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人跡罕至的海底世界(3 / 3)

然而要從四、五千米深的大洋底部采取錳結核,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定要有先進的技術才行。目前隻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能夠辦到。我國也已基本上具備了開發大洋錳結核的條件,到21世紀,可望實現生產性開采。

地球上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從第一個有生命力的細胞誕生至今,仍有20多萬種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從植食動物到肉食動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海洋生態係統,蘊藏著不可限量的生物資源。據估計,全球海洋浮遊生物的年生產量(鮮重)為500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條件下,每年可提供給人類夠300億人食用的水產品,可以說這是一座極其誘人的食物寶庫。

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開始食用海洋食品了。古埃及人曾在尼羅河和地中海上捕魚,並試圖在池塘裏進行人工養殖,因為魚類是他們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古希臘人也廣泛地利用魚類和貝類,包括海水和淡水中的,他們將魚類和貝類製作成美味的罐頭以及鹹幹魚。

雖然人類在曆史上很早就開始食用海洋食品,但追溯到幾百年前,幾乎還沒有關於世界海產品捕獲量方麵的資料。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那是因為人們對海洋食品的營養成分還沒有全麵的了解,也還不知道它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以至於許多年來海洋食品一直未受到重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通過研究發現,海洋食品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類脂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類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現在,大多數人已經認識到,海洋食品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絕佳的營養來源。

藻類在海洋生物資源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人們常食用的藻類有:藍藻中的地木耳、發菜、葛仙米、大螺旋藻;綠藻中的綠紫菜、苔菜、石蓴;紅藻中的紫菜、石花菜;褐藻中的海帶、裙帶菜。大多數海藻性甘、味寒、屬鹹,是人們頗為喜愛的產品。

藻類食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體如下:

蛋白質:不同種類的藻類植物其蛋白質含量也不同。一般綠藻和紅藻的含量高於棕色海藻。綠藻的蛋白質含量介於10%~26%之間(幹重),而紅藻的含量更要高一些,紅藻的有些種類的蛋白含量可達到47%,遠遠超過了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海藻的蛋白質含量會跟隨季節發生變化,通常冬季末和春季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夏季的蛋白質含量較低。

糖類:藻類植物的糖類含量較高,多數是有粘性的糖類。這些糖不易消化,作為熱源其營養價值不高,但具有調理腸胃的作用。

維生素:藻類富含多種維生素,其中β-胡蘿卜素含量最高,特別是紫菜,每100克幹製品含量可達11000國際單位。

灰分:藻類植物普遍都含有豐富的灰分,如發菜中的鈣含量可達2.5%,海帶中則為1.3%;紫菜中含鉀量達1.6%,海帶中則為1.5%;海藻中碘含量高,如海帶為0.2%~0.5%,裙帶萊為0.02%~0.1%,碘對預防甲狀腺腫有很大的作用。

除了藻類植物,在海洋生物中最重要、最活潑的當屬動物資源,其中有1.5~4萬種魚類,對蝦等殼類2萬多種,貝殼等軟體動物8萬多種,還有鯨、海參、海豹、海象、海鳥等,構成了生機勃勃的海洋世界。在海洋水產業中,魚類是水產品的主體,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

目前,世界各地從海洋中捕撈的大量水產品中,90%以上是魚類,其餘為鯨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魚類種類繁多,可供食用的就有1500種之多。魚類全身是寶,營養價值信用證高,味道鮮美,經常食用可健腦益智。

說到水產品,就不能不提魚、蝦、蟹,它們可謂是席上珍饈。其中生長在南極的一種磷蝦含水分80%、蛋白質12%、脂肪3%、灰分3%,其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20倍,因此被譽為“21世紀的流行食品”。

貝類種類繁多,生活在各個海區,較容易找到,所以人們很早就開始捕獲它們,其中比較有經濟價值的是鮑魚、貽貝、扇貝、蟶子、牡蠣、魷魚等。它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倍受人們的喜愛。

我們知道,海洋世界存在著多條食物鏈。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會出現貝類,有了貝類就會出現小魚乃至大魚……世界上大部分漁場都在近海。這是因為,藻類生長需要陽光和矽、磷等化合物,隻有靠近陸地的大海才具備這樣的條件。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矽、磷等元素,但它們無法浮到溫暖的表麵層。因此,隻有少數範圍不大的海域,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深海水自動上升至表麵層,從而使這些海域海藻叢生,魚群密集,成為富饒的漁場。

綜合考慮,一般溫帶海區的漁場較多。這是因為,溫帶海區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上泛的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有利於浮遊生物繁殖。此外,寒暖流交彙和冷海水上泛處,餌料很豐富,所以此處也可形成不可多得的漁場。

從廣泛意義上說,世界有五大漁場,它們分別是:

一、北太平洋漁場:包括北海道漁場、我國舟山漁場、北海道漁場、北美洲西海岸眾多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2.東南太平洋漁場:包括秘魯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3.西北大西洋漁場:包括紐芬蘭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4.東北大西洋漁場:包括北海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5.東南大西洋漁場: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世界上大多數漁場在水深幾百米以內海域,80%的麵積屬於大陸架淺海。那麼,怎樣才能讓海洋深處的海水上升到表麵層,從而形成有利漁場的條件呢?海洋學家們找到了突破口,他們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強烈的海區,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麵層,然後在那裏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飼養貝類,並將加工後的貝類喂養龍蝦。令人驚喜的是,這一係列試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有關專家認為,海洋食品庫擁有著巨大的潛力。目前,產量最高的陸地農作物每公頃的年產量折合成蛋白質計算,隻有0.71噸。而科學試驗同樣麵積的海水飼養產量最高可達27.8噸,其中有16.7噸還具有較大的商業競爭力。

當然,從科學實驗到實際生產往往會遇到一些不可想象的困難。其中最主要的是從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當數量的電力。這麼龐大的電力如何產生呢?顯然,在當今條件下,還很難滿足這一需求。

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科學家們還是找到了其中的竅門:他們準備利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表層(熱源)和深層(冷源)的水溫差來發電。這就是所謂的海水溫差發電。也就是說,設計的海洋漁場將和海水溫差發電站聯合在一起,從而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據專家介紹,由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光照強烈,在這一海區可供發電的溫水多達6250萬億立方米。如果人們每次用1%的溫水發電,再抽同樣數量的深海水用於冷卻,將這一電力用於漁場的養殖,每年可得各類海產品7.5億噸。它相當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類消耗的魚、肉總量的4倍。透過這些數字不難看出,海洋成為人類未來的糧倉,並不是不可實現的。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具備如此大的能力,而海洋產業可以將這一任務分擔起來,而傳統的漁業已達到或超過它的再生能力,所以人們隻有轉向於研究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技術上來,巨大的海洋生物資源,等待著人類去探索與開發。

海洋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寶貴資源,隻要我們能合理的開發、利用,它將循環不息地為人類所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下個世紀人類的重要資源供應地。

深海錳結核

5000米深海海底所分布的深海錳結核

大洋底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藏資源,錳結核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最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錳、銅、鈷、鎳等。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記得,孫悟空打鬧東海龍宮得"鎮海之寶"--金箍棒的故事。孫悟空的金箍棒是用金、銀、銅、鐵做的,威力無窮,能降妖伏魔。"鎮海之寶"的故事,純粹是一則美麗的神話,但它反應了古代人們的願望和幻想。如今,神話變成了現實,真正的海底"鎮海之寶"--錳結核,已被人們發現,並開始大規模的采集。19世紀70年代,英國深海調查船"挑戰"好在環球海洋考察中,首先發現了深海洋底的錳結核。100多年後,太平洋的錳結核被連續大量的發現,據估算,總藏量達30000億噸。錳結核又叫錳塊團,它的顏色從黑暗到褐色,外形大多為球形,小的像豌豆,大的象土豆,切開來看,層層包裹,很象洋蔥,平鋪在海底,如同鋪路的卵石。據初步調查,每平方米的海底約有60公斤的錳結核。錳結核中50%以上是氧化鐵和氧化錳,還含有鎳、銅、鈷、鉬等20多種元素。僅就太平洋底的儲量而論,這種錳結核中含錳4000億噸,鎳164億噸,銅88億噸,鈷58億噸,其金屬資源相當於陸地上總儲量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金屬消耗水平計算,銅可供應600年,鎳可供應15000年,錳可供應24000年,鈷可滿足人類130000年的需要,這是一比多麼巨大的財富啊!而且這種結核增長很快,每年以1000萬噸的速度在不斷堆積,因此,錳結核將成為一種人類取之不盡的"自生礦物"。錳結核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估計,地球已有50億年的曆史,在這過程中,它在不斷地變動。通過地殼中岩漿和熱液的活動,以及地殼表麵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形成了多種礦床。雨水的衝蝕使地麵上溶解一部分礦物質流入了海內。在海水中錳和鐵本來是處於飽和狀態的,由於這種河流夾帶作用,使這兩種元素含量不斷增加,引起了過飽和沉澱,最初是以膠體太的含水氧化物沉澱出來。在沉澱過程中,又多方吸附銅、鈷等物質並欲岩石碎屑、海洋生物遺骨等形成結核體,沉蹈海底後又隨著底流一起滾動,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多,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錳結核。

錳結核廣泛地分布於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層,而以生成於4O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質最佳。錳結核總儲量估計在30000億噸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麵積最廣,儲量占一半以上,約為17000億噸。錳結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麵積上有100多公斤,簡直是一個挨一個鋪滿海底。

錳結核又稱多金屬結核、錳礦球、錳礦團、錳瘤等,它是一種鐵、錳氧化物的集合體,顏色常為黑色和褐黑色。錳結合的形態多樣,有球狀、橢圓狀、馬鈴薯狀、葡萄狀、扁平狀、爐渣狀等。錳結核的大小尺寸變化也比較懸殊,從幾微米到幾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幾十公斤。

錳結核不僅儲量巨大,而且。還會不斷地生長。生長速度因時因地而異,平均每千年長1毫米。以此計算,全球錳結核每年增長1000萬噸。錳結核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多金屬礦物資源。

它的物質來源,大致有四方麵:一是來自陸地,大陸或島嶼的岩石風化後釋放出鐵、錳等元素,其中一部分被海流帶到大洋沉澱;二是來自火山,岩漿噴發產生的大量氣體與海水相互作用時,從熔岩搬走一定量的鐵、錳,使海水中錳、鐵越來越富集;三是來自生物,浮遊生物體內富集微量金屬,它們死亡後,屍體分解,金屬元素也就進入海水;四是來自宇宙,有關資料表明,宇宙每年要向地球降落2000-5000噸宇宙塵埃,它們富含金屬元素,分解後也進入海水。在海底表層礦產中,人們比較關注大洋錳結核。調查表明,世界大洋底錳結核的蘊藏量約有3萬億噸,僅太平洋就有1.7萬億噸。錳結核礦含有錳、銅、鐵、鎳、鈷等76種金屬元素。如果把洋底錳結核全部開采出來,按照目前的工業消耗量計算,錳可供人類使用3.33萬年,鎳2.53萬年,鈷34萬年,銅980年。並且,大洋底的錳結核還以每年1000萬噸左右的速度生長著。專家們預計,大洋錳結核將是未來世界上眾多國家開發的熱點海洋礦產資源。

其實,人類認識錳結核的時間並不長。1873年2月18日,英國“挑戰者”號調查船在進行環球科學考察時,在加那利群島西南300千米的費羅島海域用拖網采集洋底沉積物樣品時,偶然發現了一種類似鵝卵石的硬塊。硬塊表麵顏色呈暗褐色,直徑多在1~25厘米不等,重量從幾十克到數百克不等,此後”挑戰者”號上的科學家們又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其他的一些海域采集到了類似的黑色鵝卵石塊。這些黑色鵝卵石樣品被送到大英博物館收藏起來了。大約過了10年的時間,在1882年,英國爵士約·雷默和地質學家雷納教授才較為係統地對這些樣品進行了分析研究,發表了研究報告。因為這種黑色硬塊的主要成分是錳,把它正式定命為“錳結核”。20世紀初,對錳結核的研究開發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甚至連一些海洋地質學家也輕率地認為,這不過是運載錳礦石的船隻沉沒在某個海區而發生的偶然現象而已,很少有人涉足研究和打撈錳結核。直到1959年,美國科學家約翰·梅羅(JohnMero)才較為認真並係統地分析了錳結核的化學成分和儲量,錳結核才開始從深海走向人們的視野。1961年,前蘇聯”勇士”號海洋考察船在印度洋的深海底,再一次發現了數量頗為豐富的錳結核,後來,又在夏威夷西南部水下3800米的地方撈起一塊重達2000千克的錳結核,錳結核才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經人們經過長期調查研究發現,錳結核一般分布在水深2000~6000米的海底表層,其形態各異,大小不等,結核表麵顏色呈黑色或深棕紅色。有的表麵較為光滑,有的則呈粒狀。太平洋裏錳結核豐富區位於太平洋北緯6°~20°,西經110°~180°之間,其寬度約200千米,麵積約為1080萬平方千米。這裏是一個比較平緩的廣闊的深海丘陵地帶,水深在3200~5900米之間,海底沉積物多為矽質軟泥和粘土,有利於錳結核富集。這個海區的75%以上海底為錳結核所覆蓋,分布密度在每平方米10千克以上,因此,日本人稱這個海區為“錳結核的銀座”,美國人則稱之為”世界海底錳之路”。大西洋的德雷克海峽以及斯科特海和北大西洋西南角的海域,印度洋中的錳結核則更多地集中在深海盆地之中。

至於錳結核是如何形成的,也是一個爭執未決的話題,一般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生物成因。錳結核的金屬來源於沉降到海底的海洋動物遺骨。當它們被生活在結核表麵的底棲微生物食用後,使金屬聚集,逐漸使錳結核增長。二是火山成因。錳結核是由海底火山及由此產生的火山岩的緩慚蝕變,使岩石中含有金屬被淋濾,經過沉澱而形成的;三是自生化學沉積說。認為錳結核的金屬原自海水和沉積物的孔隙水,河流將大陸上的某些金屬元素和沉積物帶到海中,經過自生化學沉積作用而形成錳結核。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錳結核究竟是什麼原因形成的,恐怕也隻能在今後的實踐中去尋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