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言習俗(1 / 3)

(四)語言習俗

徽州方言又稱徽語,具有多種方言的特點,既有吳語的特點,有客、贛方言的特點,又有江淮官話的特點,甚至還有一些閩、粵方言的特點。同時,徽州方言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這種地域性不單表現在徽州與其他地區之間,也表現在徽州內部各縣區甚至鄉鎮、村落之間。徽州方言以其獨特的個性特征,最終形成了一種單一體係的方言整體,成為漢語方言中重要的一員。

徽州區通用的基礎方言是徽語。外來方言勢力較小,主要有以安慶、桐城移民為代表的江淮官話和少數溫州移民說的吳方言。方言一致性較差,操不同方言的人相互交談有一些困難。大致以佛子嶺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北部方言區包括楊村、洽舍、富溪三鄉以及呈坎鎮石川、梁上等地,以楊村話為代表性方言;南部方言區包括岩寺、西溪南、潛口三鎮以及呈坎鎮的大部分地區,以岩寺話為代表性方言。

下麵通過具體的詞語、俗語等,對徽州區語言習俗作一簡要介紹:

1.常用詞語列舉

(1)表自然、地理的:日頭(太陽)、落雨(下雨)、鬼風(旋風)、打熱線(閃電)、打霹靂(音“打啪啦”,打雷)、淩釘(冰錐)、虹(音“杠”,彩虹)、山塢(山穀)、水氹氹(小水坑)、河舷(河沿)、水圳(小水渠)、烏泥(泥土)。

(2)表時節、方位的:那偺兒(以前、那會兒)、嗯偺兒(現在、這會兒)、過強(過去)、老早(很久以前)、今年(“今”音“根”)、明年(“明”音“門”)、今朝(“今”音“根”,今天)、天光(天亮)、下晝(“晝”音“鬥”,下午)、嗯坦(這裏)、那坦(那裏)、上頭(上麵)、底下(“底”音“當”,下麵)、順邊(右邊、正麵)、反邊(左邊、反麵)、中中間(正中)、裏裏壁(最裏麵)、外外頭(最外麵)、邊邊舷(最邊沿)。

(3)表身體、五官的:麵嘴(臉)、眼前頭(額頭)、太陽靨(太陽穴)、眼烏珠(眼珠)、鼻頭(鼻子)、鼻吐(唾沫)、口饞水(口涎)、叼牙(虎牙)、手板(手掌)、腳旮旯(趾縫)、背脊骨(脊椎)、肚腸(腸子)。

(4)表生理、疾病的:汗(音“奮”)、產婦(“產”音“捎”,坐月子的婦女)、跳子(“跳”音“刁”,跛足的人)、麻瘩(麻子)、癡鬼(傻子)、暮雞眼(夜盲)、打半日(瘧疾)、豬頭瘟(腮腺炎)、抽豬天(羊癇瘋)、發痧(中暑)、勞力傷寒(傷寒)、脫窠(脫臼)、發豬煞(神經病發作)、狐臊臭(狐臭)。

(5)表稱謂、人品的:官家(丈夫)、堂家(妻子)、大細(男孩)、妮家(女孩)、涅毛(嬰兒)、新婦(兒媳婦)、新人(“人”音“迎”,新娘)、晚姆(“晚”音“買”,繼母)、小米鬼(吝嗇的人)、促狹鬼(愛作弄別人的人)、誚駁鬼(愛講俏皮話或愛諷刺挖苦人的人)、陰司鬼(陰險的人)、打孤拐(二流子)、大好佬(很有本事、能力的人)。

(6)表生活、生產用具的:衣裳(衣服)、衫袖(袖子)、汗衫背褡(背心)、包肚(兜肚)、手捏或絹片(手帕)、簷帽(草帽)、箬笠(鬥笠)、滾水(開水)、棒冰(冰棒)、裹粽(粽子)、苞蘆餜(玉米餅)、屋(房子)、屋枕(門檻)、鍋灶後(廚房)、東司(廁所)、豬欄(豬舍)、雞窠(雞窩)、交椅(有靠背的椅子)、秧船(小船狀,蒔田時裝秧苗的農具)、火熥(烤火籃子)、牛軛、火鉗、籠床(蒸籠)。

(7)表動植物名稱的:猢猻(猴子)、黃鼪(黃鼠狼)、老鴉(烏鴉)、蚊蟲(“蚊”音“門”,蚊子)、蝱蝱(吸食人畜血的黑色小蟲)、蟋蟋(蟋蟀)、蜘搖(蜘了)、油蟲(蟑螂)、打棍蟲(孑孓)、牛蚣(蜈蚣)、火焰蟲(螢火蟲)、蛇魚(黃鱔)、蛤蟆(“蛤”音“革”,青蛙)、螞螞蜞(螞蟥)、紅蟻(蚯蚓)、鬆樹(“鬆”音“蟲”)、柏枝樹(柏樹)、樹椏(樹枝)、菜栽(菜秧)、蘆穄(高粱)、落蘇(茄子)、穀(稻子)、九頭芥(蓋菜)、北瓜(南瓜)。

(8)表動作、行為的:望(看)、睩(瞪眼)、擔(拿)、馱打(挨打)、斫柴(砍柴)、俵紙煙(“俵”音“票”,散發香煙)、打急醮(一時經濟很緊張)、號喪(嚎哭)、著衣裳(穿衣服)、焙火(烤火)、躲羊或捉羊(捉迷藏)、說鱉(閑聊)、胡天海地(吹牛)、吵死(吵架)、咄人(罵人)、誚人(大聲訓斥人)、幫襯(幫忙)、賠小心(賠禮道歉)、放飯(放學)、蒔田(插秧)。

(9)表描寫、形容的:有幹(指孩子有禮貌、有教養)、停當(孩子很乖)、好佬(有本領)、活絡(靈活)、晏了(“晏”音“案”,晚了、遲了)、細脈(細膩)、光光玉(很光滑)、邋遢(髒)、鬧熱(熱鬧)、瞎八(差、質次)、滾灼(灼熱)、標致(漂亮)、傷陰鷙(可憐)、跌股(丟臉、失麵子)、倍勤(勤勞)、話裏話多(囉唆)、回嘴回舌(頂嘴)、裝癡搭呆(“呆”音“挨”,裝傻)、調皮帶怪(調皮)、花色(調皮)、古董(調皮、淘氣)、癡而帶廢(不靈光,又笨又調皮)、拖釘掛襠(衣著襤褸)。

(10)其他:卬(音“敖”,我)、卬人(我們)、爾(你)、爾人(你們)、佢(音“低”,他)、佢人(他們)、何樣(怎樣)、不曾(“曾”音“省”,沒有)、騰虛空(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