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一年四月,魏征上《十漸疏》。
六月,尚書右仆射、虞國公溫彥博薨。
剛剛當上尚書右仆射才幾個月的虞國公就這麼去了,在朝中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畢竟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去世,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長壽了。而李世民下令追贈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諡號為恭,陪葬昭陵,也給了老爺子應有的待遇。
對於這位大佬的死,李元嘉心中毫無波瀾。
平時上朝的時候,李元嘉和溫彥博也不過是點頭之交而已。他不太想和朝中大臣們有所交集,而對方似乎對一個閑王也沒什麼興趣。
不過五後,李世民定製諸王為世襲刺史,接下來又定製勳臣們為世襲刺史,就讓李元嘉大吃了一驚——把下諸州分給親王和勳臣們,讓他們世襲刺史一職,老李這是不打算過了?
反正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李元嘉一臉的懵逼。
好在李元嘉清楚的記得,大唐一朝絕對沒有這種事兒,相信應該是李世民一時腦殘,很快就會被糾正回來……他不知道是長孫無忌這些勳臣們不樂意當什麼世襲刺史,認為那是被皇帝“流放”,所以強烈要求取消這種待遇。
這檔子事兒,也就讓李元嘉懵逼了一會兒而已。
不過當李孝恭改封河間郡王,李道宗改封江夏郡王,並且遷任禮部尚書的消息從洛陽傳到長安之後,李元嘉是真樂了。
禮部尚書,不就是收各國貢品的那個禮部麼?
李元嘉到現在還記得,自己上趕著去找那個王珪,然後對方不動聲色的把木棉花一事推個幹淨的情形。現在宗室名將,也是他的哥哥李道宗當了禮部尚書,那將來要是再看上哪個國家的貢品……
“不敢想,一想就是美滴很啊!”
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李元嘉一邊輕輕晃著身子,一邊嘬了一口剛剛做好的冰鎮果汁,心情好的差點就像哼一首《今兒個真高興》——事實上如果身邊不是站著一個柳眉伺候著,而且氣溫也讓人分外不爽的話,他不定真的會唱出來!
六月底的長安城,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之一。
雖比起未來超級大都市的熱島還差得遠,但是別忘了,這年頭也沒有空調和電風扇,隻能依靠侍女們拚命的扇扇子才能帶來一絲涼意。如果沒有這幾年積攢下來的硝石,李元嘉簡直不敢想這日子要怎麼過才行……
“要不然,中午讓玉娘做個豆腐麵條?”
聽著耳畔知了知了的噪聲,李元嘉開始琢磨的這頓飯該怎麼吃。
一日三餐,算得上他現在為數不多的樂趣之一。
氣一熱起來,李元嘉幹活兒的積極性就開始急劇降低。雖有侍女們不惜體力的給扇扇子,還有大量的硝石可以循環使用,造出足夠的冰塊,但是這該死的氣還是讓人忍不住升起懶洋洋的感覺。再加上如今連早朝都不用上,每就是悶在家裏,也就是吃上麵能每換著花樣來了。
韓王府的廚娘,那可是名滿長安的。