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有強烈預感市場要大幅下跌的時刻,更不要勉強自己入市,經驗告訴我們有時這種預感往往比分析預測還要準確。紙黃金交易中實盤交易首先要保證不賠錢,其次才能談掙錢。當你感到市場的走勢不夠明朗,自己又缺乏信心時,以不沾為宜。如果自己感到沒有把握,不如什麼也不做,耐心,等候入市的時機。如果已經開盤,大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時,不如平盤離場。切勿過份計較贏虧,冒無把握之風險。
二十三、關鍵價位,慎重對待
關鍵價位往往是前期金價波動中的成交密集區或者是市場關鍵心理價位,經受過市場數次的考驗。在沒有強大動力的情況下,很難被有效突破。當金價運行到關鍵價位附近時,經常表現出震蕩徘徊走勢,在沒有強力因素的影響下,很可能市場有突破關鍵價位的意圖,卻沒有突破關鍵價位的能力,此時我們不可輕易斷言突破,經驗表明市場的反轉走勢也往往就開始在關鍵價位之前如果一旦有強力影響因素出現,才可能造成一舉突破的結果。我們不用理會該因素在理論上是否成立、是否有道理,因為很多時候市場僅僅需要的是借口和對未來的幻想,而非確定的事實依據,緊跟市場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二十四、市場平靜,更要耐心
有些投資者經常認為不做交易就不是在進行炒金,一天不做就覺得手裏癢癢。實際上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付出耐心去等待,尤其是在市場平靜如水的時刻,需要我們付出更大耐心。惟有能夠忍受住寂寞的投資者,才能成為紙黃金交易投資中的高手。
二十五、官員講話,認真分析
各國官員的講話發言無疑是對金價走勢的一個較大影響因素,但由於官員的職位、身份以及講話內容份量對金市的影響也大小不同。
在所有官員之中要數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講話對金市的影響最大,盡管格林斯潘總是使用模棱兩可的發言方式,但每當其講話的時刻,全球黃金交易投資者都在傾聽他的話語,並努力分析其講話內容中的深層含義。美國官員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財政部長,美國的貨幣政策通常都是由財政部長口中講出。歐盟官員的講話通常很少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也許是市場早已聽慣歐盟官員對經濟前景的良好祝願,反倒是他們講話中的悲觀情緒更能引起市場的共鳴。
二十六、金市彙市,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很多時候,彙市的波動對金市影響是非常大的。當美元彙率大漲大跌時,常常會帶動黃金下跌和上漲。歐元的上漲也會帶動黃金的上漲,一般地說,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漲,不排除同步的情況,但樣的情況非常少,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投資者需要認真分析,慎重考慮.
在國際外彙市場上,美元的疲軟往往會推動金價的上漲,這是由於美元的下跌既可以使那些以非美元作為本位幣的投資者用其他貨幣買到便宜的黃金,同時又能刺激黃金需求,特別是黃金首飾方麵的消費需求。如1985~1987年,美元對瑞士法郎貶值40%時,黃金價格就從每盎司300美元漲到500美元。
一般而言,當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出現衰退跡象時,美元彙率下跌則金價可望上揚。反之,美元彙率回升,金價則將會下跌。這是因為美元彙率的下跌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致使市場投機性需求增加,進而刺激市場金價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曾兩次宣布美元貶值,正是在美元彙率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的作用下,1980年初國際黃金市場上黃金價格上升到曆史的最高水平,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三十多年的曆史可以發現,凡美元對其他西方國家的貨幣彙價堅挺時,則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大幅滑落。如果美元出現小幅貶值,金價就會逐漸上升。
二十七、戰爭狀態,金價攀升
在曆史上,黃金還不單單被視作是防範通貨膨脹的手段,更被認為是種防止戰亂、防範自然災害的保險形式。與紙幣不同,無論是在何種社會環境還是在某個國家,黃金均是一種價值交換的有效媒體,是一種不受當時當地的社會製度、經濟環境影響的硬通貨。
國際社會政治動蕩、戰爭持續不斷,終將會影響黃金生產量並造成黃金供給減少,促使金價上揚。當然也有因政局不穩,使大批投資者拋棄其他投資工具而轉向黃金的投資保值者從而擴大了需求刺激金價持續上升的現象發生。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l977~1978年的中東戰爭,1979年的伊朗革命,1980年的阿富汗戰爭,1986年伊朗門事件以及美國總統裏根遇刺,海灣戰爭,特別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恐怖事件及以後美國發動對阿富汗塔裏班進行的戰爭,都曾使黃金價格在短時期內急劇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