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從未說過要立夏侯如玉為後、納蘇雪青為妃的話,是……是……”鳳天啟期期艾艾地想要挑明事實,但又怕敬熙太後生氣,一時間倒沒了主意。
“你沒說過?那是誰說的,難道是哀家看走眼、聽錯話了嗎?”敬熙太後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雙手開始微微顫抖。
“母後息怒,是兒臣的不是,兒臣本不願成婚,所以兒臣把堂兄請來京師,讓他去奉天別苑應付那幫名門淑女,兒臣則扮作世家公子躲在暗處尋覓心儀之人,兒臣不想娶一個貪圖榮華富貴的俗女為後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還求母後體諒兒臣的這番苦心。”鳳天啟知道自己行事過於乖張了一些,但是事到如今他已經無路可退,隻能跪下地去請求敬熙太後的原諒。
“你也知道這是下策了嗎?你可知道為了你的這個下策,母後不得不答應了你堂兄的要求,讓他回轉京師,為了你的這番苦心,毀了母後當年苦心積慮的安排,如今放虎歸山,你可知道後果有多麼嚴重?”敬熙太後恨鐵不成鋼地望著跪在地上的鳳天啟,眼中驀然湧上一片水光。
“母後?”鳳天啟驚愕地望著一向如神祗般堅強的母後突然眼眶發紅、淚盈於睫,心中不由一陣驚疑,難道宮中傳言並非虛妄?當年堂兄母子真的是被母後趕出奉天別苑的?
“男子漢大丈夫敢做敢當,既然自己做錯了事,就應該自己承擔由此帶來的後果,幸好哀家還沒有昏聵到耳聾眼花的程度,及時識破了你堂兄的身份,也幸好你堂兄還算有自知之明,替你選了合適的後妃,不然哀家就全功盡棄了,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敬熙太後疼惜地扶起自己一臉迷惘的兒子,悠然歎息,“吃一塹長一智,皇兒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嗬!”
“母後教訓得是,兒臣知錯了,可是兒臣喜歡的是夏侯如意,母後能不能……”鳳天啟滿麵慚愧之餘禁不住心生疑竇,到底是堂兄欺騙了自己還是母後隱瞞了實情?不過眼下他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終身大事。
“不行!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後妃人選萬難更改。”敬熙太後一口否決,“皇兒貴為一國之尊,金口玉言,豈能出爾反爾?”
“可是那並不是兒臣的本意……”鳳天啟還想辯解,卻被敬熙太後一個淩厲的眼神堵住了接下來的話。
鳳天啟心下懊惱,正想找個借口離開,敬熙太後卻微微一哂,低聲提醒他道,“傻孩子,隻要你坐穩了皇位,這未央國的女子還不都是你的囊中之物?”
鳳天啟聽了敬熙太後的話,禁不住茅塞頓開,既然自己是坐擁天下的皇上,三宮六院裏再多一個嬪妃又有何難?隻是有些委屈了夏侯如意,不過他知道她不是那種在乎名分地位的女子,隻要他把三千寵愛係於她一人身上,一切不都圓滿了嗎?
想到這裏,鳳天啟胸中的鬱悶頓時減輕了不少,他舒展了愁眉,恭敬地向敬熙太後點了點頭:“母後所言甚是,兒臣汗顏,讓母後勞神了。”
“皇兒,母後知道你心性純良,喜歡閑雲野鶴般四處逍遙,隻是如今既然你貴為一國之君,有許多時候都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尤其是你的婚姻大事,別看皇家表麵風光,但是一旦離開朝中重臣的輔佐,整個未央國的江山都不過是別人的掌中之物,母後絕不能讓祖宗的基業斷送在皇兒的手上,母後對皇兒嚴加教誨,也是迫不得已,你可不要辜負了母後的一片苦心嗬!”敬熙太後說到這裏,不禁哽咽起來,麵對朱雀玄武兩國的虎視眈眈,麵對朝中群臣勾心鬥角、錯綜複雜的形勢,盡管她知道鳳天啟對自己多有不滿,但是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站在年少氣盛的兒子身後出謀劃策,不敢輕易把未央國的朝政全部交給鳳天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