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識武道(1 / 2)

華山派。“塵兒,凡入我華山派的弟子一定要紮三年馬步才能得傳吐納氣功。其實不止我們華山派,江湖上其他門派收徒也是如此,比如少林派,剛入門的弟子要挑水劈柴三年,這和我們紮馬步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打牢根基。所以,這三年一定不能偷懶,明白嗎?”在分配給陸塵的房子的院子裏,寧中則正在給陸塵講解紮馬步的各處訣竅。

就如寧中則說的一樣,頭三年是打基礎的時期。俗話說的好,萬丈高樓平地起,以後陸塵能取得多大成就和這三年根基打的牢不牢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著成年人心智的陸塵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用心記著寧中則的每一句話,時不時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生怕有哪個地方搞不清楚。寧中則也對陸塵如此好學的態度感到滿意,心下思量這個徒弟算是收對了。

不管做什麼事情,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就好比練武,如果你態度端正、用心,就算資質不行也會取得不俗的成就,做師父的都喜歡這樣的人;如果態度不端正、不用心,那再好的資質也是白瞎,雖說天資聰穎的弟子很受追捧,但性情頑劣不堪的弟子是很不受待見的。要想找個天資好、態度好的弟子,這種幾率可以說很小,魚和熊掌是無法兼得的。

陸塵入華山派已經三天了,前三天是適應環境,從第四天開始就由寧中則傳授他武功。當然,一下子就傳授紫霞神功、混元功什麼的那是不可能的,毫無基礎的陸塵隻能從基礎中的基礎——紮馬步開始學起。

當天寧中則帶著陸塵回轉華山後,隻過了一晚上陸塵就見到了華山派的其餘眾人。休息了一晚上後,第二天寧中則帶著他來到了華山正氣堂。剛一進去,陸塵就看到一個三十許的文士模樣的男子負手站在上首,一個比自己大三四歲的少年領著一個四五歲大小的小姑娘站在左側下首,還有一個明顯比文士小不了幾歲的男子領著三個少年站在右側下首。陸塵一看,心裏就有了計較,站在上首的文士模樣的男子大概就是華山派的現任掌門嶽不群了,從形象上看,嶽不群確實如謙謙君子一樣,讓人一見之下會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敬服、親近之意。可是熟知原著的陸塵知道,就算嶽不群現在確實是一個表裏如一的君子,複興華山派的重任加上稱霸江湖的野心遲早會讓這位大名鼎鼎的君子劍變成一個不擇手段的真小人。

左下首的兩人十有八九就是令狐衝和嶽靈珊。按照年齡還有二人所站的位置,陸塵自信不會搞錯。至於右下首的四人肯定是勞德諾和嶽不群的另外三名弟子。看來原著的慣性還是很大的,除了嶽靈珊年齡太小不算正式弟子,自己還是第六。

接下來嶽不群向眾弟子正式宣布收陸塵為弟子的消息。陸塵按著寧中則告訴他的拜師程序一絲不苟的進行著。陸塵心裏清楚,一個做事認真的徒弟更能討長輩的歡心,這個時候要把最好的一麵表現出來,給嶽不群留下一個好印象,那日後得嶽不群看重指導武學的機會也會增加,甚至到時候傳他紫霞神功也是有可能的。

敬師茶獻上後,這拜師的程序也走的差不多了。嶽不群象征性的抿了一口,將茶杯放下後就給陸塵介紹堂下站的這幾位。和他一開始猜的一樣,左側的是令狐衝和嶽靈珊,右側為首的是勞德諾,剩下的那三位陸塵自動給過濾了。

和幾位師兄打過招呼寒暄了幾句後,陸塵就跟著寧中則去安排自己的住宿問題了。因劍氣之爭華山派人才凋零,真正的核心也就剛才見到的那幾位,所以華山派的住房還是很寬裕的,最起碼一個人可以住一個院子。又叮囑了幾句後,寧中則就起身離開了。忙活了半天的陸塵也鬆了口氣,一屁股癱在床上,這一通下來可把陸塵給累壞了。

又過了兩天,等陸塵將華山的環境熟悉的差不多的時候,寧中則開始正式傳授陸塵武藝。華山這幾位弟子的基本功都是寧中則負責教授的,隻有當某個弟子的武功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學習某個階段的高級功法的時候或者寧中則也無法解決弟子提出的問題的時候嶽不群才負責接手,畢竟要維持華山派的聲望,平日裏參加一些諸如行俠仗義之類的江湖活動那是必不可少的,現在華山派無人可用,隻能靠嶽不群撐場麵,雖然寧中則有時候也會參加,但她大多數時候都是負責華山派的內部事務,包括教授弟子。

書歸正傳,畫麵轉回陸塵習武這個時間段。“姐姐,馬步的要領我都明白了,我會把這個一直練下去的。”陸塵道。“其實也不用一直練下去,等你基本功練的紮實了,修習本派的其他武功時就不需要紮馬步了。”寧中則道。“我明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