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轉眼之間,老板駕到。第一件事就問這位主管:“你負責預備的那份文件和數據呢?”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聞言,臉色大變:“怎麼會這樣。我已計劃好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與同行的外籍顧問研究一下自己的報告和數據,別白白浪費坐飛機的時間呢!”
天!這位主管的臉色一片慘白。
作為一名獨立的員工,任何時候,都不要自作聰明設計工作,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會按照你的計劃而後延。成功的人士都會謹記工作期限,並清晰地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務完成日期是:昨天。
這一看似荒謬的要求,是保持恒久競爭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惟一不會過時的東西。一個總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員工,永遠是成功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價值,將會征服任何一個時代的所有老板。
特別在新世紀的今天,商業環境的節奏,正在以令人眩目的速率快速運轉著。大至企業,小至員工,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都必須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作為一名老板,百分之百是“心急”的人,為了生存,他們恨不能把每一分鍾分成八瓣。按他們的速率預算,羅馬三日建成也算慢。所以,要老板白花時間等你的工作結果,比浪費金錢更叫他心痛,因為失去一分鍾,在那一分鍾內能想到的業務計劃,可能價值連城。
平心而論,沒有哪個不講效率者能成為老板,也沒有哪個老板,能長期容忍辦事拖遝的員工。你要想在職場中一路順風,炙手可熱,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滿足老板的願望,讓手中的工作消化在“昨天”。
也即,在羅馬應該於昨天建成的心理狀態下,對老板交代的工作,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處理,爭取讓工作早點瓜熟蒂落,讓老板放心。
成功存在於“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速率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合在橡樹的果實裏一樣。如果每次老板的囑咐都獲得盡快處理,你必會成為最能惹他開心的人。
千萬不要愚蠢地像上例中的那位主管,把昨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而如果你已完成,就不要愚蠢地等到老板開口,說那句“你什麼時候做完那件事”時,才把成績呈上,這樣必會在印象上大打折扣。
當你的老板向你提出了苛刻的工作期限時,不要反駁,不要抱怨。將心比心,如果你是老板,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像自己一樣,將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更加努力、更加勤奮、更加積極主動,以讓工作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完成。因此,假如你渴望成功,那麼,就以老板苛刻的工作期限為基礎,主動給自己再製定一個新的工作期限吧。
為了達到目標,就要迅速地行動,隻有迅速地行動,才能增加與別人接觸的機會,並能從不同場合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這樣,你頭腦中或許就會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和絕妙的創意。所謂的機會,也恰恰潛藏在這些靈感之中。
日本著名人才公司“帕索那”的創始人南部靖之先生在計劃設立公司的時候,曾遭到周圍人們的強烈反對。在他們眼裏,一個連人情世故都不懂的人竟然要辦公司,那豈不是在玩過家家的遊戲嗎?當然,這麼說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南部先生當時還隻是關西大學的學生。可他並未改變自己的決定。在走訪了不少公司之後,南部先生發現沒有一家是自己想去的,於是下定決心自己辦公司,因為在一片反對聲中正好能夠體現個人的價值。
事實證明,南部先生的決定是正確的,公司恰逢投資熱潮,取得了急速的成長。
或許因為這一次的體驗,從此南部先生有了一句口頭禪:“要是猶豫就趕緊行動!要是遭到反對就堅決去做!”他的理由是:如果會議上提出的某種議案,大家全都讚成,說明人人都有這個想法,所以別指望能獲得驚人的成功。寧可這個議案充滿了風險,大家一致反對,倒有可能大獲成功。
南部先生並不是個特別的例子。回顧那些獲得成功的人,全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在猶豫不決的時候趕緊行動,並且在行動中不斷錘煉自己的策略。
因此,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最好果斷地采取行動。即使進展不順利,隻要從中獲取了有益的經驗,那挫折就隻是通向成功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你能夠通過行動抓住意想不到的機遇。
下麵介紹的T子恰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家會計事務所的經理,年齡已經過了25歲,所以結婚的願望越來越強,一心期盼著遇到自己心愛的人。
有一年暑假,她和親友M子計劃去衝繩旅行三天二夜。由於每天忙於工作,連續加班,兩人確實想到旅遊勝地好好放鬆一下。可是,出發前幾天卻發生了一點意外,本來應該同行的M子因為感冒而病倒了,“怎麼辦呢?如果M子沒法去,我也不想去了。一個人去不是太無聊了嗎……可現在就算取消行程,錢也已經退不回來了。”
想來想去,T子最後還是決定要去。於是,她參加了去衝繩的旅行團。
然而,就憑這次機會,T子戲劇性地遇到了與自己有緣的人。在從東京羽田機場出發的飛機上,她無意中與鄰座的一位男士聊了幾句。沒想到,那位男士也因為旅伴得了感冒,隻能一個人成行。這種巧合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所以到達目的地之後,他們就一同在沙灘上曬日光浴,一起享受海洋運動的樂趣。旅行結束回到東京,兩人繼續交往,認識不到兩個月就定下了婚約。
T子說:“在飛機上與他初次相見的那一瞬間,不知什麼道理,我競有一種與自己眷戀的人重逢的感覺,雖然初次見麵有點緊張,可心裏卻十分舒坦……實際上他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
憑借選擇和決斷,一個人將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T子的事例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她放棄了去衝繩的念頭,或許永遠都碰不到現在的丈夫。同樣道理,她丈夫如果對去衝繩這件事猶豫不決,恐怕也永遠無緣與T子相遇。因此可以說,兩人的行動戰勝了猶豫,使得命運的紅線牢牢地將兩人連在了一起。
再說一遍,當你顧慮重重、躊躇不前的時候,請立刻開始行動。哪怕隻跨出一步,也遠勝於觀望徘徊。因為,跨不跨出這一步,將決定你的未來是灰色的,還是如玫瑰般豔麗多姿的。
有時盡管下雨,你還是一心想要去外麵吃飯;有時盡管工作很辛苦,你還是想出席其他行業的交流會。當類似於這樣的願望在腦海中閃現的時候,你應該老老實實地順應它。就算下雨懶得出去,就算工作再辛苦,也要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
原因在於,當願望產生的那一瞬間,你的潛意識會提供實現這一願望的契機,同時發出種種信號,引導你為達到目的而采取必要的行動。其中典型的信號,就是所謂的靈感和第六感覺。
因此,你有時候也會突然想去英語會話學校,想聽聽在老家的父母雙親的聲音,或是想給久違了的恩師寫封信,不知什麼道理就想出去旅遊,等等。一旦心中湧起這樣的念頭,就可以解釋為“來自心海的消息”,它們能夠提供實現願望的良好契機。請你不妨跟著自己的感覺,順著自己的思路開始行動。
坦白地說,我們都有曾經按著頭腦中的靈感來行動,結果獲得了發展自己畢生事業的重大機會。
9年前,一位主持某個會議的熟人邀請張蘭參加晚宴。除了覺得別人既然發出了邀請,不去總不太好之外,張蘭還覺得有一種強烈的衝動驅使著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去參加。於是張蘭前去赴宴,無意中與鄰座一位叫做A子的小姐談得非常投機。因為A子將來準備從事出版方麵的工作,所以她們越談越起勁。
轉眼過了五年。有一天,A子突然打來電話說,有位編輯正好在她那兒,問張蘭想不想同他見個麵。張蘭二話沒說去了那家出版社,同編輯坐下閑聊起來。當張蘭剛說這次想寫一本書名叫《墨菲的戀愛成功法則》時,那位編輯馬上就問能不能由他們來出版?不一會兒,連書的企劃工作也定下來了。雖說此次見麵不是為了書的企劃和發行,但雙方確實感到十分默契。
那本書如預想中的那樣多次重印,還成了6本一套的係列叢書,至今仍在熱銷之中。
盡管在此之前,不管是心理谘詢還是圖書編寫,張蘭的工作進展得都很順利,但那套係列叢書的暢銷,才使張蘭真正成為了作家。就我而言,A子與那位編輯無疑是改變張蘭命運的有緣人。
人們常說:男女之間的緣分不可思議,奇妙無比。張蘭清楚地記得,A子與我那本書的責任編輯喜結良緣的時候,我還在婚宴上發了言。有句格言說得好:相會皆有緣。它的意思是,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在路旁各自行走,最終能夠相會,那是前世定下的緣分。這裏所說的緣分指的是不期而遇。也就是說,正因為有了不期而遇,才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提高。
所以,當你感覺自己“想這樣去做”或者“想去那裏”時,應該馬上轉化為實際的行動。請記住,靈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換言之,世上沒有得不到機會的人。機會無論對你,還是對張蘭,都是平等的,問題僅僅在於如何才能抓住機會。
隻要行動才能把握住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行動之前,首先要靠自己對市場的靈敏度。
有時要先幹再想
有許多成功者不相信做任何事都得完全清楚細節,他們知道什麼是必須知道的,而不讓細節拖慢前進的腳步。那些能幹的人,在做許多事時都有一套工作哲學,就是不全理會每一細節。
模仿別人可以節省我們的時間。從觀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特殊做法中,你就能學到他們的技巧,得到相同的成功。可是花的時間更少。時間是太寶貴了,無人能使它延長,而成功的人對時間的看法,真可算是十足的吝嗇鬼了。他們清楚一切的狀況,隻取所需,留下其他的。如果她們對其他東西有興趣,如想知道馬達運轉的原理或產品製造的方法,就會花額外的時間去學。不過,他們永遠留意需要的程度,哪些是必需,哪些是不需的。如果有人跟你問起電的性質,你一定是一問三不知或略知一二,不過你還是會照常按動開關或扭亮電燈,誰也不相信你會因不懂電學,而改在燭光下讀書。成功者擅長於區分什麼該是他們知道的,什麼是不必知道的。為了有效使用有關的資料及你人生的一切,你應該在行與知之間找到平衡點,投下全部時間探討根本的事項,或僅攫取既有的經驗。要成功是不需要知道一切的。這也就是為何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及工程師,雖然對電腦電路知道的比喬布斯更多,但隻有喬布斯知道如何有效地運用他所知道的。
一天,6歲的王安外出玩耍,發現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決定帶回家喂養。走到家門口,忽然想起未經媽媽允許。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門後,進屋請求媽媽。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媽媽答應了。但是,當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後時,小麻雀已不見了,看到的是一隻意猶未盡的黑貓。
由此可見,“萬事俱備”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錯率,但致命的是,它會讓你失去成功的機遇。企盼“萬事俱備”後再行動,你的工作也許永遠沒有“開始”。世間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萬事俱備”隻不過是“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詞。
所以,不管從事什麼行業,當老板給了你某項工作後,抓住工作的實質,當機立斷,立即行動,隻有這樣,成功才會最大限度地垂青於你。
然而,往往在事情到來之時,總是積極的想法先有,然後頭腦中就會冒出“我應該先……”這樣一來,你的一隻腿就陷入了“萬事俱備”的泥潭。一旦陷入,結果就很難說了。你顧慮重重,不知所措,無法定奪何時開始……時間一分一秒地浪費了,你陷入失望情緒裏,最終隻有以懊悔麵對仍懸而未決的工作。
很多時候,你若立即進入工作的主題,會驚訝地發現,如果拿浪費在“萬事俱備”“的時間和潛力處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綽綽有餘。而且,許多事情你若立即動手去做,就會感到快樂、有趣,加大成功幾率。一旦延遲,愚蠢地去滿足“萬事俱備”這一先行條件,不但辛苦加倍,還會失去應有的樂趣。比如,一個藝術家行走在路上時,某種靈感如同閃電般閃現在他的腦海裏。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執筆,把那個靈感畫在身邊的某一片紙上,或者他的衣服上,必定會有意外收獲。可是這個藝術家一定要等回到了畫室,展開了畫布,調好了顏料等等,才執筆捕捉。結果,待一切就緒後,無論他再怎麼苦苦思索,美好的靈感火花,卻早已模糊,難覓其蹤了。
難怪有人譏諷地評判,說做事奢求“萬事俱備”的人,是最容易被失敗俘虜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講,“萬事俱備”還是個“竊賊”,它會竊取你寶貴的時間和機遇,讓你的工作不能迅速、準確、及時地完成,從而毀掉你走入老板視線的機會。
你若希望自己能以“積極者”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發芽。趕快鞭策自己擺脫“萬事俱備”的桎梏,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隻有“立即行動”,才能挾製“萬事俱備”的“第三隻手”,把你從“萬事俱備”的陷阱中拯救出來。
先幹再想的精神是不要猶豫。有時候,人還要有一點破釜沉舟的精神。
當千載難逢的機會降II缶到我們麵前的時候,當某件事情的發展到了一個生死悠關的關鍵時刻,人需要有一點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
項羽當年引兵渡河,讓手下的士兵隻帶了三天的糧食,而且砸碎了所有的行軍鍋,意在表示絕不後退的決心。項羽的這種精神,無疑也鼓舞了他的士兵,結果他們取得了勝利。可能你會說,“破釜沉舟”的故事隻是故事,我們今天不會遇到那樣的情景。
這話你也不要說得太滿,說得太絕。商場如戰場,有時候一樁生意,有可能就因為你缺少了一種畢其功於一役的勁頭而告失敗。
我們個人的生活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一位原籍北京的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為了能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騎著一輛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在這期間,他替人割草、放羊、收莊稼、刷盤子,隻要有人能給口飯吃,他就會暫時停下他那疲憊的腳步。
有一天,正在唐人街一家餐館刷盤子的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他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地道、專業不對口,就選擇了線路監督的職位去應聘。
過五關斬六將,眼看著就要得到那年薪三萬五千澳元的職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卻問了他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你有車嗎,會開車嗎?這份工作時常要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初來乍到,糊口都成問題,能有車嗎?但為了得到那個極具誘惑力的職位,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也會開!”
“那麼,三天以後你開著車來上班吧!”主管說。
幾乎身無分文的他三天要買車、學會開車這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這位留學生向他的一個朋友借了五百澳元,在舊貨市場上買回了一輛舊的不能再舊的甲殼蟲轎車。
第一天,他看著朋友開車;
第二天,他自己顫抖著雙手在草地上歪歪扭扭地開車;
第三天,他開著那輛老爺車、左右搖晃著去上班了。
如今,這位中國留學生已經是那家電訊公司的業務主管了。
我們不清楚這位留學生的專業水平,但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膽識。
這位中國留學生當初在應聘時如果稍一猶豫,不拿出一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破釜沉舟的勁兒,不把自己置於懸崖邊上。說不定至今仍在哪家餐館刷著盤子,或者給哪個農場主剪著羊毛。
正是因為麵臨這種無退路的境地,人才能集中精神奮勇向前,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自己的潛能,從生活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位置。
一旦你成為做事迅捷的人,你也就成為機會的主人。
將自己置身於懸崖上的破釜沉舟的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給了自己一個向生命成功的高地衝鋒的機會。
勇氣是上帝給的,機會卻要靠你自己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