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責任感,因為有責任感才能成就大事。孩子也應該學會從小就對自己負責。如果我們替他包攬一切過失和責任,他隻能成為一個懦弱者。所以,為了避免孩子成為懦弱者,我們應該讓孩子負起應有的責任,讓他靠自己的智慧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48. 該我承擔的就讓我來!--要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
今天,很多媽媽都憐愛自己的孩子,而憐愛他的表現之一就是為他做好一切事情,不給孩子任何承擔責任的機會。我們可能沒有去想這樣做的後果,其實,孩子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他都很難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一旦他走入社會,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
琳琳看到媽媽在刷碗,便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刷碗吧!”媽媽說:“你還小,這些事情不用你管,去玩吧!”琳琳見媽媽不同意,就扯著媽媽的衣角繼續請求:“媽媽,我不小了,我刷得了,你就讓我刷一回吧!”媽媽經不住琳琳的糾纏,就同意了琳琳的要求。
由於沒有洗碗的經驗,琳琳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媽媽一看,立即對琳琳說:“看看,我說你刷不了,你非得刷,隻會給我添亂,去,一邊玩去吧!”琳琳聽到媽媽的訓斥,就悻悻地走開了。從此以後,她再也沒有主動要求過承擔家務。
媽媽雖然同意了琳琳的請求,卻不教刷碗的注意事項。琳琳打碎碗的時候,媽媽並沒有考慮到琳琳主動要求承擔家務的強烈願望,而隻是一味地備她,最終導致琳琳不再願意做家務了。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孩子要求承擔責任的要求,不要單純的認為孩子還小,就拒絕他的要求。孩子即使很小,也應該承擔與他年齡相適應的責任。為了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適當的機會,讓他去承擔責任。
l滿足孩子的家庭歸屬感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部分,我們家庭生活的很多內容都是圍繞孩子進行的。既然我們有時候把孩子當做家庭的核心,為什麼卻不能把他當做家庭的一份子,讓他承擔一些責任呢?
我們可能都經曆過孩子向我們要求承擔一些勞動的情形,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孩子的這種要求,我們擔心他受到傷害或者擔心他會把情況搞得一團糟而拒絕他的要求。其實孩子有這種要求,是為了尋找家庭的歸屬感。滿足孩子的家庭歸屬感不僅僅是情感上對孩子的關心,這還要求我們要滿足孩子要求承擔責任的心理。隻有孩子的要求承擔責任的心理得到滿足,他才會認為自己真正融入了家庭。
所以,為了孩子能夠真正融入家庭,我們應該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比如,孩子兩歲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自己刷牙、吃飯;孩子4歲的時候,讓他學會收拾自己的房間……通過這些勞動,都能讓孩子體會到歸屬感,當然這也有利於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l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還不具備獨立的能力,就會替孩子包辦一切,這會導致孩子形成他人的依賴性。這樣,孩子會沒有主見,他在家庭生活中會依賴父母,而在學校或者社會生活中則會依賴同學或者朋友等,慢慢地他就會完全喪失獨立意識,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有時候,我們發現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其實這跟父母過多幹涉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孩子要求自己去購買自己的物品,我們擔心孩子上當受騙,就會陪伴他一起去;孩子想一個人出去玩,我們擔心他受傷,就會拒絕他的要求……我們的這些行為都是不尊重孩子獨立意識的表現,這不僅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還會讓孩子失去獨立做事的能力。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是他自己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承擔。
l為孩子創造承擔責任的機會
孩子想自己去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支持他去自己做,但是,對於那些他不想做,卻應該由他承擔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創造機會讓他去承擔。
比如,打掃家裏的衛生,給花草澆水、為客人沏茶倒水等家務簡單的勞動都可以讓他承擔;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參與開庭開支計劃的討論,聽取並采納他的意見;當然,我們也可以讓他購買一些家庭開支計劃中的生活用品……
其實,我們這就是給孩子創造機會去承擔責任,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強孩子的獨立處事的能力,並且還會使他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應該承擔自己的事情,還要承擔家庭的責任,甚至是承擔社會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培養孩子承擔必要責任的意識,讓他明白承擔責任是每一個人應該具有的良好品格。這樣,孩子才會敢於承擔責任,樂於承擔責任。
49. 不用你們管,真的!--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很多父母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責任心,其實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是應該繼續抱怨孩子,還是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孩子並非沒有責任心,他的責任心其實被我們抹殺了。比如,孩子犯了錯誤,我們總會找尋點借口,替他承擔過失。這樣,孩子即使犯下錯誤,他也不會認真對待錯誤,更不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他隻能慢慢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