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總序(1)(2 / 3)

西方經濟學把社會經濟發展同宇宙整體發展的過程脫節開來,思維的方式是線性的,分析的方法是抽象的,分析的過程是經驗的,分析的對象是平麵的,分析的結果是脫離實際的。

由於西方經濟學沒有科學的範式,造成了人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對立,市場與政府的對立,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對立,凱恩斯學派與自由主義學派的對立,主流學派與非主流學派的對立,這一學派與那一學派的對立。所有這些學派的對立與爭吵,隻是盲人摸象以經濟學殿堂為舞台的展開。

由於西方經濟學沒有科學的範式,以致西方經濟學能否成為科學都成了問題。

和諧經濟學範式同國內傳統經濟學範式的本質區別:

國內傳統經濟學聯係生產力研究生產關係,聯係上層建築研究經濟基礎。和諧經濟學把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統一起來研究,其中生產要素、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是統一的社會經濟係統的不同層麵,生產力是這一係統的整體功能。和諧經濟學以社會經濟係統的結構和功能為研究對象,以提高這一係統的功能——生產力為目的。和諧經濟學探索人類經濟活動與經濟發展規律,通過優化社會經濟係統的結構,推動生產力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和諧經濟學是價值經濟學

價值就是客體能夠滿足主體的需求的有用性。價值的本質是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就是價值。隻有實現的價值才有使用價值,隻有在使用的價值才是實現的價值。

價值是主體與客體的實體、屬性、關係的統一,而主體與客體的實體、屬性、關係的對稱關係,從屬於宇宙實體、屬性、關係的對稱關係,是後者的組成部分和展開。

從宇宙學的觀點看來,主體與客體、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會的關係本質上是價值關係。均衡,首先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物質、能量、信息的均衡,然後才是供給與需求的均衡。以前一個均衡為經濟學的出發點,價值機製是市場的核心機製;以後一個均衡為出發點,價格機製是市場的核心機製。價格機製是平麵的機製;以價格機製為核心,主體與客體的對稱是偶然的,經濟學成了博弈經濟學。價值機製是立體的機製;以價值機製為核心,主體與客體的對稱是必然的,經濟學成了和諧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就是以價格機製為核心的貨幣經濟學或價格經濟學,和諧經濟學是以價值機製為核心的價值經濟學。價值不僅包括貨幣,而且包括其它一切金錢買不到的東西。和諧經濟是以知識經濟為龍頭同傳統經濟的統一。正象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價值機製是對價格機製的揚棄、和諧經濟學是對西方經濟學和國內傳統經濟學的揚棄。

資本、資產、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均不取決於價格,不取決於供給與需求的曲線,也不取決於供求均衡點或神秘的機製、供求法則,而取決於價值:相對價值與絕對價值;取決於需求的強烈程度和滿足需求的可能程度。價格與需求並不必然成反比,有時價格越高,需求越強。這說明,價格並不完全反映價值,並不完全反映供求關係。建立在價格理論基礎上的各種模型,不能預測供求關係的變化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