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賺大錢,從改變觀念開始(2)(2 / 3)

鬆下幸之助聽完主任這番話,信心有點動搖了,覺得自己的辭職確實是太冒失了,但他很快鎮靜下來了,用果斷的口氣說:“謝謝主任的關心,我已經下定決心了,還是讓我辭職吧。”

鬆下幸之助辭職的決定確實使人費解。他十五歲入電燈公司,由於技術精湛工作負責,二十二歲就當上了檢查員,公司還從來沒有過像他這樣年輕的檢查員。公司對鬆下寄以厚望,誰想得到,他竟然放棄金飯碗,執意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其實,從見習生涯開始,鬆下幸之助就有了創業念頭。

鬆下幸之助十五歲進入電燈公司做見習生,這裏的見習期通常要半年至一年,鬆下因為好學上進,隻三個月就被提升為內線員。他的脫穎而出,令眾人不敢小覷。而且引起了領導的高度重視。

鬆下幸之助認定電氣是個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因而在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並且立下“要以此發跡”的野心。

那時的電氣工都以求知為新潮,鬆下幸之助也下決心讀夜校,經過一年的努力拿到了預科文憑。接著,他又進了電機科就讀。

這種學習跟他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但鬆下幸之助卻感到極為困難,因為,他隻接受過四年正規的小學教育。

於是,他知難而退,中途輟學了。

他的父親鬆下正楠安慰他:“隻要做成大生意,你就可以雇用許許多多有學問的人為你服務,因此,不要在乎你有多少知識。”

後來,鬆下幸之助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鬆下幸之助的內弟井植薰,曾任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的社長,他是這樣評價當時鬆下的行為的:“在常人看來,電燈公司的檢查員是個穩定的鐵飯碗,而鬆下卻感到寄人籬下,壓製了自己的能力。這種思想,實際上已經奠定了鬆下幸之助創建巨大事業的基礎。”

事實的確如此,鬆下幸之助一旦看準了的東西,就會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主任的話不僅沒有動搖他的自信,反而堅定了他繼續研究的決心。這件事直接導致了他的辭職和以後的獨立創業。

創業之時應該選擇什麼行業呢?正如邱永漢所總結的:“成功的創業是從自己所熟悉的行業開始的”,鬆下幸之助早已對此有了打算,他熟悉與電氣行業密切相關的電氣器材,便以此為創業方向。

生產電氣器材必須設立廠房,但鬆下幸之助的自有資金還不到一百日元,他又從朋友和原來的同事那裏借到一百日元,這才勉強解決了辦廠的資金,廠房就設在自己一家人居住的簡陋平房裏。但是,鬆下由此起步,終於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鬆下電器,使他成為一位聞名世界的偉大商人。

他由一個卑微的學徒,到電工,又選擇毅然辭職創業。一步一步建立了鬆下電器王國,成為聞名遐邇的企業家,按鬆下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他的運氣特別好。

但是,日本的電器商是如此之多,運氣為什麼獨獨鍾愛鬆下幸之助,而不降臨別人身上?

著名企業家井植薰對鬆下的“運氣說”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詮釋:“人生隻有依靠一些重大的轉折機遇,才能實現固有的價值,而轉折機遇不是上天恩賜的,它來自於像鬆下幸之助這樣孜孜不倦的追求。”

鬆下幸之助在漫長的創業路途上,當然也碰到過許多艱難和曲折,但在他人生的每一個緊要關頭,都能逢凶化吉,即使有時出現錯誤的判斷,最後也能做出正確的抉擇。這其中有運氣的成份,但是無論是怎樣的運氣,都是建立在他強大的事業心上的。

就像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一樣。賺錢是為了事業,但事業不僅僅是賺錢。擁有一顆強烈的野心,登上事業的顛峰這,是每個有誌之士的終身夢想。

6.錢多燙手是心病

美國作家泰勒·希克斯在其所著《職業外賺錢術》中指出,金錢可以使人們在12個方麵生活得更美好:1.物質財富;2.娛樂;3.教育;4.旅遊;5.醫療;6.退休後的經濟保障;7.朋友;8.更強的信心;9.更充分地享受生活;10.更自由地表達自我;11.更大成就的實現;12.更多地從事公益事業的機會。

許多持有消極心態的人常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是《聖經》上說:“愛錢是萬惡之源。”這兩句話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承認,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又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小轎車等等,而這些都需要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會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金錢可用於幹壞事,也可以用於幹好事。《思考致富》激勵了成千上萬的讀者通過積極的心態去取得財富,《思考致富》中提到了下列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