子碰上無房不嫁的女朋友,屆時不知做何感想。

聰明的女孩當然是想嫁個品貌端正,誠實正直,積極進取,愛妻顧家,雖然暫時沒有什麼成就,但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人,而不是首先要有房子的人。國外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調查對象是70歲左右的老人,問他們一生當中最後悔什麼。排在第一的是因年青時不努力,結果事業無成(占70%);其後是選錯了伴侶,第三是不注意身體,結果老年時健康狀態不佳,隻有13%人後悔一生當中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建議聽聽老人言,免得到晚年陷入悔恨之中。到底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還是以房子為基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富蘭克林曾說:要當美國議員,必須有50美元的財產,如自己沒有50美元,可有頭相當於50美元的驢子,就可以當選美國議員,如果驢子死了,就要下台,那到底當議員的是自己還是驢子呢?同樣,女孩要嫁的是人,還是一套房子,並且還是嫁一(房)送一(人)?

再說,在家庭中,夫妻雙方要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物質基礎也要有一個相對平衡。這樣也有利於日後一起慢慢變老。正因為婦女經濟收入的提高,社會地位才得以快速提高。如果房子是男方單獨買的,逐漸地,男的就會想,這房子是我買的,這個家是我的。女方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人在屋簷下,不知不覺就會低頭,從而在越來越多的事情上做出讓步,慢慢地女方可能失去一些原則,失去家庭中平等地位。這當然是對幸福的一種威脅。

在物以稀為貴的原理下,一個有房未婚的男子,自然會受到眾女孩的青睞。說到這,有這樣一個笑話和大家分享一下。

說一個女生畢業後做了律師,她的一個朋友說:“啊?這個行業競爭的很激烈,不適合女孩子做的,還不如嫁個人好又有錢的金龜婿,就什麼都有了。”

女律師說:“你說的這個行業競爭更激烈。”

好比一隻好股票,你要買,就必須出得起高價,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哈哈。是啊!荷蘭有傳奇色彩的足球巨星克魯伊夫,有個女孩追他,看了他99場比賽,向他要了99次簽名,都成功了,最後把這個本子寄給克魯伊夫,克魯伊夫被感動了,於是女孩成了克魯伊夫夫人。誰有這個耐心和毅力?

還有一個笑話。有個經濟學家問一個猶太教的神父:“《猶太法典》講的是什麼?”神父說:“簡單地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他的都是細節問題。”經濟學家說:“如果這麼講的話,其實經濟學也很簡單,就是‘天下沒有吃了飯不給錢這種事情’,其他都是細節問題。”

如女孩要想嫁給金龜婿,恐怕自己也要具備相當的吸引力,但是30%的女孩都有充分的吸引力,恐怕是不可能的。

一代人傑,新加坡的締造者李光耀在談到一些少男少女隻向往一些演藝明星偶像時表示,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完美的人,自己的兄弟姐妹或是鄰居家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素質,以後的婚配對象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應當實事求是。

所以,婚姻應當以感情為基礎,房子隻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而不應當是婚姻的先決條件。

沒有物質條件的愛情,在某些人眼裏也許是空中樓閣。然而,窮人也會有愛情,出租屋裏也一樣談婚論嫁。5年前,我一位女友愛上了一個很窮的男孩,男孩沒有存款,沒有好的家世,更別提房子了,但她愛他的開朗、愛他永遠陽光的笑臉。同時,也有一個很富有的個體戶愛著她,那位個體戶有好多銀行卡,經常隨手甩給她一張卡,讓她有什麼需要就去刷卡,更重要的是,個體戶有一幢很浪漫的別墅。

女孩犯了難,作為女人,嫁了個體戶後她會享受到所有想要的虛榮和體麵,但是,她不愛他!沒有愛情隻有經濟基礎的婚姻會幸福嗎?女孩那段時間整天纏著我們這些狐朋狗友,要我們幫她拿主意。有一位姐妹就對她說,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光有經濟基礎的婚姻那隻是單純的利益結合。如果你不愛那位個體戶,那你和他結婚是為了什麼?為了錢和別墅?什麼時候你的愛情觀庸俗到這個地步了?

嘿嘿,女孩們,我的話就到這了,想必你也明白愛情和房子,你嫁給誰了?但願每一個人都能和心愛的他(她)住進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不管是租來的還是分期買的,那畢竟是自己的家。

文∕顏露莎

漂在路上

這座城市有我的身影,

卻沒有我的容身之處。

生我養我的農村,

我隻想逃離和回避。

我來自農村,

沒有世故的圓滑和機敏,

也沒有父親的簡單和單純。

一張主旋律的臉,

有城府也被看穿。

我來自農村,

有一樣東西我一直保存,

那就是樸實和堅忍。

習慣了漂泊和路上找樂,

路上的風景處處讓人陶醉;

享受著堅持的瓷實和快感,

體驗著自我設計的張揚和成就。

不要問我將來會是怎樣,

我隻是習慣了流浪。

漂在路上,路在何方?

我知道,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

都有可能是我生命的終點。

我隻能活在路上。

——於醉美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