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第十二章拜祖宗佛堂前議名風波

吃元宵深宅內魑魅魍魎

方嬤嬤心裏暗叫不好,見七小姐無動於衷的模樣,打心裏替綠影覺得可惜。

顏氏抬了抬眸子:“你說這話,可有證據?”

“有!奴婢跟隨小姐去茹古院時,院子裏有一位身著彩衣的姐姐,就是她告訴我們大夫人根本沒有找過小姐。”

既然已經牽扯出錦鈴,袁氏也不能無動於衷了,站起來道:“母親,七丫頭昨日剛回府,斷斷是不會說謊的。興許是哪個粗心的小廝報錯了,這才讓七丫頭耽擱了時辰。”

杜成安懶懶地開口:“母親可還記得,嵐兒幼時第一回來我們府上,也是整整轉悠了一個時辰才找到母親的院子。”

隻安靜坐著的顧氏聽到自己的名字,又聽完接下來的話,臉紅了又紅,嘟囔道:“母親,您看……”

不管怎樣,小兒子和兒媳都出來解圍了,顏氏還是要給幾分麵子的。她啞了口茶道:“也罷,你先起來吧。至於這個丫頭……主子還未開口就敢胡言亂語,不可不罰。”

“祖母!”

七小姐適才不言語不代表她不心疼丫鬟,不過是覺得不到時候,如今見顏氏開了口,少不得討饒。

“綠影她來自鄉間,不懂得規矩,求祖母看在她是初犯的份上,饒過她這一回吧。”

顏氏也不是不通情達理之人,便道:“原是該打十個板子,既然你求情,就打五個板子,以示懲戒。不過,不可再犯。”

這時有小廝進來,顏氏便問道:“可是五小姐六小姐回來了?”

小廝:“回老夫人,五小姐在回來的路上,說是已經上船了。六小姐回了沁芳閣,說是換了衣裳就過來給老夫人請安。”

方姨娘有幾日沒有見到女兒了,想念得緊,當即站起來道:“我去瞧瞧六小姐。”

袁氏來不及開口,顏氏已經喝道:“越發沒有規矩了,你平日就是這麼教養馨蘭的?你這做姨娘的不知分寸,康兒又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給你養育?”

方姨娘一大早一連受了兩次訓斥,委屈地用帕子理著眼角,卻是再也不敢放肆了。

顏氏道:“你既回來了,也該去佛堂上柱香才是。”

“祖母說的是,孫女受教了。”

“還是母親想得周到。”

也不知是七小姐謙卑的態度,還是杜成康的馬屁拍得恰到好處,總之顏氏十分受用,看七小姐的眼神也和藹了幾分。

杜成康卻一愣,以往都是在宗祠上香,然後寫進族譜,母親今日怎麼……

但他不敢當麵說出來,他不想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至於族譜……還是日後有機會再說吧,反正來日方長。

一行人浩浩蕩蕩往杜府的佛堂而去。

青煙嫋嫋,佛堂最正中央的,正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督察院右督禦史的先祖。跟著依次是高祖、曾祖、祖父及他們的妻室。顏氏先上了一炷香,然後依次是餘下個人,主角因為是備份最低的,因此是最後才上香。七小姐很遺憾也很無奈上頭沒有自己生母的牌位,杜家是不會給沒有生過兒子的妾侍一個牌位的。除非那個妾侍有莫大功德,或是後來她的後輩奮發圖強,給她請封誥命夫人。否則即使黃泉路上,也隻能是孤魂野鬼。

七小姐很是心酸,她對生母的印象很少,卻很深。

上香結束後,袁氏本以為會進行下一個環節,誰知顏氏卻沒有按照她預想的牌理出牌,忽然道:“康兒,你想過給七丫頭起個什麼名字?”

杜成康如墜雲裏,含輝齋時,他明顯地看出母親對女兒的不喜,所以哪怕是沒有去宗祠上香,他也沒有提出辯駁。他甚至想著,等過些時候,母親發現女兒的好來,到時候他再提出來,希望應該算大。可是前一秒還阻止了女兒去宗祠,下一秒突然變了顏色莫名地好起來,還想起他差些都要忽略的細節。

任是誰也想不到顏氏前後一冷一熱態度是為何。袁氏及顧氏均以為是婆婆在立威,而真實的用意,恐怕隻有顏氏自己才知道。

杜成康琢磨不透母親的心思,但母親願意提及女兒的議名,他還是很高興的。當即拱手道:“回母親,稍後我就回去查查。”

袁氏笑道:“怎地還用查?老爺不是一直念叨著幾個名字,說是不知道選哪個好麼?如今既然七丫頭也在跟前,不妨大家參考參考,也讓她自己心裏有個底。”

杜成康道是,便娓娓道來:“七丫頭這一輩是蘭字輩,五丫頭雅蘭,取深穀雅蘭,有高潔之意。六丫頭馨蘭,取自馨香滿園,有慧質之意。至於七丫頭……”

“兒子這裏倒是有幾個名字,母親看是哪個好?”

玉蘭仙姿,取傲骨之意;岸芷汀蘭,取堅忍之意;墨蘭揚骨,取巾幗之意……母親認為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