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圖形分析之中繼形態(短中期基本型態):
①三角形形態: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形態學派中經常會用到幾何中“三角形”的概念。從K線圖中,典型的三角形形態一般會出現正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三種。形態學派技術分析人士經常會利用三角形的形態來判斷和預測後市。三角形的形成一般是由價格發展至某一階段之後,會出現價格反複或者停滯的現象,價格震幅會越來越小,K線的高點與高點相連,低點與低點相連並延伸至交點,此時會發現價格運行在一個三角形之中,這種形態又以正三角形為典型代表。此形態的出現,投資者不要急於動手,必須等待市場完成其固定的周期形態,並且正式朝一定方向突破後,才能正確判斷其未來走勢。
A.正三角形形態:
a.確認正三角形形態:
正三角形又被稱為“敏感三角形”,不易判斷未來走勢,從K線圖中確認正三角形主要要注意以下條件:
⒈三角形價格變動區域從左至右由大變小,由寬變窄,且一個高點比一個高點低,一個低點比一個低點低。
2.當正三角形發展至形態的尾端時,其價格波動幅度顯得異常萎縮及平靜,但這種平靜不久便會被打破,價格將會發生變化。
3.當正三角形上下兩條斜邊,各由兩個或多個轉折點所相連而成,這上下點包含著“漲→跌→漲→跌”,每一次漲勢的頂點出現後,立刻引發下一波跌勢,而每一次跌勢的低點出現後,又立刻引發下一波漲勢,而價格的波動範圍會越來越小。
b.一般操作策略
由於正三角形的形成是由多空雙方逐漸占領對方空間,且力量均衡,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此形態為盤整形態,無明顯的價格走向。在此期間,由於價格波動越來越小,技術指標在此區域也不易給出正確指示。故投資者應隨市場而行,離場觀望。
價格在正三角形中運行,如果價格發展到正三角形尾端才突破斜邊,則其突破後的漲跌力道會大打折扣,會相對減弱。這是由於多空雙方長時間對峙,雙方消耗大,故在三角形尾端短兵相接時,雙方力量均不足以做大波浮動。一般來說,價格在三角形斜邊的三份之二處突破時,漲跌力度會最大。
三角形在向上突破斜邊後,價格往往會出現短暫性的“回抽”,其回抽的終點,大致會在三角形尾部的尖端上,這裏是多空雙方力量的凝聚點。多方占優,後市將有一段不俗的漲幅。
在經過大跌後出現正三角形形態,一般隻是空方稍作休息,不久又會開始新一輪的跌勢,此三角形也可稱“逃命三角形”,投資者在此應密切注意。
綜所上述,投資者在對待正三角形形態時,少動多看,待價格正式有效突破後,再伺機而動。
B.上升三角形形態:
所有三角形形態中最顯著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價格波動的幅度從左至右逐步減小,多空雙方的防線逐步靠近,直至雙方接火,形成價格的突破。
上升三角形顧名思義,其趨勢為上升勢態,從形態上看,多方占優,空方較弱,多方的強大買盤逐步將價格的底部抬高,而空方能量不足,隻是在一水平頸線位做抵抗。從K線圖中可繪製低點與低點相連,出現由左至右上方傾斜的支撐線,而高點與高點相連,基本呈水平位置。單純從圖形看,讓人感覺價格隨時會向上突破,形成一波漲勢。但技術分析不能帶有單一性,一般形態派人士將價格形態作為一個重點,但他也不會忽視形態內成交量的變化。在上升三角形形態內的成交量也是從左至右呈遞減狀態,但當它向上突破水平頸線時的那一刻,必須要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否則成交量太小的話,價格將會出現盤整的格局,從圖形上走出失敗形態。如果在上升三角形形態內的成交量呈不規則分布,則維持盤整的機率要大。
由於上升三角形屬於強勢整理,價格的底部在逐步抬高,多頭買盤踴躍,上升三角形突破成功的話,突破位為最佳買點,後市則會有一波不俗的漲幅。如果上升三角形突破失敗的話,則會承接形態內的強勢整理而出現矩形整理,形成頭部形態的機率也不會太大。
點評:黃金市場中,上升三角形不但做為中繼形態經常出現,而且有時也經常成為一個中期頂部或底部的反轉形態,從出現的概率來看,此形態應為金市投資者重點掌握。
C.下降三角形形態:
下降三角形同上升三角形一樣屬於正三角形的變形,隻是多空雙方的能量與防線位置不同。下降三角形屬於弱勢盤整,賣方顯得較積極,拋出意願強烈,不斷將價格壓低,從圖形上造成壓力頸線從左向右下方傾斜,買方隻是將買單掛在一定的價格,造成在水平支撐線抵抗,從而在K線圖中形成下降三角形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