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涅瓦並不害怕。
隻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迫麵對真實——強烈的情報衝擊讓她不禁想要放聲慘叫。
立足於自我意誌之上的記憶,自然也充滿了主觀和偏頗;不過那些偏頗——那些蘊含了感情的偏頗卻是真實的感受和記錄。
“異世界的神”是懷著什麼想法創造出世界和人類的。
“異世界的神”是懷著什麼想法決定毀滅世界和設下詛咒的。
孤獨,期待,憤怒,絕望,失望,不安,悲哀,慈愛。
包含了諸多感情的……悲劇始末。
密涅瓦知道了。
迄今為止從未曾被人觸及的真實。
##########
遍及全世界的詛咒,其本體是高維指令集合。
高維存在被拉低至低維世界時,其對世界的觀測即是對世界的定義,具體落實重新定義的則是指令集合,即“詛咒”。
為了徹底改寫世界,指令集合必須深入世界的一切進行改寫作業,這種深入也包括人類的意識。
盡管隻是附帶效果,但此時此刻,全世界所有知性生命的意識確實實現了同步連接,麵對順著詛咒網絡湧來的情報洪流,誰都沒有拒絕的權力。
不管希望與否,情報流進了每個人的腦海裏:
接受了這些記憶的人們陸續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反應。
有人隻是單純地感到困惑。
(……咦……咦……這個……這是………………)
薇妮婭就感到很困惑。
神也好,李林也好,在她印象中一直都是無比殘酷、傲慢、強大的存在,從來都是居高臨下睥睨眾生,所有人隻有在他們麵前匍匐爬行的份。
如今她在記憶中看到的“神”卻極為纖細又脆弱。
就算擁有接近萬能,還是會如同人類一樣會產生感受和受到傷害。
實際感受到“神”和人一樣擁有“心”,這讓她感到十分困惑。
也有人隻是單純地感到憤怒。
(什……什麼……這是……這是什麼……?)
例如法芙娜就感到很憤怒。
她覺得自己被騙了。
她一直以為李林是掛著神意代行者名頭折磨世界的怪物,可這份記憶中呈現出來的哪是什麼怪物?把他變成怪物的,讓神明留下詛咒的——就是人類。
有人對此感到羞愧。
有人感到事不關己。
有人因為過於無奈而露出了苦笑。
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接受方法。
不過——
通過詛咒網絡,真相被傳達至所有人。
的確,事實隻有一個。
“神懷著怨恨與人類同歸於盡,留下了毀滅世界的詛咒。”
這是沒有任何偏頗的事實。
隨觀察者的角度不同,這個事實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解讀,從一般人的觀點闡述的事實,從政治家的觀點闡述的事實,從當事人自身闡述的事實,這些必定是全然迥異的東西,就算其中不帶任何虛偽與欺瞞,隻要立場與思維不同,同一個事實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所以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個真實。
集合了諸多“真實”,並且退一步觀察,人才能真正地作為一個冷靜的第三者作出判斷。這時候的判斷才是客觀的。
那麼……被展示的真實促使人們的認知產生了什麼變化呢?
光芒斷斷續續地順著詛咒網絡逆流。
成千上萬的螢光憑空出現,一邊於暗夜中飛舞,一邊朝同一個場所集中過去。
朝聯係所有詛咒的源頭——
朝羅蘭和李林所在的那片空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