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叛逆少年(1 / 2)

第一章 叛逆少年

楊振出生在楊家村一普通農戶家裏,父母都是文盲,因此很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可以讀點書,擺脫世世代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可惜,讓二老失望的是,大兒子楊振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成績明明很好卻堅決要練武,否則就不上學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畢竟練武雖然不像讀書人那樣受人尊敬,但好歹也是一條光耀門楣的大道,最讓兩個老人惱火又無奈的是小兒子竟然更離譜,一門心思都投在烹飪上麵,估計幾年後廚師是做定了!如果他頭腦笨、讀書不行,二老也就認了,好歹這行也能混口飯吃,比種田還是強多了。可偏偏這小子和他哥哥一樣,做什麼事情都盡全力,在迷上烹飪之前,學習起來那是廢寢忘食的,成績那叫一好啊!讓二老扼腕歎息不已,要不是楊家村沒有斷絕父子關係的傳統,這逆子早就被逐出家門了,這之後老母親時常頓足長歎,悔不該教這逆子做菜啊!誰知道這犯賤的種一頭栽進去就拉不出來了呢?早知道會這樣,打死人她也不教啊!

然而,二老也實在無奈,這兩個小子都和他家老頭子一個德性,強得跟頭驢似的。決定了的事情從不更改,哪怕是錯的,隻要決定了就沒有回頭的先例。所以兩老隻得接受現實,隻有在和鄉鄰拉家常的時候,唏噓楊家天生沒有做文人的命,文曲星不照他老楊家。

要說這楊振吧!也是一個有大毅力的人,做任何事不做便罷,一旦決定做了就會全力以赴,從來不玩什麼得過且過,這優點可能遺傳了老楊家勤勞、肯幹的基因。

雖然是從高中時才開始學武,比起一般學武人遲了近十年,但在他比常人多付出數倍的努力下,成績還是斐然的。

結合自身的條件和喜好,他選了一般人不敢練的《鐵布衫》,這主要受了那部名叫《金鍾罩與鐵布衫》電影的影響,年少時看那部電影的時候,他就對鐵布衫這種刀槍不入的牛比功夫羨慕得做夢都流口水。

在挑選武功的時候,他就在想,尋常功夫練得再好,也不能保證讓自己不受傷,何況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的?想想還是練鐵布衫比較安全,雖然聽說這門功夫極難修煉,最近幾十年更是沒有一個人修煉了,據說這功夫練起來極痛苦,一般人根本受不了那地獄般的煎熬,就是練成了,不練到登峰造極也達不到刀槍不入的境界。

給他介紹這門功夫的老師本意是要打消他習練這門功夫的興趣,可壞就壞在那老師根本就不了解這家夥的脾性,越聽說這功夫難練,他的興趣就越大,在樸實的小農思想裏有這麼一句話,叫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所以當時聽到那老師把這門功夫說的簡直就是所有武功裏最難練的,他心裏的念頭就是:就是它了!吃苦算什麼?俺擅長的就是吃苦!隻要俺把它練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那時候刀槍不入,就算沒時間橫行霸道,也能縱橫天下啊!

於是,那個老師無意中使這門差點失傳的橫練功夫又有了傳人。

如今,楊振習武已有6年了,三年前來到黃山學院,現下已是大三了,他那身鐵布衫雖然還沒有練到極處,卻已不懼尋常刀劍,至於那些拳腳功夫,隻要不是功力強他太多的,他早已不放在眼裏。

不過呢!這小子還是挺厚道的,可能武功上去了,他那農民的菜籽膽還沒長大吧!本著老實做人的原則,他從不把自己的功夫在外人麵前顯露,就是他最親密的愛人也不知道這家夥已經有了為非作歹的實力。還以為他隻不過會兩手尋常的拳腳功夫呢!至於他修煉的鐵布衫,誰能相信六年的時間能練出什麼來?再說那玩意尋常人一聽,第一個想法就是:挨打的“神功”。所以除了他那身如老藤纏身的肌肉,這家夥還是很容易被人當作路人甲或是路人乙的。

黃山學院名不經傳,估計出了黃山地界就沒幾個人知道黃山除了風景優美外,還有一所大學了。這也間接說明了為什麼楊振和他弟弟明明已經荒廢了學業,為何還能上大學了,其皆因這所大學百分之九十屬於盈利企業,百分之十不到的可能屬於教育單位,至於剩下的百分之幾誰知道屬於什麼呢?反正那些也不關我們的主角什麼鳥事。

馬克思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幾個不同的方麵,這句話楊振信!因為雖然黃山學院讓他羞於在和人聊天的時候提起,但是這附近的景色確實不錯。因此他和別人談起他的學校的時候,總是會“一不小心”跑題到黃山優美的風景上去。也因為這個曾經讓好幾個人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在上大學,總是讓人有種這家夥在做廣告的錯覺。

其實,說句公道話,黃山的風景還確實不錯!這點楊振倒是沒有騙人,而且就算說謊,這家夥哪有那麼好的口才?常常使人慚愧沒有身臨其境享受過?

比方說這黃山學院後麵的新安江吧!每次看到它總會讓楊振興起作詩的興致,隻是心中少有墨水的他往往隻能剽竊網上流傳甚廣的那句“大海啊!它盡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