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就回到居委會繼續工作,然後就考試,考進中央監委了,項目的問題也越演越烈,恒太的拿地、建設、金融運轉存在很大問題,養生穀項目一期是在呂行思同誌的領導下,解決了村改社區的大部分遺留問題,但二期的公寓樓,33層住宅樓項目,變成了徹底爛尾的工程。”

“恒太在大山省還有那些項目?”文山問道。

“具體數字不太記得了,恒太是番禺省的大公司,在省城山州市有個大型管理處。算起來,整整有33處項目是恒太的項目。”許傑回憶後,說道。

“大山省的各個市,是不是存在嚴重的債務問題?”貝銘問。

“老貝,這個問題超綱了,小許當時是街道村社區一級的小幹部,怎麼知道這個呢?”李淨海說道。

“哦,也是,這個還得細查。”

“三位領導,債務確實存在很大問題。”許傑補充道,“我所在的東仁市,還算比較理智,項目開發借債隻占到城市GDP的60%,市級領導還算比較理智,沒有大肆借債,搞大型項目,但長和縣就跟瘋了一樣,恒太禦佳湖,包括當地的產業園,都是長和縣城投大舉借債搞出來的,我有個初中同班同學原先在城投工作,現在在相鄰的湘州省城投工作,據他有意無意透露的,大概債務,應該已經滾雪球滾到了100億左右。”

“100億?我記得去年的東仁市財政收入也才93億,GDP不過2000億出頭,這可是巨大的問題。”貝銘說道。

“這回長和縣是因為討薪出現死亡事件,你知道嗎?”文山問道。

“這個確實不知道,此前我在居委會的工資,也有經常拖延的情況,1月的工資,會拖延到4月才發放。”許傑回應著。

“好,我明白了,近期第19監督室的任務會很重,小光,你要謹慎,今後的問題會很多。”李淨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