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行宮。
朱厚照的小日子過得無比逍遙,甚至可說前所未有的自在,比留在京城更有趣,這裏有他從未見識過的風景,更有眼花繚亂的女人。
出京後,錢寧、張苑等人行事越發肆無忌憚,強搶民女,跟天子腳下有所不同,在這裏作奸犯科沒有人追究,更有人為虎作倀,縱容皇帝跟前這些紅人。
小擰子和麗妃也加入到爭寵的行列中,朱厚照平時見到的女人更多了。
朱厚照進了宣府,完全不過問軍中事務,這跟他在京城的情況相似,更糟糕的是這裏不會有謝遷或者沈溪進言,就算有王守仁和胡璉等人稟奏軍情,也都無法見到朱厚照本人,說是張苑轉呈,但張苑根本不會把糟心事如實相告,朱厚照問及軍情,張苑一律推說地方準備周全,隨時都可以出兵。
如此一來,朱厚照覺得已有人幫他安排打理好一切,自個兒隻需要在行宮恣意享樂即可,殊不知很多事情如果沒有朱厚照的旨意,下麵的人根本不會遵從,到了四月底,大明九邊仍舊如同一盤散沙,沒有動員起來。
如今宣府兵馬中,除了宣大邊軍外,還有京營人馬,以及地方調撥至京城換戍再跟隨皇帝出征的衛所軍隊,合起來總共有二十餘萬,這些人分屬不同的都督府,很難形成協調統一,就算張苑再自大也沒信心全部調動。
至於更多的人,都在等候朱厚照禦旨,但現在朱厚照什麼都不管,城裏城外陸陸續續出現一些騷亂的苗頭,每天都會有糾紛產生,胡璉和王守仁等人一直忙於調停,可謂焦頭爛額。
四月二十,沈溪請命出征的奏疏已送到宣府,但張苑一直壓著,他知道一旦戰事開啟,局勢便不受控製,為了防止沈溪遙控皇帝,做了很多陽奉陰違的事情。
四月二十九,距離沈溪請求出兵之日隻剩十天,朱厚照仍舊對軍務漠不關心,跟在京城作息時間一樣,基本都是早晨才睡,下午起床,晝伏夜出。
這天朱厚照下午起來得很早,不知哪根筋不對,突然想問問戰爭籌備情況,於是幾天都沒見到朱厚照麵的張苑被火速召集到行宮來見駕,基本沒有給張苑留太多準備時間。
朱厚照梳洗完畢,正坐在桌子前吃飯。
到了宣府後,飲食方麵朱厚照有所克製,菜品不要求多精良,隻要合胃口就行,隻是飲酒和玩樂方麵沒有收斂。
朱厚照拿著碗,目光不時瞟向張苑。旁邊有太監幫忙夾菜,朱厚照要吃什麼,手指一點,太監就會夾到他碗中。
“……陛下,宣府各處都已準備完畢,大軍隨時可以出征……陛下無需擔心,距離出兵還有個把月呢……”
張苑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他效法劉瑾,到宣府後但凡遇到麻煩,盡可能不去煩擾朱厚照,生怕因處事不周受到遷怒,至於從京城轉過來的朝事,他也概不請示。
朱厚照有些疑惑,“是這樣嗎?沈尚書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張苑想了下,考慮是否應該把沈溪請求出兵的事情告知朱厚照,之前他跟臧賢商議過,臧賢提出很多建議,因此他還是有所心理準備。
張苑道:“沈尚書之前上過幾次奏疏,都不太著緊,大概意思是他已到大同,正在籌備出兵事宜,不過因為馬上要到夏糧入庫時間,這會兒三邊和宣大之地要抽調官兵幫忙搶收,如果貿然開戰的話,對屯田不利。”
因為是臧賢教的說辭,合理性方麵不存在問題,張苑說出來後極為自信,朱厚照聽到連連點頭,顯然對此並非完全不理解。
朱厚照道:“說的也是,正好是夏收時節,一切應以民生為重。今年韃子應該不敢來犯邊吧?”
“那是,那是。”
張苑笑著恭維,“陛下天威,親自坐鎮邊陲,韃子哪裏有膽子來犯?到現在為止,邊陲尚未收到一次韃子南下犯境的消息,估摸這會兒那些蠻夷都在想著如何逃進北方的大沙漠,以防止被我大明兵馬一舉殲滅吧!”
這些話讓朱厚照大為受用,笑著點頭:“我朝天兵陳列於邊境,就算沒出塞,韃子也該知道我們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這個節骨眼兒上還敢來犯境的話,不是跟肉包子打狗一樣?”
張苑心裏發愁,其實實情並非他所說的那樣,進入四月底後,因為大明由南向北糧食作物逐步成熟,開始進入夏糧收獲季節,但這時也是韃靼人犯境最頻繁的時候,除了大同鎮外,九邊各處都有警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