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在景雲府不是豪族,但卻是當地曆史最悠久的家族之一,先世避中原戰亂遷居於景雲府城北百裏外的火雲洲。不過這一家族曆來人丁不太興旺,曆朝曆代族中子弟中踏入仕途的不多,能夠做到朝廷五品以上官員的鳳毛麟角,更多的子弟成年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遷往他處開枝散葉。
韋驥的高祖白手起家創立了景福商行,並搬到府城居住,經四代苦心經營,景福商號逐漸做大,在京畿、江浙、閩粵一帶都開了分號。韋驥在府城裏的住宅位於城北,始建於四百多年前,原為一官宦的家宅,占地六畝,經韋家幾代不斷修葺在府城中頗具特色:大門和院牆均由青磚砌成,毫不起眼,院內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氣勢恢宏,工藝精細,正廳橫梁、鬥拱、花門、窗欞上雕有儒、道典籍故事的木刻,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人不同麵,麵不同神,堪稱精品;後院花園名為“景園”,園中有一溫泉眼,汩汩細流綿綿不絕地湧出,院中按龍形掘有溝渠,引清泉蜿蜒曲折流入三畝大小的荷塘,最後經暗渠流入城外護城河中,整韋水係不盈不枯、四季恒溫,在泉水的澆灌下園內數百種名花異卉開花早、花期長,一花未謝、一花又開,千紅萬紫、燦若錦屏,蔚為城中一處景觀。
城中文人士子常常借景園聚會,一邊賞花、一邊吟詩作對,也是一件風雅美事,韋驥年輕時攻製舉中過舉人,吟詩作畫頗有功底,凡遇此會必毫不吝嗇地借出景園,有閑暇時還參與唱和,因此園中常常有文人墨客聚會,頗是熱鬧。但是最近兩個月以來,景園裏已經沒有再舉行文會了,隻有府中園丁每日進出其間照顧花草。
韋驥坐在書房內,怔怔地看著桌麵,桌上的文房四寶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打掃過了,積了一層灰塵,在他的眼裏似乎又看到了妻子易含雨帶著薄嗔為他收拾書房,將詩書和帳本分開整理好,眼中的景象似乎越來越真實,韋驥忍不住伸出手想要如往常一般輕輕抓住妻子的手捧到眼前為她吹去沾上的灰塵,然而當他剛剛一動,眼前的景象卻立刻消失不見,韋驥的心裏升起巨大的悲傷,鼻子一酸,兩行清淚湧了出來,朦朧中看到牆上仍然沒有撕過的黃曆,含雨過世已經兩個月了。
他把目光越過窗欞投向院牆,院牆上有一道月門,穿過這道門就是景園了。含雨喜歡花,這些年來韋驥經商出門,每到一處必定要受她的囑托在當地尋購名貴花草樹木,花園裏的百花有了含雨的精心照料再加上有溫泉水的澆灌長得十分鮮媚,想起那些花,往事片斷又開始在韋驥的心裏浮現:小時候含雨就喜歡到景園裏來照顧花草,那時她家就住在隔壁,兩家來往得很勤,含雨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