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不管你的處境多麼惡劣都要保持高昂的鬥誌(1 / 3)

不論是偉人還是凡人,在人生之路的漫漫征途上,都會遇到挫折。盡管挫折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可避免,在經曆了挫折以後,有的人走向了成功,有的人卻走向了失敗。造成這種本質區別的根本原因在哪裏呢?就在於對挫折與逆境的認識和態度不同。哈佛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傑爾姆。卡根指出:良好的意誌品質是激勵一個人奮發向上、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維持創造性行為的“精神能源”,是任何追求卓越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要想在無數次挫折中取得成功,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努力提高自己抵禦挫折的能力。

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美國一個偉大的大學籃球教練,執教一個很爛的因為剛剛連輸了10場比賽而開除了教練的大學球隊。這位教練給隊員灌輸的觀念是:“過去不等於未來”,“沒有失敗,隻有暫時停止成功”,“過去的失敗不算什麼,這次是全新的開始”。

結果,第11場比賽打到中場時該隊又落後了30分。休息時每個球員都垂頭喪氣,教練問道:“你們要放棄嗎?”球員嘴巴講不要放棄,可肢體動作表明已經承認失敗了。

於是,教練就開始提問:“各位,假如今天是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遇到連輸10場,在第11場又落後30分的情況,喬丹會放棄嗎?”

球員道:“他不會放棄。”

教練又問:“假如今天是拳王阿裏被打得鼻青臉腫,但在鍾聲還沒有響起、比賽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拳王阿裏會不會選擇放棄?”

球員答道:“不會。”

“假如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來打籃球,他遇到這種狀況,會不會放棄?”

球員回答:“不會。”

接著,教練問他們第4個問題:“米勒會不會放棄?”

這時全場非常安靜,有人舉手問:“米勒是什麼人物,怎麼連聽都沒聽說過?”

教練帶著一個淡淡的微笑說道:“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因為米勒以前在比賽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所以你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哈佛人生哲理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人都會碰到困難。如果選擇逃避,是最容易也是損失最大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主動選擇了放棄。隻要你不放棄,堅忍不拔,勇往直前,迎接挑戰,就有成功的機會。

一個環遊世界的盲人

霍爾曼花了50年的時間遊曆全球,沒有別的目的,隻是為了了解那些地方。即使在擁有飛機和抗生素的今天,他的旅程也非常艱辛。但這位前海軍軍官說,旅途的景色異常精彩,雖然他是一個盲人。

霍爾曼從小就希望了解遠處的人們有什麼樣的風俗和法律。12歲時他就出門看世界,加入了海軍。他本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皇家海軍上尉,但25歲時,一場怪病奪去了他的視力。那時盲文還沒被發明出來,盲人隻能流浪,或淪為乞丐,或做一些不體麵的活計。但這些皆非霍爾曼所願。

為了治療眼疾和疼痛難忍的風濕病,他獨自前往法國南部。旅行途中,他驚奇地發現,身體感覺好多了,他意識到他不能中止旅行。雖然他的視力再也沒能恢複,但是旅行時他感覺自己是健康的、有尊嚴的健全人。他說:“用腳我能看得更清楚。”

1822年7月19日,36歲的詹姆斯。霍爾曼開始環遊世界。

離開英格蘭之後,霍爾曼要穿越俄國,進入冰凍而荒涼的西伯利亞。然後在堪察加半島,他搭乘捕鯨船,先抵達夏威夷,然後到達尚未開墾的北美大陸。那時的世界還不適合旅行,動蕩不安,人們過著悲慘的生活,沒有鐵路、客船。霍爾曼橫穿了西伯利亞,踏上了澳大利亞內陸和巴西的雨林,爬上了正在噴發的維蘇威火山,在斯裏蘭卡騎著馬獵象,乘坐航行在大西洋上的運奴船。霍爾曼用一種叫盲人寫字框的東西記下自己的印象和經曆,寫成了三本書和很多沒出版的筆記。到19世紀中期,他已經成了曆史上最有成就的旅行家。通過乘船、坐馬車、步行甚至騎馬,他的行程累計達25萬英裏(1英裏=1.609千米),遠遠超過馬可。波羅的14萬英裏。他的足跡遍及有人煙的各個大洲,訪問了數百種獨特的文化。他曾經用7年的時間遊曆非洲各地,以及印度、太平天國時期的中國和澳大利亞。

哈佛人生哲理

在很大程度上,命運掌控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手裏。隻要我們采取積極的態度去努力,去拚搏,我們就能夠獲得成功,活得精彩。有了明確的目標,在堅強的決心和頑強的意誌的支撐下,一個人能夠突破很多障礙,完成很多在一般人看來不可能的成就。

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有個富翁,他想拿出100萬元送給窮人,條件是他們必須都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他的分配方法是,選100個人,給他們每人送1萬元。

廣告一登出來,很快就門庭若市,他從成千上萬的應征者中選了100名,給他們每人5000元,並讓他們第兩年再來取剩下的5000元錢。

第兩年裏隻有90個人來取錢,因為其餘的10個人興奮過度,心髒病發作住進了醫院,那5000元做了他們的醫藥費。

他取消了那10個人剩下的那筆錢,表示要把那5萬元平均送給這90個人,明年來取。

第3年他宣布,給大家送錢隻是開個玩笑,他要收回已經送給他們的錢。一聽這話,當場就有40個人暈了過去,40個人拿著到手的5000元錢跑了。

最後,隻有10個人留了下來,富翁說,現在還有50萬元,平均分給你們10個人,每人可得5萬元,明年來取。

第4年隻有5個人來,沒來的5個人裏,有兩個高興得病倒了,有兩個無法忍受等待憂憤而死,有1個認定富翁是個騙子。

富翁宣布取消缺席者剩下的錢,把剩下的50萬元送給最後5個人,每人10萬元,明年來取。

第5年隻有1個人來,沒來的4個人裏,兩個人因極度興奮心髒病急性發作,死在去醫院的路上;另外兩個到處宣傳富翁是個騙子,他們成了哲學家。

最後來的那個人獨得了一筆巨款,50萬元加上4年的利息5萬元,總共55萬元,他一個人得到的比那99個人加起來得到的還多。

哈佛人生哲理

世界上什麼也代替不了堅忍不拔。才幹代替不了,那些雖有才幹但卻一事無成者,我們見的多了;天資代替不了,天生聰穎而一無所獲者幾乎成了笑談;教育也代替不了,受過教育的流浪漢在這個世界上比比皆是。唯有堅忍不拔,堅定信心,堅持自己的理想,才能無往而不勝。

一種奇怪的動物

據說,世界上最懂得裝死的動物是水熊蟲(一種具有六足的緩步類節肢動物)。在一個名為“動物星球”的電視節目中,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從鋼櫃取出盒子,裏麵裝著幾顆花生般大小的苔蘚類標本。電視介紹說:標本裏有微小的動物水熊蟲寄居,它們已經“偽死”了120年。隻要給它們幾滴水,不到一刻鍾便會“複活”。

水熊蟲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它的一生不知有多長,可是“偽死”的時間往往比存活的時間長了很多倍,雖生若死,雖死猶生,老是蟄伏於生死邊緣,那麼,默默偷生到底所為何事?但這顯然不是哲學問題,在無比惡劣的環境中都死不了,說來真是一場可歌可泣的戲夢浮生。

據說,水熊蟲可以在很多極端的情況下存活:極高如喜馬拉雅山;極深如海底4000米;極高溫——150℃;極低溫——零下200℃;極大的壓力——6億帕斯卡,相等於大氣壓的6000倍;極度真空狀態——百萬分之一毫米汞柱,接近太空狀態;極強酸度——p H值1;極強堿度——p H值13;極強輻射量——可在核戰後幸存;極度缺水——蟄伏百年,滴水不沾。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在“十極”狀態中,可將身體縮成圓桶形,默默蟄伏,這“偽死”稱為“隱生現象”,意即“潛在生命”或“潛在生機”。這很值得人類學習——在不適合生存的狀態中會自動關閉所有新陳代謝係統,裝死頑抗,靜待百年一遇的“複活”時機。

哈佛人生哲理

人生是一個短暫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而做好每一件事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如果沒有耐性,沒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終會一事無成。在別人都已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在別人都已失望放棄時,你仍然進行,這就是忍耐。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審時度勢,能屈能伸。當條件不利的時候,就要靜待時機,積蓄力量,為條件適宜的時候大展宏圖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火中殘留的物件

幾年前,一場大火燒毀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2500座房屋。人們返回家園時發現,大火過後,留給他們的隻是一片焦黑的廢墟,他們曾經擁有的財產全都化為烏有。

一個男人和他的女兒卻發現,在自家的那片廢墟上,竟然還留下了一個纖小的瓷器兔子。

這個發現讓大家驚訝不已:如此易碎的一個小物品,竟能完好無損地從這場凶猛的大火中幸存下來。

此後,有不少受災的家庭也陸續發現了飽受大火考驗而留存下來的陶器和瓷器。

災難後的一個星期天,當地一位很有名望的教授,帶給他的學生們一樣東西——一個絲毫沒有受損的花瓶,這是教授家中唯一殘留的物件,他問他的學生:“為什麼我的房子都無影無蹤了,而唯獨這個小小的花瓶卻能留下來?”未等學生們作答,教授便自己回答了:

“因為它在誕生的時候,就曾經經曆了火的考驗。”

哈佛人生哲理

經曆苦難和磨礪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挫折使人積累經驗,增強毅力,從而使人更懂得熱愛、珍惜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隻有曆經苦難、飽經風霜的人,才不怕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堅忍不拔地去努力,最終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最爛女主角獎得主

一位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女星哈莉。貝瑞,2004年接下了一個爛劇本,拍出一部砸了自己招牌的電影《貓女》。

第二年,在奧斯卡頒獎前夕,由來自美國與15個國家的新聞界、金酸莓獎基金會成員共675名評審,投票選出哈莉。貝瑞為當年最爛女主角獎得主。這是一個嘲諷,也是一個羞辱,任何人獲此“殊榮”都不會開心。曆屆得獎人,也幾乎都不會出席,更不會上台領獎。

然而,她出席了。當年勇奪奧斯卡小金人時,穿著透明刺繡禮服,完美的曲線畢露,手握獎座,激動得泣不成聲的她,現在身著一件黑色禮服,落落大方地上台領獎。

最有趣的是,她一麵上台,一麵捂著胸口,做出不敢置信,快要昏倒的驚喜表情。這與她當年領奧斯卡獎的表情相互呼應,都可成為經典。

她接過獎座,用誇張的語氣說:“我的天啊,我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會得到這個獎。我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忙。如果不是大家的‘努力’,我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獎……”隨著她的每一句話,台下笑聲不斷,掌聲不斷。

哈莉。貝瑞還邀請她的經紀人上台“分享”這個獎項,並且揶揄地說:“麻煩你以後替我挑選劇本的時候,能仔細一些。”開完了玩笑,她正經地說:“我的母親告訴我,如果不能當一個好的輸家,就不可能成為好的贏家。”

哈佛人生哲理

有時失敗也是一種機會。一個人終其一生,很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留下幾處人生的敗筆。如果能夠對自己人生中的敗筆認真反省一下,也許從中能得到升華自己品性的契機。能夠在眾人麵前接受失敗,也是一種膽識;會接受失敗的人,才能嚐到成功的滋味。

黃石公園裏分布最廣的樹種

到過美國黃石公園的人,都會記得那裏有大片大片茂密的鬆樹林,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鬆樹叫“屋梁鬆”,它因最適合做房屋的棟梁而得名。這種鬆樹的鬆塔可以掛在樹上好幾年也不脫落,而且屋梁鬆鬆塔的鱗片結構特別緊密,鬆塔即使落在地上,在狂風烈日下鱗片也不會張開。這些鱗片隻有在強大的高溫作用下才會綻開,釋放出種子。

春季到來天氣轉暖,當別的種子在沃土中生根發芽,甚至長成樹苗的時候,屋梁鬆的種子仍然被緊緊地包在鬆塔裏,過著暗無天日、與世隔絕的生活。如果你是一顆屋梁鬆的種子,你是否會歎息命運不公,詛咒束縛自己的鬆塔呢?

然而,大自然這樣的設計是有道理的。夏末秋初,如果當年雨水少,森林中發生山火的可能性相當大。在山火來臨的時候,整片整片的樹林被烈火吞噬。同時,大火的高溫也打開了屋梁鬆鬆塔的鱗片,使它釋放出儲備已久的種子。有堅固的種皮保護,這些種子可以平安度過危險。

山火過後,被燒過的動植物為土壤留下了豐富的養分。由於沒有其他樹木的競爭和遮蔽,這裏的空間、日光、水分也異常充足,為屋梁鬆的種子創造了最適合的生長環境。第二年春季,在一片灰燼中,這些希望的種子破土而出,不久漫山遍野就全是屋梁鬆的幼苗了。

正因為每次火災過後,屋梁鬆總能最早占領“地盤”,它們漸漸成為黃石公園裏分布最廣的樹種之一。這一切都是那些把種子鎖在黑暗裏的鬆塔的功勞。

哈佛人生哲理

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失望中別忘記要向前看。時機未成熟時,請不要為懷才不遇而懊惱,也不要怨恨環境的束縛。在感到失落的時候,要不斷地積蓄力量,等待最適合的時機,希望的種子,總有一天會脫穎而出。

正在受苦的人沒有權利訴苦

有一次在聚會上,一些堪稱成功的實業家、明星談笑風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車商約翰。艾頓。

艾頓向他的朋友、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回憶起他的過去——

艾頓出生在一個偏遠小鎮,父母早逝,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幹家務,辛苦掙錢將他撫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後,姐夫將他攆到舅舅家,舅媽很刻薄,在他讀書時,規定每天隻能吃一頓飯,還得收拾馬廄和剪草坪。剛工作當學徒時,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將近一年多時間是躲在郊外一處廢舊的倉庫裏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